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征信披露仅有6家P2P平台合格!

央行征信披露仅有6家P2P平台合格!

最近整个P2P行业正值多事之秋,最近在网上看了一圈资讯。

除了那些令人惊悚的XX平台清盘了,XX平台暴雷了这种不好的消息之外,还真有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这里就和大家分享分享行业的动态,希望对大家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

400余家P2P央行征信披露:合格仅有6家。第一眼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真的是惊到我了!关于央行征信的披露情况,在超过400家P2P平台中仅有6家合格!

先不要着急,我们来看看这个央行征信披露到底是什么个东西。

央行征信披露仅有6家P2P平台合格!

借款人征信报告,作为网贷项目信息下设的一项披露指标,反映项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对于借款人的负债逾期统计、信用风险评价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2017年8月,银监会颁布的《信披指引》中,明确网贷平台应披露借款人征信报告。

银监会《信披指引》第九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向出借人披露如下信息,包括:借款人收入及负债情况、截至借款前6个月内借款人征信报告中的逾期情况、借款人在其他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情况等。

综合来说,这个央行征信的信披指标,主要是三个要素。1、报告来源,是央行征信;2、时效性,截至借款前6个月;3、披露内容,是报告中的逾期情况。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多数P2P平台在披露时也会向投资人展示借款人负债情况。

央行征信披露仅有6家P2P平台合格!

从以上这个表中,能看到符合三要素的,仅有钱盆网、杉易贷、石榴壳、新安左右贷、阿朋贷和宜聚宝这6家平台。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存在遗漏的情况,且以上表格中的平台也可能存在仅有部分项目披露央行征信的情况。

但是借着这个事件,探讨一下作为投资人来说,信披更重要的是注重哪些方面。

1、基本数据披露:成交额、待还款、用户量、合规进程、运营报告、股东介绍、高管团队等基本的平台运营数据披露。

关于这一点,属于老生常谈的东西了,但是该看的还是要看,主要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2、借款方信息披露:分为企业和个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不重视这方面,单这一点恰恰是最重要的。在去刚兑的背景下,很多平台不见得会出现问题,但是某项标的逾期的情况肯定会出现。

通过借款方的信息披露是最能看出问题。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央行征信也是在这一环节披露的。

企业借款:注重企业资质包括营业执照、开户许可、法人、企业经营的状况、固定资产的金额等等。这些信息都关系到资产端的质量,如果信披都不全面,那风险肯定是极大的。

个人借款:关注个人的资质情况,包括信用、年龄、学历、工作、收入、固定资产状况等等,综合起来就是判断这个人借了钱能不能还上。不过这里要注意平台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比如有实际资产证明的,例如银行流水、房产证等等的最好。

央行征信披露仅有6家P2P平台合格!

3、担保第三方的信息披露:去刚兑了以后,平台不能自己兜底,那么第三方担保的模式就变的常见了。

这里我们需要关注,担保公司的情况、担保模式、保额、具备法律效力的担保协议,或者是保险公司的基本情况、承保合同等。

关于信息披露,其实监管对于平台的引导是非常好的。对于投资者而言,你关注信息的核心目的,应该是关心这个中介(P2P平台)靠不靠谱?问你借钱的人或企业是什么情况?能不能还上钱?

没有信披的P2P平台就是耍流氓,换句话说,突然有陌生人在网上问你借钱,你借不借?难道换个模式,陌生人把借钱的告示贴在平台上,你就肯借了?

所以说,P2P平台的确是风控,但钱是自己的,风控依旧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