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半个月前,当一部叫《头号玩家》的电影定档的时候,那时并不以为意。

就算后来知道了电影的导演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只是觉得电影可以一看,并未有过高的期望。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说到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不少人随口都能说出几部他的作品。像严肃题材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太阳帝国》,还有像《E.T》、《大白鲨》、《猫鼠游戏》、老版《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系列这样的娱乐商业片,都是非常经典的电影。

而这几年,斯皮尔伯格拍得比较多的都是像《林肯》、《间谍之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主旋律传记影片,通通是为颁奖季而拍、学院派最喜欢的一类电影,虽然质量都无话可说,可是未免让人觉得有点无趣。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华盛顿邮报》剧照

这期间,即使有《圆梦巨人》这样让他的童真一面偶露峥嵘的作品,但因在题材上的低幼和童话式故事的限制下,并不能让人提起多大的兴趣。虽然这样的作品才更接近真实的斯皮尔伯格。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圆梦巨人》剧照

所以,这也是之前对这部电影期望不高的原因之一。

电影3月11日在西南偏南电影节上首映后,外国各大评分网的分数也陆续出来,目前IMDb 8分、烂番茄76%新鲜度+均分7分、MTC 64分,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也不算登峰造极,只能说是水准之上的优秀商业片。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然而,在我们的豆瓣上,上映3天,10万+的网友们打出了9.1分的超高分(近94%的人打出4星及以上),要知道在豆瓣上能得到9分以上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本就屈指可数,本世纪以来也大概只有《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蝙蝠侠2:黑暗骑士》、《指环王》系列2和3这么几部,而诺兰一个人就占了3部。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这也一下子“撩”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头号玩家》可以说就是一部“游戏电影”,整部电影不断在现实与游戏中来回切换,而每分每秒都在刷彩蛋的过程,也让熟悉这些电影梗、游戏梗、音乐梗的人惊呼不断。当中要数游戏梗的数量最多,所以这对于游戏迷和死宅来说,简直就是场盛宴。

电影才刚上映两天,就已经有人整理出片中出现的近150个彩蛋,感兴趣的可以到豆瓣上的页面上看。

只要你对电影、游戏、音乐这几个领域有越多的知识储备量,你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惊喜就越多,尤其是对整个80后这一代人。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已经72岁的斯皮尔伯格,重拾自己那颗不灭的童心,这次在炉火纯青的掌控力下,把怀旧情怀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相结合,代入到这样一个通关冒险的寻宝故事中。在片中那个由哈利迪创造的虚拟游戏世界“绿洲”中,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成为任何人或角色,穿越于各个星球间,体验和实现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

片中“绿洲”游戏的参与方式,是通过这几年刚兴起的VR设备来实现的。

到了2045年,VR设备已经非常普及,要想充分体验游戏和显得更专业,不再简单的只是戴上一个VR眼镜,而是还有不少其它的附属设备,像能够固定你位置的“吊绳”、能够让身体感应到游戏中受到的各种外力(比如片中反派被踢中“蛋蛋”那下)的“一体式服装”、像跑步机一样的“跑道”(更高级的是反派的那张座椅)等,让人能无所顾忌、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有完全置身其中的临场感和沉浸感,我们也不至于受场地大小等的外部因素影响,例如分分钟有撞墙的危险,我想那些曾经玩VR时撞过墙的人会深有体会。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VR还处在初级阶段,那片中所展现的中、高级阶段,就是我们5年或10年后,VR技术发展并成熟后应有的样子。

因为电影更多的篇幅是处在游戏中,所以那些无处不在彩蛋的存在也变得非常合理,你可以轻易就发现电影、游戏、漫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物,有些只是一瞬而过就需要考眼力了,但每发现一个、或者说是看懂一个,都能给到你足够惊喜,让你非常满足、大呼过瘾,特别是那些人尽皆知、经典大IP里的角色和元素,比如《金刚》、《哥斯拉》、《高达》、《街头霸王》、《蝙蝠侠》、《猛鬼街》、《钢铁巨人》、《异形》、《超人》、《星球大战》、《鬼娃回魂》等出现的时候,影厅里观众的反应是最热烈。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剧情上,以寻找“彩蛋”(钥匙)的3次通关为主体。

第一关的赛车冲关,就把我看得目瞪口呆,熟悉的金刚和暴龙成为阻止游戏者们冲向终点的最大障碍,途中各种撞车翻车毁车的场面、以及汽车轰鸣声、撞击声看得人肾上腺飙升,得好一阵子人才缓过劲来。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然而,最有趣和最惊喜的肯定是第二关!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闪灵》酒店大堂

当看到近乎100%还原的《闪灵》场景出现时,对于影迷来说,绝对会有种无与伦比的感觉,有生之年终于能在大荧幕看到这部影史经典恐怖片的激动。用一整个段落的篇幅,把酒店大堂、打字机和重复一句话的打印纸、双胞胎小姐妹、血崩的电梯、237号房间、腐烂裸女、杰克的斧子、酒吧等,这些电影中经典、熟悉的元素都浓缩到一起。


斯皮尔伯格不仅致敬了库布里克,更是给影迷送上一颗最大的彩蛋和圆梦的大礼。

我想那些不管看没看过《闪灵》的人,之后都会有再去看一遍这部电影的冲动。

《头号玩家》采用双线叙事的手法,在斯皮尔伯格掌控下,自如地穿梭于现实和游戏之间,节奏紧凑,双线的剧情发展又相辅相成,每条线上的危机设置产生危急感,同时也牵动着另一条线。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这次火力全开的斯皮尔伯格,让人惊叹其在72岁高龄还能保持如此的童真和童趣,在保持叙事完整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怀旧情怀用这满屏的彩蛋表现出来,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回忆。

也让我们在这140分钟里,仿佛有又过上一次童年的感觉。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对于我,比较遗憾的是,自己当年不算是个狂热的游戏迷,所以《头号玩家》里能接收到的游戏梗比较有限,就算这样,那些能看到的彩蛋梗还是让我非常享受这部电影。

毕竟,电影里出现的这些彩蛋,整个80后的群体可以说是共鸣最大的一代人了。

如果还要再挑一点的话,就是CG场面实在有点多,看到中后段有阵子太视觉疲劳了。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说到这,我就又要吐槽下3D了。

不同于那些转制、特供、粗制滥造的3D电影,历时3年制作周期的《头号玩家》(所以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同时,老斯也在制作《华盛顿邮报》),在视觉效果绝对是好莱坞的顶级水准,也确实更适合使用3D的形式来呈现,说是《阿凡达》后最好的3D电影之一也不为过,但我还是更希望VR技术能更快的普及和发展代替之,它才是3D技术的未来。

满屏彩蛋的《头号玩家》,80后的一次深度“童年游”!

大型聚众打VR

不管如何,《头号玩家》都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进口大片,它的好是真的好,并不是夸出来或炒出来的。

就算你既不是电影迷、又不是游戏迷和音乐迷,你也能从那满屏的彩蛋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如果你三者皆是,恭喜你,这部电影对你来说简直就是神作,是一部可以看上无数次都津津有味的电影。

论拍电影,好莱坞里还是得像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那几个老头子才厉害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