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无论何时何地,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风景,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最后走不出的,依然是家乡袅袅的炊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亲朋好友,都让我们永生难忘,时常历历在目,魂牵梦绕!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为充分展示近年来尤溪县新农村建设的喜人发展成就、和谐宜居环境、祥和人文气息、优秀乡村文化和美好生活景象。2018年4月16日,【福建微尤溪】开展“2018尤溪·民间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主要通过微友投票的方式,从尤溪15个乡镇中各评出1个最美乡村。

于2018年5月8日17:30投票截止。尤溪这15个村社被大家选为“最美乡村”啦,来看看有没有你家!

↓↓↓

上榜名单

城关镇——东祥居委会

梅仙镇——科第村

联合镇——吉木村

坂面镇——坂面村

西城镇——新坑村

洋中镇——洋中村

溪尾乡——秀峤村

新阳镇——高士村

管前镇——马坪村

西滨镇——西洋村

台溪乡——安阳村

中仙乡——中仙村

八字桥乡——洪田村

汤川乡——珠峰村

尤溪口镇——尤墩村

恭喜以上2018尤溪·民间最美乡村!

撒花、庆祝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尤溪

15个“最美乡村”简介

1

城关镇—东祥居委会

【185票】

东祥居委会所辖区域在城区东部,主要包括沈城尚品、香江悦府、日出东方三个小区。

2017年12月14日,为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向社会提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根据县政府办文件《关于印发尤溪县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管理办法的同志》(尤政办﹝2012﹞24号)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东祥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三奎新城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

2

梅仙镇——科第村

【1170票】

科第村地处梅仙镇东部,距离城关30公里,海拔450米,面积973.9公顷。科第村自然资料丰富,村民除种田外主要经营山地,林产品为主要经济收入。历史上,这里曾是尤溪至福州陆路的必经之地。

科第早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人民纷纷向南方迁移,原先进入科第的有十八户,计十八姓氏。历数百年,后因这个地方缺水干旱,无法生存,有的搬走,有的绝户。到了明朝洪武二年,郑氏先人从大田县桃园镇迁入科第定居,成为科第大姓。由于干旱远近出名,经常土地龟裂,稻苗枯死,人们形容这个地方是“滴水贵如油、十种九不收”,因此人们称这个地方为“渴地”。后来郑氏先人郑鹏、郑傲两兄弟科举高中,入朝为官,人们感到“渴地”名字不雅,就改名为“科第”,意为人们渴望科举能“三元及第”。

3

联合镇——吉木村

【539票】

吉木村为革命老区,位于联合镇东南部,距离城关约27千米。

吉木村在古时树林很多,取“木”字,再则,当时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取吉利的“吉”字,以示能变穷为富,故取名为吉木。吉木,又称吉树。其名早年称吉佑(年代不详),据村内《陈氏族谱》记载:“发迹于开封之府,转徙于闽峤之乡,移居于尤城之地,创业于吉佑之洋”。当时全称为福建省延平府尤溪县兴文乡安福里十一都吉木境。

4

坂面镇——坂面村

【327票】

坂面村为尤溪县第二人口大村,地处坂面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蓬莱山麓东北侧,尤溪县城西南方,距离县城23公里。水冲成沙坂,地势平坦,村在坂上,故称坂面。

坂面村现居住24个姓氏居民,最早为蒋家,于唐天宝年自河南入闽,定居后玉田。该村历史上人才辈出,科举时期,出过进士2名,举人1名,贡生10名,秀才26名。杰出代表有明代御史凌辉、叶氏“七子八秀”、抗日名将叶兴金等。

5

西城镇——新坑村

【295票】

新坑村位于西城镇西北部,在清朝时期,新坑村里曾经连续10代出秀才,素有“新坑书篮”之称。据了解,村里出的秀才大约有40名、贡元1名、贡生1名,西城共出了120多名秀才,而新坑村就有40多名,占接近三分之一,还有当过六品官的。

新坑村是全县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保存比较完整、连片的古村落。其留存的50余栋传统乡土木结构民居建筑,皆有100-500多年的历史。民居建筑古色古香,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不见一点现代雕琢的痕迹。

6

洋中镇——洋中村

【232票】

洋中村旧为洋中镇政府驻地,为镇之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地处洋中小盆地的中心位置,故称“洋中”。圆形盆地,“盆底”数平方公里,四周山峦交错,中有两条宽二十多米的溪流穿过。

福银高速公路开通后,在此设有洋中互通口,为洋中村(含梅峰村)提供了经济腾飞的有利条件。以小城镇改革发展为契机,村庄重新布局;整齐的楼宇,宽阔的街道,完善的设施,美丽的工业园区,崭新的一个新型集镇已然崛起。

7

溪尾乡——秀峤村

【707票】

秀峤村原称深洋,旧属二十都。康熙年间蒋氏有一孝子,为母割股治病,深得褒扬,赞其“乔木高而仰……”,村中山上乔木成林,溪川秀丽,村在两山(东为牛头坪,西为大帽庵)之间的峡谷内,更名为“秀峤”。

东与光明村相接,西同高山村毗邻,南邻长华,北接安阳,是个深谷夹长的山村。谷底有一溪(华兰溪支流),屋舍建在山脚下溪的两侧。自然资源丰富,村民以从事农林业为主,竹木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

8

新阳镇——高士村

【224票】

高士村位于尤溪县西南边界,新阳镇西南部,与大田县文江乡相邻。尤溪河源头之一文江溪贯穿境内。旧称邱苏坂,清时因人才辈出改称“高士坂”。宋时高士村为尤溪县丰城乡迳田里地域,明清时属四十九都。

主要居住有林、詹、邱三姓。明嘉靖兵部尚书詹荣便出生在高士村,解放后建有“詹荣纪念馆”。

9

管前镇——马坪村

【630票】

马坪村位于管前西部西溪口村之北,村委会设在马坪。原有鲁坑自然村,传说开基人姓鲁,是北宋南迁至此,清末因天花病,鲁姓灭绝,成为荒村。1978年建柳塘水库,今八字桥洪牌村之彭坑自然村移居至此,曾是管前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后,西溪口交通较便利,供销社、信用社、粮库都设在此。马坪墟集虽然仍保留下来,但经济活动已不如前。山场狭小缺林木,又无溪流,欠电力资源,耕地增产幅度不大,因而居民外出谋生和经营小商贩的较多,占村民10%左右。唯中医、中药素来有名。

明永乐三年(1405年),蒋姓从大田(时尤溪四十五都)迁入;罗姓于明嘉靖十四年(1533年),从沙县南坑头迁入。蒋罗两姓最早进入马坪。

10

西滨镇——西洋村

【324票】

西洋村为西滨镇政府驻地,位于尤溪县东北部,闽江西南侧,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镇地域属于尤溪河谷盆地。因建水口电站,村在淹没区内,村居就高搬迁重建,现成一面一山,三面环水半岛型。

唐开元二十九年,尤溪建县后,西洋村就有先祖居住。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属延平府杜溪里鲈江境,明洪武年间改十四都,称西岸。民国29年(1940年)设镇,称西洋镇。解放初期,为尤溪县第三区驻地。公社化后称尤溪县西洋公社西洋大队,1994年改为西滨镇西洋村。现西洋村村民主要以郑、陈、甘、潘、林、王、刘七大姓氏为主。

11

台溪乡——安阳村

【222票】

安阳村位于台溪乡东南部,旧称南洋,为二十都属地。在公社化时称南洋大队,1984年队改村,因与梅仙镇南洋村同名,改为安阳村,取安居向阳之意。

安阳村属于中高海拔地区,适合发展反季节蔬菜和其他农作物。该地有三座大山,鲤鱼山把安阳分成两半,前面的叫前洋,后面的叫后洋。东面有一山,俗称大众鼻,又叫五谷仙亭,山有三座尖峰,号称将军骑马。四面一座山叫剑门庵顶,又叫瞭望台,海拔1300多米。北面有一座高山,山脚下有座土堡和几个粬窖,是当年地下党员廖怀玉同志的秘密联络点,因指明了人民前进的道路而命名北斗山,素有“南洋革命老区”之称号。

12

中仙乡——中仙村

【601票】

中仙乡处于上仙、中仙、华仙之中,俗称“中村”,因其地形酷似“仙人对弈”,故名“中仙”。

中仙村为中仙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县之中南部,海拔654米。自古以来便是尤溪、永泰、德化的交通要道,是中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中仙村竹木、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崇尚教育,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明正德年间中仙村为二十二都属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四区,是区公所驻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与文华乡合并为仙林乡,乡公所驻中仙乡中山堂;1954年析出华仙乡,1960年先后析出玉溪、盖竹头、天坪洋等自然村,自后中仙村辖有溪口洋、小环溪等自然村。

13

八字桥乡——洪田村

【204票】

洪田村又称洪宅,旧属一都。位于乡署所在地的东北方,距乡镇府1.5公里,村状呈楕长形,有来自15公里外六个村庄水源,汇流村中七曲湾溪,聚归柳塘水库。取辖村洪宅、上田各一字名为洪田。

洪田村在文笔峰下,山间的原始森林保护得较好,群山青翠,竹木茂盛。占村人口80%左右的郑姓,宋朝末年入住洪宅。洪田村盛产木材、毛竹,林产品海纸、香菇和金柑。

14

汤川乡——珠峰村

【626票】

珠峰村位于尤溪县南部巍然高耸的白岩山麓,海拔888米,居乡内地势最高的村落。东与珠建村接壤,西与黄林村交界,北连汤三村,南与中仙乡文井村毗邻。距乡署所在地9公里。

珠峰旧称雲盖,属二十都。峰顶有红色石,取名朱峰,解放后更名为珠峰村。从元朝初(约1299年)陈姓从闽清际下迁入雲盖,明朝洪武十一年改为池姓,在雲盖定居繁衍,至今已有700多年。

15

尤溪口镇——尤墩村

【163票】

尤墩村,原名坵墩。因此地田宅中间独耸一座小土丘,故名坵墩。1937年2月,设坵墩保,下有坵墩、尤溪口、竹峡吴峰山三个甲,属南平县坂南联保。1947年2月,划归尤溪县管辖,坵墩保改为尤墩保(“尤墩”为尤溪口第一个字与坵墩第二个字合称)。1950年7月,成立尤墩村人民政府。1953年秋,尤墩村改为尤墩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改为尤墩生产大队,属卫星人民公社。1972年5月,尤溪口镇成立后,尤墩大队划归尤溪口管辖。1984年10月,大队改成村。

「快看」尤溪“最美乡村”名单公布!15个村上榜,有你的家乡吗?

你的家乡有多美?

快来参与留言评论

为你的家乡做“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