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前言: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每次打开网页的时候,总会出现某一类的广告弹窗呢?如果你是女性,这些弹窗广告的内容可能会是服装或护肤品;如果你是男性,那么这些广告可能是电子产品或者政治书籍。

于你而言,这些场景或许司空见惯,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其实你的隐私早已泄漏。

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只要动动手指,打开网页就可以获得想要的资讯、买到想要的商品。可是,就是在这样简单的操作中,你的生活可能正在被偷偷地窥视,你的每一个选择可能正在被悄悄地干涉:

虽然,我们在使用很多网站或者app时,这些线上服务都会提前跟我们签署一份隐私协议,宣称会保护我们的隐私数据。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毕竟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有很多方法可以攻破你隐私。公司能够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方式来掌控人们的线上行为,比如通过跟踪你的浏览习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你打开的每一个网站里总会弹出某类广告呢?

其实,这些生活中常用的互联网平台,从浏览器到网页,再到客户端的app,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它们的用户那里收集各种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可不仅仅只是你的电话、你的证件号这么简单,它涵盖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是谁,你做了什么,你喜欢浏览哪些领域的信息,你喜欢购买哪些种类的产品等等。也就是说,你在互联网上一举一动都会在不经意间被记录下来,而之后,你的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某些公司换取利益。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心里一惊,不过,也不用太大惊小怪,因为这种收集和合理使用信息的尝试并不完全是什么坏事,像谷歌、亚马逊这种科技巨头,还有脸书、推特这些社交网络巨头,都意识到,在这个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最有价值的商品。公司可以利用这些互联网上的行为数据帮助自己制定发展更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内容。比如亚马逊可以通过收集你的消费记录和消费习惯,在你每次登录浏览时为你推荐更精准的产品。

而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些被认为具有财富价值的大数据信息却仅仅只掌握在少数机构手中,它们可以通过这些资讯不着痕迹地干涉着我们的消费和阅读的习惯和选择;那再往深处试想一下,如果当这些数据被用于强化或影响人们有关政治等方面观点时,后果又会怎样呢?

正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这种权利不应该只掌控在一小部分机构手里,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寻找解决方法——对互联网进行去中心化,希望能回到互联网创建的初衷,建立一个大众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世界。

Dapp或成为新出路

如何解决被大公司操控个人信息的困境呢?有没有一种应用它不属于任何人,不能关闭,也不能停机呢?这个想法听起来貌似有点不切实际,但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应用模式已经应运而生,我们叫它去中心化应用,简称Dapp.

你一定想问,Dapp 具体指什么,它和之前的app又有什么不同呢?要想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先来了解一下支持Dapp的核心技术——区块链。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以“区块”为组织的分布式记账,就是把信息有组织地记录在各个的区块里,而同时,这些区块又通过加密认证被连接在一起。信息不会被存储在一个集中的位置,也不被某一个单一实体管理,这就是它的分布性。而由于区块链的加密认证系统,新的记录一旦录入就不可逆转,旧的记录会永久保存,且所有人都可以查看,这就保证了其透明度。这种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信息存储和分享模式是非常安全的,且能更好地保护隐私。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也说过,区块链“解决了数据操控的问题”。而运用了这种区块链技术的开源软件就被称为去中心化应用(Dapp)。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什么是Dapp

对于Dapp的定义,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把它解释清楚,不过,好在我们有四个硬性标准来判断一个应用是否能被确认为去中心化应用:

1.开源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应用的源代码要对所有人可见;

2.去中心化——也就是说要使用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应用程序操作的所有记录必须存储在公共和分散的区块链中,从而避免集中化的缺陷;

3.激励机制——应用程序需要有自己的加密货币或者数字资产作为奖励;

4.算法/协议——可以产出token,且有一个内置的共识机制;

如果一个应用可以同时满足这四个标准,那么它就是去中心化应用。比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特币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个dapp,而且是第一个dapp。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Dapp的应用实例

讲了这么多枯燥的基础理论,你一定想问,Dapp到底能否真的实现在生活中的应用落地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丰富我们的网络

Vevue项目有这样一个愿景,就是希望“把google的街景带入生活”。

在这个项目里,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制作一个30秒的小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是附近的餐馆、酒店或者活动等。这些视频可以分享给世界各地的其他人,从而实现“Google街景”的愿景。同时,这个项目还提出“制作视频,赚取比特币”的计划,用户可以在特定的区域获得比特币甚至是vevue的股权token。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现在这款应用程序已经在Google Play商店中提供,不过还没有进入最终状态,用户奖励也还没开始实行。

2.改善我们的微博

Eth-Tweet是一个分散式微博服务,目前它还只是一个工作原型,在以太坊区块链为基础运行。它提供的tweet类推文功能最多可达160个字符。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这样一种模式的微博,意味着没有一个中央实体来控制发布内容;一旦消息被发布,除了发布者,任何人和机构没有权限将其删除。

为了激励用户为平台提供内容,在之后的尝试里,账户还有可能通过以太网获得捐款。

3.赋予艺术家更多的权力

Ampliative Art的目标是通过一个社交网络平台来提升艺术家的处境和前景。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该项目完成后,它将成为互惠互利的网络平台,个人可以通过该平台为艺术社区做出贡献并获得奖励。

艺术家能够创建自己的画廊并免费展出作品;用户和艺术家可以通过评论、分享或交换建议来获得奖励。用户对社区的贡献越多,社区对他们的奖励也可能更多。

作为一个dapp,Ampliative Art将是一个透明的合作伙伴,用户可以通过合作获得奖励并参与决策过程,同时,该组织赚取的任何收入将根据用户的“声誉”进行分配。

Dapp是否会成为新的未来

除了上述例子,blockstack(区块堆)公司也在尝试Dapp项目,blockstack列出了他们网站上的一系列app,这些app包括在线单词处理器“Graphite”, 个人健康中心“Afia”, 播客app等等。这些应用的运行方式就类似传统互联网的副本,唯一一点不同就是,它们都是去中心化的,且进行了加密,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

当然,这些去中心化的应用还很新,而且像类似blockstack这种平台目前来说还并不完善。尽管如此,很多风投公司依旧看好去中心化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作为硅谷风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和投资人,Chris Dixon在他的博客里曾写道“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者和投资者在建立中心化平台的问题上已经开始变得谨慎” 。无独有偶,万维网的创始人Tim Berners-Lee,同样看到了再次革新创新互联网的迫切需求。

隐私被窥视的互联网时代,呼唤Dapp的救赎

Dapp应用面临的种种困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公链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处理效率低、资源占用不合理、研发风险大,这直接影响了Dapp的落地和推广。不过今年5、6月份,波场、eos等一系列底层链主网即将上线,将有望朝着高性能的Dapp平台发展,到底Dapp最终是否能够替代app称为新的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