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兴衰——舌尖上的《红楼梦》

餐桌上的兴衰——舌尖上的《红楼梦》

餐桌上的兴衰——舌尖上的《红楼梦》

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道道美食唤醒着人们的味蕾,用一个个美食背后的故事打动着人心,让观众一次次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去细细品味制作者的独到匠心。《汉书·郦食其传》中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食”的重要地位。

从吃“能吃的”到吃“不能吃的”,中国文化把“吃”无限延展。可以吃醋、吃苦、吃惊、吃亏,还可以吃官司、吃老本、吃掉敌人一个营,“吃俺老孙一棒”成了孙悟空的口头禅!还有什么不能吃呢?

提到《红楼梦》中的美食,很多读者首先就会想到“茄鲞”和“鸽子蛋”。茄鲞,是一道制作过程繁复、食材众多的菜肴,可在贾府的餐桌上却只是一道小菜、配菜,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咸菜。“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因为其本身价格不菲,就足以彰显贾府的奢华了。

细细想来,在小说第三十九、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贾府正处于兴盛的阶段。缀锦阁里收藏着无数家私,“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贾府很多的家具器物,是身为平民百姓的刘姥姥所不曾见过的使用过的,贾府的身份地位和财富通过这些收藏的物件就完全彰显出来。缀锦阁里不仅有家常使用的家具器物,更有“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之类的大型休闲娱乐设备;不仅各类设施齐全,贾府还有自己家的驾娘,随时可以给主子们驾船,以便从水路游览大观园。其奢华兴盛程度可窥见一斑。

宴请刘姥姥到时候,出现在餐桌上的餐具也显示着贾府的尊贵身份和富有的财产,“西洋布手巾”、“乌木三镶银箸”、“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乌银洋錾自斟壶”、“什锦珐琅杯”、“竹根套杯”、“黄杨根套杯”,国产的进口的、御用的、镶金带银的,无一不在述说着贾府的特殊地位和富甲一方的财富。

餐后甜点是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的小饺、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如此丰富可口的点心,贾母却愁着眉头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薛姨妈也只挑了一块糕,其他人选自己爱吃的吃了“一两点”;刘姥姥没吃过制作如此精致美味的点心,和孙子板儿吃了“半盘子”。贾府中的夫人小姐们不干重活,不消耗体力,自然吃“一两点”就够了;而刘姥姥每天在家地里不停地干活,就需要吃饱了才有力气。贾府的夫人小姐们对于这些小点心已经见怪不怪、审美疲劳了,而刘姥姥对于这些没见过的没吃过的小点心,自然看着喜欢吃着可口。曹雪芹让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大快朵颐、风卷残云,才真正让读者品味到了《红楼梦》中的美食美味;如果从头到尾只看着林妹妹一小碗燕窝吃两勺的进餐模样,任何美食摆在面前也是食之无味的。

宝玉挨打后卧床休息,被贾府上上下下照顾的无微不至,喝的是“木樨清露”、“玫瑰清露”,吃的是“荷叶汤”。看似寻常,却大有文章。不仅体现着贾府在当时的地位,还说明了贾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如同皇帝一般尊贵。

前者本是进贡之物,王夫人怕宝玉糟蹋了,先给了袭人两瓶,袭人“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贾府中有进贡之物,就可以看出贾府此时此刻在皇帝心中、朝堂之上的地位极为尊贵。

后者是“旧年备膳”招待皇帝吃的一道菜肴,制作复杂,需要模具配以高汤。见多识广的薛姨妈也没有见过,她先仔细看了模具,“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然后感慨“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能让“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人感叹“想绝了”着实不容易,可见贾府的财力不可小觑。王熙凤又详细地介绍了一番,“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然后“吩咐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另外添了东西,做出十来碗来”。这道汤的制作和食材很复杂,几只鸡、荷叶,外加一些东西,再配上用银模具压出的各色面片,只能做出十几碗来,可见其用心的程度。此外这道“荷叶汤”不仅名字优雅、味道清淡,更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有开胃理气、清肺热平肝火的功效,很适合挨打之后的宝玉食用。

第八回中,贾宝玉、林黛玉去探望生病的薛宝钗,薛姨妈留饭,给二人准备的是“酸笋鸡皮汤”和“碧粳粥”。看似稀松平常,但却体现了薛姨妈的细心和对宝玉的疼爱,更彰显着薛家的皇商身份。酸笋鸡皮汤,第一有解酒的功效,宝玉喝了几杯酒,薛姨妈特地用这道菜来醒酒;第二酸笋这种食材在当时很稀有,也算是招待贵客准备的菜肴。碧粳粥,是一种优质大米,相传在清代专供皇帝、贵妃等宫廷贵族食用。薛家,不仅是皇商更是贵族阶级,所以才有权利食用碧粳粥。这两道招待宝玉的菜肴,可见薛家的资产丰厚,地位尊贵。

第二十六回中,薛蟠过生日,古董行的程日兴送了很多礼物给他,薛蟠的描述虽然鄙陋粗俗,但足以了解这桌饭菜的奢华,“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难得?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薛蟠,典型的富家纨绔子弟“家中百万之富”、“使钱如土”,能让他觉得“贵”不容易,可知这一桌子酒席的价值不可估量了。

相比较,薛宝钗替史湘云筹备的“螃蟹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第三十七回中,史湘云回请诗社众位姐妹,薛宝钗出主意开个“螃蟹宴”,要了“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配上“几坛好酒”、“四五桌果碟”来赏桂花吃螃蟹,“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第三十九回中,刘姥姥算了算账,“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贾府中小姐们的一顿螃蟹宴的费用,薛宝钗准备的便宜的宴席,在乡村里够普通人家一年的费用,可见贵族的生活和贫民百姓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餐桌上的兴衰——舌尖上的《红楼梦》

第四十五回中,薛宝钗建议林黛玉服食燕窝调养身体,“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陰补气的”,派人给黛玉送来了一包上等的燕窝,“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薛家的财富与物资的丰足,在这些补品和进口食品中都可以清晰地展露出来。

第六十三回,描写了宝玉怡红院中的午餐,“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看着色香俱全的菜肴,芳官却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怡红院里的丫鬟们对于食物都有了自己的口味,在贾府物资丰富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可以挑剔。

上面提到薛姨妈看到银模具不由得赞叹一句“想绝了”,凡事做到极致也让人体会出“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的人生哲理,暗示着贾府盛极必衰、必将走向没落的命运。这不,到了第七十五回,贾府的衰败气息已经在每日吃的饭菜中显现出来。

贾府给贾母准备了几样菜肴、各房又孝敬了几样菜肴,她都略尝了一点。贾母要吃稀饭,“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过来吃了半碗,就吩咐丫鬟们把剩下的这粥送给王熙凤吃去,然后把桌子上的菜肴进行了分配,“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一方面可以看出贾母的细心,她知道王熙凤得了血崩之症,最需要滋补气血,而红稻米粥就具有补气养血、平调五脏的滋补功效,所以把自己剩下的半碗粥给王熙凤送去了。另一方面,贾母没有重新给王熙凤送一碗新的红稻米粥是因为她很清楚红稻米的价值和家里的经济状况。红稻米,也称为胭脂米,据说全称为“御田胭脂米”,是一种优质稻米,原产于河北省丰南县玉兰庄。周汝昌先生曾经对《红楼梦》中提到的“胭脂米”做了详实的考证。在刘廷玑《在园杂记》、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康熙《御制文集》、《永宪录》等书籍里均有记载。通过考证可知,红稻米产量十分有限、极为珍贵,只有皇族和贵族才能享用。第五十三回中,庄头乌进孝向贾府交租,账单上有“玉田胭脂米二石”的记录。“二石”,就是二十斗,大约是两百斤。一年贾府有两百斤的红稻米,数量有限,随着旱涝等自然情况还会减产,所以只能供给贾府中辈分最高的贾母食用。

贾母心里很清楚贾府的财政状况,知道红稻米这类食材有限,但并不知道贾府衰败到何种境地。贾母把饭菜分配好,自己吃完,让尤氏吃饭,尤氏让鸳鸯琥珀银蝶等人陪着一起进餐。贾母觉得看一大家人一起吃饭很是有趣,就负手看着取乐。当看到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白粳米饭给尤氏吃,贾母就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下人们回答的是:“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进一步解释:“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也连忙回复:“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从鸳鸯、王夫人的话中可以听出,贾府的资产大不如从前,最高等级的红稻米已经只够勉强供应贾母一个人食用,其他细米也是按照人数定量提供的,没有丝毫的富余。和招待刘姥姥时候,每样菜肴都会富余很多相比,和鸳鸯在宴席后安排给平儿袭人等人送菜相比,和鸳鸯说“他不吃了,喂你们的猫”相比,此时的贾府已经日薄西山,衰败之气弥漫。贾母笑着说了一句“巧媳妇做不出无米的粥”,这一声笑,笑得无奈笑得无力。

紧接贾府迎来了中秋夜宴,衰亡之音已轻轻奏响。宁国府十四夜宴,“三更时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那边墙外四周没有住人的房子,只有贾府的祠堂。众人猜疑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宁荣二府的祖先,用一声叹息开启了贾府衰亡的大门,眼看着子孙踏上不归之路,如同第五回中宁荣二公之灵对警幻仙子所言“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百年的贾府最终难逃衰亡的命运。荣府十五夜宴,贾母还是笑着说“想当年过的日子,到今夜男女三四十个,何等热闹。今日就这样,太少了”。这一声笑,笑得又是多么的悲凉,人已经开始散去,当日的繁华已然不见。贾母想要挽回昔日的热闹喧嚣,偏要支撑到天亮。当听着袅袅悠悠的笛声,悲从中来,流下眼泪,心中的寂寞凄凉伤感一涌而出,最后只能说一句“我们散了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秋的月赏过了,能聚的人聚过了,曲终人散,贾府的盛极一时也结束了,开始缺开始离。

第七十七回,王熙凤需要服用人参养荣丸来调养病体,需要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找了半天没有,邢夫人也没有了,只有贾母“竟还有一大包,皆有手指头粗细的”。但是医生看了却说“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富甲天下的贾府,竟然连二两人参都拿不出来了。相比较林黛玉进贾府时,众人问及黛玉病情,林黛玉说服用人参养荣丸,贾母轻松地说了一句“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这里多配一料,用的绝不止二两人参。可悲可叹,盛极百年的贾府也如同这上等的人参,已经是“朽糟烂木”,即将化为灰烬。

第八十回,薛蟠娶夏金桂入住薛府,夏金桂欺压薛蟠、虐待香菱、挑衅薛宝钗,把薛府搅得鸡犬不宁。夏金桂喜欢吃什么呢?“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骨头下酒”。这个喜好足以看到夏金桂的泼辣、狠毒与贪婪。蒲松林笔下的《席方平》中,二郎神为席氏父子洗刷冤屈,对冥王的判词是“斧敲斫,斫入木,妇子之皮骨皆空;鲸吞鱼,鱼食虾,蝼蚁之微生可悯”。夏金桂也有如此之残酷性格,吃肉不足还要啃骨头,深入骨髓地敲剥着薛家。再大的雪遇到夏终究是会消融不见的,夏金桂加速了薛家的败落衰亡。

八十回后,再无喜庆的宴席,再无团圆的欢聚场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最终“盛筵必散”,“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中写了大大小小的宴会,中秋宴、元宵宴、生日宴;写了名目众多的菜品,包括炒菜、凉菜、点心、主食、茶、酒。写出了贾府的繁荣富贵之气,写出了贾府的世袭荣宠之气,写出了贾府的雅致贵族之气,也写出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历程。一道道美味,成了一个个见证,将一段家族的兴衰史色香俱全地呈现了出来,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回味悠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创办于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是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文艺研究》以“引领学术潮流,把握学术走向,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为办刊总方针,强调现实性与学术性、前沿性与基础性、学理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提倡中国视野、中国问题、中国气派,广泛容纳文学、艺术各领域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