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花中宰相等,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多年生草本。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花的花语——情有所钟,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真诚不变。芍药代表的是一种很美好的爱情,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花的象征意义: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芍药身为花相,有不少诗人为其称颂、赞美。如下:

唐朝作者杜牧《旧游》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唐朝温庭筠《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唐朝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和芍药被称为花中二绝,芍药却不甘第二,与其斗色争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