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這兩年,隨著一系列文件的下發,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成為了大熱門,咱們工會自然也要大膽嘗試。在全總的部署下,今年3月至10月咱們工會系統就開展了工會聯繫引導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工作調研督導專項行動。

今天工管家就帶來了各地的一些經驗做法,我們不妨一起看看要如何才能買的好、買的對,把錢花在刀刃上,切實提升職工滿意度。

什麼是社會組織?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社會組織,國際上通常稱為“志願者組織”或者“非營利組織”(NPO),主要是指以促進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己任,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正式的組織形式,且屬於非政府體系的組織。相類似的概念還有“第三部門”、非政府組織”等。

為什麼需要社會組織?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1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不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都在不斷提升。想要為人數如此龐大、需求如此多元化的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推動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建設,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

人民的收入多了,錢袋子鼓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光靠政府不可能提供如此龐大多樣的公共服務,勢必需要引入社會組織的力量。

2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創造了發展時機

面對改革帶來的深刻變化,我國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中央在制度和理念上進行一系列重大調整和創新,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建立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對社會組織發展意義深遠。

現代化的社會組織體制是現代化國家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3

政府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帶來了發展需求

政府簡政放權必然有一個承接職責問題,承接這些職能,不僅需要市場上的企業和基層政府,而且更不能缺少社會組織參與。在黨和政府一系列明確的政策導向下,政府與社會組織圍繞公共服務的供給,將形成一種新型的合作機制,公共財政將逐步成為社會組織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這個大趨勢將催生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去擔當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者和供給者。

在“放管服”的大背景下,政府迴歸本位,由此留下的空白需要社會組織去填補。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工會該怎麼做?

有機融合 共贏共生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江西省

一是做到了有機融合。工會主要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擔任社會組織的顧問或在社會組織的黨組織任職,引導社會組織為職工提供服務。

二是做到了資源共享。在工會機構改革中,聘請有社會影響力、號召力的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所在地工會的兼職副主席,從而吸引社會組織所覆蓋的企業組建工會組織。

江蘇省

淮安市清江浦區總工會在一些人數較多、較為穩定的社會服務機構單獨建立工會,引導他們融入群團組織大家庭。

南京市總工會依託直屬工會作為“第二陣地”,建立工會主導的區域性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聯合會,聚攏吸納了一批社會組織。

揚中市、連雲港市贛榆區總工會在工會組織和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之間,推行雙向選派幹部掛兼職做法,引導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在服務職工群眾的過程中不斷壯大。

內蒙古自治區

通遼市總工會在34家民辦非企業社會組織中推動14家建立了工會組織,在18個社會團體中組建了2家聯合工會。把建會社會組織納入全市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體系之中,統一部署、統一幫扶,對建會社會組織的困難職工進行了生活救助、就學救助、醫療救助等,把工會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角落。

四川省(遂寧)

推動在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中成立工會組織,將社會組織中的優秀人員納入工會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安排。

預算安排專項資金,對部分社會組織特別是新設立的社會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專項培訓,突出社會組織負責人思想政治引領,加強法治教育,提高法律素養,加強履職能力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對社會組織租用工會辦公場地開展服務工作的,適當收取成本實行租金減免。

對社會組織購買政府服務的招標代理費用,由工會組織負責承擔。對部分社會組織給予開辦扶持補貼。

在街道(鄉鎮)、社區建立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將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納入群團組織服務體系統籌佈局,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組織架構完整,分佈在基層,廣泛貼近職工群眾、社會組織的優勢,作為樞紐型職工服務體系的最後一環,推進群團服務項目準確落地落點。

豐富內容 提升質量

工會這麼幹|工會如何藉助社會組織更好提供服務?

01

江蘇各級工會近年來通過主動聯繫引導勞動關係領域社會組織,將其打造成工會“延伸的手臂”,努力實現對職工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蘇州市總工會通過合作和購買服務等方式,與相關人力資源公司、律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建立了工作聯繫,先後協調有關專業服務人員5000多人次。靖江市總工會委託社會組織建立“時間銀行”職工志願服務總隊及工作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活動。

02

基層工會組織由於人手不足,轄區大企業多、任務重時間緊可以說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江蘇省通過搭建活動平臺,“社企聯姻”激發基層工會活力。面對1000多家企業、5萬多名工會會員,只有兩名工作人員的蘇州工業園湖東社區工聯會去年5月推出“工會服務項目社企聯姻會”項目,11個社會組織帶來了14個職工服務項目,受到基層工會的歡迎,10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當場“喜結良緣”。

03

吉林省總工會制定了全省工會聯繫引導社會組織工作試點工作方案,並確定了“指導性引領、服務性管理、項目化委託、專業化服務”的工作導向和打造“工會+志願者”服務體系的目標任務。為給下崗職工再就業、創業提供知識儲備,拓展再就業渠道,長春市總工會購買市餐飲協會、民辦技術學校服務項目聯合舉辦家政服務、烹飪技術等免費培訓。延邊州琿春市總工會將科學緩解職工心理壓力、為職工提供精神幫扶,列為開展服務職工的新課題。為此,除了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市總工會還專門成立了心理服務志願隊伍,廣泛吸引社會人才、專家學者、社會組織等力量,為職工開展心理諮詢、講座和疏導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