我們怎樣規避志願填報中的風險和遺憾?

我們怎樣規避志願填報中的風險和遺憾?

每年的志願填報,大家都感到既考家長也考考生,是高考後的又一考。儘管考生費盡心思,儘管考慮全面,但錄取結果公佈後,很多人都感到遺憾,總感到自己應該乘坐那輛車,別人的車都比自己的好一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又怎麼能避免呢?

要避免,我們首先就要明白會有哪些風險呢?這在前文中已經做了說明。風險之一,就是可能滑檔,滑檔造成的原因,有自身方面的、也有政策性的。車場車很多,但拉多少人,這是提前設定好的,為了保證車能拉滿,不留空座,所以,通知乘車時會多通知一些人,這主要是考慮有些人坑能不符合乘車要求,也有些乘客不滿意自己的座位。假如比你高的人都願意乘坐,也符合車輛對乘客的要求,那多通知的人就要滑檔,這一般都是身高較低的。這個避免辦法只有一點,就是填寫志願時,選擇車況一般的。我們始終要記住一條,自己的選擇權的多少大小跟自己身高有關,你沒有身高優勢,就不要專門找較好的車。自身方面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在乘車時,乘客對車輛有要求,車輛對乘客也有要求。比如這輛車不要近視度高的,你的近視度高你確報了這個車,你可以投檔但不能錄取。另外就是乘客對車輛的要求,自己雖然看上這輛車,還想坐個好座位,但你身高在這輛車內的乘客中沒有優勢,你還不服從乘務員的調配,給你分配一個座位,這時,你也只能投檔而不能被錄取。明白這些你就知道怎麼辦了。

我們怎樣規避志願填報中的風險和遺憾?

風險之二,按理這不是風險是遺憾,很遺憾沒有坐上那一輛車。實際上,填寫志願是一個預測,誰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因為這輛車乘客的最低身高、平均身高、報考的人數都是一個變量,你沒有辦法預測,可能去年報考的人多,給你感覺是身高要達到某一高度,結果今年大家都這麼想,報考的人少,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較矮的就能上車了。相反去年報考的人少,你感覺最低的和平均身高比你矮,你感覺今年有把握,結果,大家都這麼想,報的人多,身高上去了,結果你沒能上車。這組變量是無法預知的,所以你不能太多的抱怨自己,你是在事後才發現這些的。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多報幾個類似的學校,也就是這輛不行就看那一輛。這也是搞這麼多平行志願的初衷。不能浪費每一個志願。

怎麼避免這種現象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衝、二穩、三保。一衝即考生填報平行志願的首志願時要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於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但切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隨意亂填。二穩即志願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要與自身成績相當或者略低,該類學校投檔幾率較大,比較穩妥。三保即最後的志願院校,考生可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死檔影響錄取。

我們怎樣規避志願填報中的風險和遺憾?

很多考生在我的每篇文章下都留言,填那麼多志願沒有用,只有第一第二起作用。實際這句話應該理解為,要填報好第一第二志願,如果太好高騖遠,就會失去許多機會。比如,因為,從高校看,好大學全國就那麼幾所,下來是百十來所,其餘的數量就多了,你如果身高沒有優勢,根本進步了前百十來所,一味的向靠運氣、靠能不能出現別人不報的現象想賭一把,那就錯了。我們說這種現象幾乎沒有可能性。如果你的志願一概只顧高,就會把這幾個機會失掉,和你同樣身高的人家報了較低層次的學校,人家就錄取了,因為這一層次的學校較多,你失去這個機會就只能滑入下一層次。之主要是你沒有報這個層次的學校,這也就出現和你身高一樣,人家上車了,你的車卻不怎麼好。

讀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身高很重要,身高的高度也應該是一段一段的,你很高但沒有達到前一個高度段,就不要奢望,中間身高應該佔有大多數,實際上你就會很普通,再往下,就是身高較低的了,在不同的高度段,填報志願的方法也不同,有些高度段你要想辦法被錄取上即可。在這個上面,不是每個人都有同等的選擇權。

我們怎樣規避志願填報中的風險和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