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之建築企業怎樣合理避稅?

關於建築“增值稅”,評論很多,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各企業主體行為越來越規範,在法律框架內行事,我想這是好事。至於稅負高低,我想國家層面已經看到了,也開始了實實在在的減稅,建築企業希望這樣的減稅再多一點。

今天是關於“增值稅”的最後一篇,討論一下建築企業怎樣留用建築業特點合理避稅(合理避稅是在法律允許或者法律含糊之處的情況下,儘量達到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減輕稅收負擔)。以下僅供大家參考,不到之處還請指正:

一、適當提高勞務成本佔比:建築工程的差異性很大,每個工程人工、材料等成本構成的比例不一樣。現階段,建築工程勞務還是以農民工為主,農民工管理還遠不完善,給建築企業留下一定空間。由於勞務成本不需要開具成本票,所以建築企業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勞務成本適當做高一點;

二、多拿進項稅多抵扣:在選擇分包商或材料供應商時,儘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這樣可以多拿進項稅,成本可能會增加,但增加不會太大,肯定比稅差要小。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三、適當控制利潤:建築企業的隱性成本很多,直接做到成本里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的可以變通一下。如:一個工程有那麼多次驗收,每次驗收都是一個會議,會議成本是可以入賬的。

四、和稅務主管部門多溝通:增值稅比較繁雜,有些政策還沒有完全吃透,企業難保不出差錯。和稅務部門多溝通,一、可以減少差錯,避免被處罰;二、基層稅務部門有酌情處罰權,萬一出現差錯,可以減少處罰。

增值稅之建築企業怎樣合理避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