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美国的

射击工事是为充分发挥各种火器的射击效果和保障射手安全而专门构筑的。根据所使用的武器不同,可构筑成单人掩体、机枪工事等等;根据武器的射向要求,可构筑成直射、侧射、斜射、环射、倒射和高射工事,根据抗御敌火的不同要求,又可构筑成露天、半掩盖和掩盖式的射击工事。在野战中最常用的一种单人掩体,就要算是散兵坑了。有经验的战士不等上级下命令就开始破士挖掩蔽身体的散兵坑。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苏军的

在受敌火威胁较大和情况紧迫的条件下作业,散兵坑通常先挖掘成卧射的,有条件时再逐渐加深、完善,构筑成跪射、立射或带有射击踏垛的工事。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应一次构筑成完备的形式。散兵坑各部尺寸的确定,应以便于射击和掩蔽身体为准。立射单人掩体,呈圆形,上口直径约0.9米,下底喜径约0,5米,挖深应随射手身高而异,一般为1.1米,既不能太浅,也不宜太深。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堑壕就是一种沿阵地正面构筑的包括射击、观察、掩蔽工事的壕沟,专供步兵射击、观察、蓢蔽和机动,以便于机动灵活地同敌人战斗,减小敌火的杀伤交通壕则是用于保障前后左右机动和使各个工事相互连接起来的壕沟根据战术用途、地形、土质、作业时间等条件,堑壕、交通壕可构筑成跪射、立射和加深的三种断面。底部宽度在保证通行的条件下,应尽量窄些,一般为05~07米:口宽在保持壕壁稳固的条件下,也应尽量窄些,一般为09~1,1米,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堑壕,交通壕为什么总是构筑成穹曲形或折线形?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组织侧射、斜射和交叉火力,减弱核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危害,避免被敌纵射火力沿壕一穿到底,或敌机沿壕扫射,造成多人伤亡,同时也为了适应地形的自然弯曲、波折,以利于伪装。其直线长度一般为15~20米;折角应不小于90°。这样既便于战斗行动,又能减少作业量。壕与壕连接的部位,夹角不应小于60°°,以保证崖壁的稳固;两个连接部错开的距离应大于8米,防止敌人一弹破坏两个连接部。堑壕、交通壕上应有能保障打、藏、生活、机动的设施。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为阻止突入阵地之敌沿壕向纵深发展,在堑壕和交通壕上除了要有向壕外射击的掩体和带掩盖的工事以外,在转弯处还应构筑向壕内实施纵向射击的单人掩体或机枪工事,并安设起落门,以适时闭塞通道,关起门来打狗。在壕内还应构筑一定数量的崖孔和掩嫌,在壕壁上应挖出便于人员联出壕沟的踏脚孔或阶梯,并每隔30~40米在壕的转弯处构筑一段加宽式或延长式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有智谋的指挥官,在敌人狂轰滥炸时,总是指挥部队尽量荫蔽起来,在阵地上只留下少数值班警戒人员。这样才能以逸待劳,保存住有生力量,为尔后歼灭敌人创造条件。这在武器杀伤破坏威力日益增大的现代战争中,尤为重要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枪弹飞散破片伤害的人员约占伤害人员总数的92‰。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英军的

中型火炮对地面暴露人员杀伤概率为40%~100%,而对掩壕中的人员杀伤概率仅有1‰,轻型掩蔽部能使人员损伤减少60%。野战掩蔽工事从小到大适应不同需要。从容积上看,有小到仅能钻进一两人的崖孔(猫耳洞),也有大到可容纳几十人休息的掩蔽部;从强度上看,有的只能防子弹和破片,有的被226,8公斤炸弹直接命中也安然无恙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中美俄三国单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谁更实用

德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