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對路亞愛好者來說,路亞對象魚除了鱸魚、鱖魚、翹嘴和黑魚以外,近幾年又多增加了一個魚種——馬口。由於馬口生長的環境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所以能有馬口的地方一般環境都非常好,這也就被對路亞環境有高要求的釣魚人所喜好。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馬口習性特點

馬口魚多生活于山澗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較急的淺灘,底質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馬口魚棲息於水域上層,喜低溫的水流,在靜水湖泊及江河深水處皆少見。它們通常集群活動,常同鱲魚一起游泳、生活。性兇猛,以小魚和水生昆蟲為食。最大個體可達20釐米左右,體重一般約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見,屬小型魚類。但其繁殖力強,生長快,產量較高,為普遍食用雜魚之一。在丘陵、山區是主要經濟魚類。主要分佈在汾河及涑水河流域。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釣位選擇

馬口魚對水溶氧量的要求較高,其喜愛休息在流水區中相對停止的區域,徹底停止的區域中是很難發現馬口的蹤跡的,所以咱們要找有流的當地,找急流中相對緩和的當地,如岸邊、水草周邊以及水中突起物附近,往往是大馬口休息的當地。

①樹枝或多石子的地段

在急流中這樣的位置的下水處,往往水流比較平緩是溪流魚類棲息伺機捕食的良好位置。但是主意拋投擬餌切忌直接落入標點造成標點裡的魚受驚,正確的拋投落點應該是在偏上游的位置,讓擬餌順流而下經過標點或橫切標點。貌似隨水流衝下的小魚或昆蟲。

②岸邊突出的地段

道理同上,在岸邊突出地段的下游處水流也會相對平緩,這種標點儘可讓擬餌以各種方向橫切而過來誘發攻擊。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③水庫或截流的中心深水區

這種標點是藏匿大馬口的絕好位置,推薦選用相對大些的spoon在水下層緩慢操控。

④溶氧量充足的水域

溪流魚類多為高氧魚,所以小型瀑布或河灘上也是馬口棲息的絕佳位置,在這種位置施釣須注意儘量讓擬餌橫切水流回收或逆流回收,順流拋投的話將會造成擬餌順流而下不便於控制回收節奏。

⑤水庫水域

馬口魚因其嘴型酷似馬口故此得名馬口魚,主要以淡水小型魚蝦為食,群居捕食餌魚,馬口魚集中捕食的時候一般會選擇在水庫的淺水彎子、淺灘、還有就是水庫的入水口,這些地方都比適合路亞馬口。

溪流中的魚都很機警,膽子較小,所以在溪流周圍走動的時候腳步一定要輕,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驚擾魚群。一旦被驚擾,這一區域的魚鮮有咬鉤的情況出現,這個一定要注意。

裝備選擇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①竿

由於針對的是馬口等小型魚,在路亞竿的選擇上首先要注意的是竿的硬度,UL的竿是正常選擇,同時竿儘可能選擇短一些,1.8米至2米之間即可,以輕巧適手為宜,市場上已經有專門針對馬口釣法而開發的釣竿。

②輪

一般搭配800-1000型紡車輪,這樣的輪子手感更輕,同時拋投輕型路亞餌時也更容易。建議使用寬口淺線杯的類型,這樣更拋得更遠,輪子不宜過沉,重量最好在200克以下,操作起來以輕巧、順滑為佳。

③線

線不宜過粗, 對於一般路亞釣手來說,0.8號的尼龍線也足夠。

④鉤

搭配的鉤子一般為單鉤,對於小型魚沒必要使用三本鉤,不然容易掛底,還會對魚造成傷害,降低存活率。

餌料選擇

由於馬口所在的水域清澈同時大部分都是流動的情況下,餌的狀態和對魚的吸引力就特別關鍵,有反光魚鱗效果的餌更能引起魚的注意。餌重要儘量輕巧,不高於3克,1-2.7克之間最佳。因為如果使用克數過重的路亞,在淺水溪流中作釣,下沉速度過快,不容易控制,並且也容易掛到水下的一些障礙物,比如石頭、水草。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擬餌一般可以選擇勺型、柳葉形的小型亮片、以及小型米諾。

亮片的顏色一般用金色和銀色,這兩種顏色基本屬於萬能色;

米諾選擇鮮豔的顏色在陰天或渾濁的地方使用,自然色的餌比如綠色、花紋可以在水清環境使用。

操控手法

由於馬口個體較小,而且馬口主要在溪流和水庫的淺灘覓食,所以在路亞馬口時和其它魚種有很多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根據魚類活性和選用的擬餌可以把溪流釣馬口的操控手法精簡為:勻速收線、快慢相繼、抽挑、停頓。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在擬餌落入水中到達我們預想得水層後,我們可以用最常用的、最簡單的勻速收線手法偵測是否有攻擊信號。在不確定對象與活性高低時,我們可以選用快慢相繼的手法投石問路。對象魚活性高時不必擔心你回收的速度馬口會追不上,因為它們的泳速是驚人的。但是在活性低時也不妨試試大幅度抽挑跳底的方式,也不必擔心馬口會視而不見。

在水淺的河灘(半米以內的水深)則不用考慮泳層,一般的只需要勻速收線即可,收線速度可以自行根據實際情況來,一般一秒鐘內搖一圈就可以了,中間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小動作,輕輕抽竿,停頓的動作可以逗引魚兒前來窺探和咬鉤。特別是在冬季,因為氣溫原因魚的活動率明顯降低,應該在保證不掛底的情況下,稍微放慢一下速度 ,如果水低障礙物不多,甚至可以嘗試將餌沉底像軟蟲那樣玩。

還有就是,大家在中魚之後不要過於用勁的揚竿刺魚,因為馬口的嘴唇比較薄,過於用力容易對魚造成傷害,放流後的成活率也會降低不少。

注意事項

如果連續上了幾條魚後斷口了,或者脫鉤跑了一兩次魚,那麼建議要更換釣點。因為馬口魚有一種種群之間短暫互相學習的能力,它們可能會互相傳遞危險信號,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有趣,就是如果你釣獲後直接放流,有時候也會造成這一區域的魚警覺性增高,導致很多魚即便聚在一起不跟餌也不會咬。有條件的話可以先放到活魚箱或魚簍裡,等你這個釣點更換時再將其放流。

溪流路亞:我與馬口相約在溪流

最後,在電毒網的陰影下,我們能路亞的地方愈發減少,希望大家能保護目前已經比較脆弱的國內路亞環境,為漁樂而不為魚獲,以保護更多好的馬口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