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廣東人喜歡打包吃剩食物這一現象?

天堂織夢者

是的,廣東人在餐館用餐時,有把吃剩的菜打包帶走的習慣。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廣東人務實、節儉、不虛榮的品格。



影子君一行幾人多年前曾到廣東省外一個地方出差,當地朋友大排筵席宴請,大家吃飽後仍有很多菜剩下,有點還只是吃了一點點,大家離席時,我看著剩這麼多菜覺得很浪費,便對朋友說,你們怎麼不打包拿回去,浪費了多可惜。朋友把手一擺不屑的說:哎,我們沒這習慣。 在有的地方看來,吃剩的越多,說明自己越夠豪氣,越有面子。打包帶走,那是很丟面子的行為。



廣東人就不這麼認為,只覺得浪費了很可惜,與面子不面子扯不上關係,所以將吃剩的飯菜打包已成為普遍的習慣,不管自己是多大一個老闆,方便時都會這樣做。打包帶走,或是帶回家留給自己及家人吃,或是給單位同事,或是給寵物吃。總之,不浪費。

廣東人這種務實、節儉、不講求所謂的"面子"的品格是一種美德,是值得頌揚的。



其實,在一些地方形成的寧願浪費也不"打包"的習慣,相信是會慢慢改變的,因為支撐它存在的,僅僅是不太實際的所謂"面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社會的發展,人們是會慢慢摒棄這種虛榮而變得務實的,畢竟,節儉、不浪費始終是人們永恆的價值取向。


影子伴你


說起廣東湛江人打包剩菜的事,縱橫哥給你們講兩件真事,你就知道我們的這種習慣已深入骨髓了。

第一件事發生在朋友的婚宴上。他從農村出來的,奮鬥得還不錯,結婚是在皇冠擺的酒。吃完酒席,他看到自己80歲的老外婆哭得很傷心。原來外婆一直在農村,很少出城,看著這一臺臺好吃的,被來喝喜酒的客人打包走了,而自己拿著幾個從農村帶來的皺巴巴的塑料袋,什麼也沒打到,急得哭了!我朋友是個孝順孩子,趕緊領著外婆到處找剩菜,直到打了滿滿幾個包,外婆才破涕為笑!

這兩件事說明在湛江,打包是很普遍的事,尤其是在農村。湛江農村的宴席近年來很多,一千多元一臺是常事,現在生活好了,哪裡吃得了那麼多?還有個情況就是,我們廣東人做菜也好,點菜也好,習慣多做一些份量,有吃剩的是好事,“年年有餘”嘛!(在廣東人看來,江浙一帶點菜剛剛好甚至不夠吃,略顯小氣)所以在湛江,宴席後的打包就很普遍了,農村有,城市也有,縱橫哥也有這習慣。挺好的,做人既要有面子,又要實實在在,廣東人就是這樣矛盾,嘿嘿。


湛江縱橫哥

無論去哪裡吃宴席或吃大排檔,有剩菜必打包,從小父母就這麼交代,哪怕在深圳星級酒樓,哪怕有異樣目光也無懼。

不只是廣東是這樣,隔壁的廣西也是這樣,酒席上剩下的也打包帶走。不浪費呀!我認為是好事,可以發揚。 打包覺得丟人那是虛偽的死要面子以及典型的爆發戶心態。

當然點菜最好是適當控制,儘量吃完,但不是每次飯局都要強調並做到剛剛好,吃不完的要儘量打包帶走,浪費是可恥行為。顯示你有錢麼,你很毫爽嗎?並不是。許多富豪都是腳踏實地,辛辛苦苦幹出來的,他們也厭惡可恥的浪費行,只有那些暴發戶心態的人才會浪費,才會覺得打包是丟人行為。

我是這樣的,請別人吃飯一定會點多點菜,不是因為面子,是怕朋友不敢放開吃,吃不完我會打包,我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我也不怕怕人怎麼說我,認識我的人我就是這樣的人你要做朋友就做朋友沒有什麼大不了人生幾十年,不認識的我也不用在乎你怎麼看我。

我們家鄉就沒有打包這種現象,無論桌面上吃的多名貴,剩餘下多少,客人,朋友都不會打包的,只會留給主人家處理。當然浪費是可恥的,所以也有主人家自己把多餘的剩菜分給親戚和鄉鄰們的,一般正常況下是不會的,都是留給主人家,因為主人家操辦什麼喜宴都少不了親朋好鄰幫忙,主人家會將宴席剩下的菜和大家在一起直到吃完為止。


笑搞

我是廣東人,我上茶樓約人喝茶或者去外面吃飯,如果點多了菜,有好吃的菜,自己確實吃得太飽,而剩下沒吃完的菜又沒弄髒,自己喜歡吃,我毫不猶疑打包。

前提是我不是有意佔別人的便宜。如果有其他人也喜歡,也看中要打包,我一定會讓。如果飯局茶局主人或他最親近的人有打包意思,我也不會有任何搶或佔他們便宜的念頭。這其實是很小一樁事,就是真覺得是好東西別浪費。

我做過打包一兩個蝦,一兩個雞爪。甚至打包過鹹菜。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心理負擔,更談不上扯上丟臉。丟啥臉?

我打包就是對廚師的廚藝的高度認可,我多次去的餐館酒店肯定是廚師我高度認可的不錯的酒店我才去。現在,大部分人都吃過很多美食,不缺大魚大肉,不會像以前的有人需要用餐桌上的亂鋪張來顯擺了。有多剩菜,多數是證明點菜者不會點,否則就是廚師廚藝肯定有問題。不好吃,那剩多少我也不打包。

我從沒有覺得茶樓、酒店服務員對我的打包行為有過看不起或鄙視過我。我的舉止言談和所作所為都不可能是給人一種佔小便宜的人。我用得著打個包還這麼敏感嗎?

我不是什麼有錢人,但憑自己能力有一份光明磊落的收入,別人去得了的高級地方,別人一個月能去十幾回,我憑自己掙來的錢來支付,也能去一兩回。別人有車有房,我也有。我覺得,開車去個稍高檔的地方吃個稍貴一點的大餐,我也去得,換個共享單車去個路邊環境很一般的大排檔,與一般的民工人擠人地吃個很便宜快餐,我也去得。自己沒覺得自己比旁邊人高檔到哪裡去。也沒比別人低檔到哪裡去。

(這燒乳豬、墨魚餅、白斬雞,若沒弄髒,散席後打包有什麼不好意思?)


有時,一個人在路邊見到好吃的小攤,一時看得有食慾,一時不知道控制點多了,吃不完,打包就拿回家,這個用得著有心理負擔嗎?一個人打包沒心理負擔,多兩三個人在旁邊,我沒佔任何人便宜,覺得有菜確實好吃,我想拿回家吃,我還用得著覺得不好意思?我用得著想那麼多?

朋友一聚一餐飯,需要我買單我也不猶疑。有這個心理,打包一兩個還乾淨的能吃好菜,根本不用想那麼多!那多累!犯不著。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作為廣東人的我,是從不喜歡打包酒席上的剩飯菜的!

並不是因為我裝逼扮闊婆,而是因為我覺得吃剩的飯菜並不衛生!

試想下,一臺菜,這個挑來,那個揀去的!剩下的又有多少是可以吃的了?

況且別人用筷子挑來挑去的!口水都不知道有多少的了!

反正別人愛打包,那是別人的事!而我自己卻是絕對不會打包人家的口水尾的!

其實打包飯菜,並沒有什麼覺得羞恥的事,如果要是沒人打包,也是倒掉的多!試想下,幾十臺酒席,機乎臺臺都有剩菜,主人家那吃得完?再多的冰箱也裝不下!

與其倒掉,還不如讓人家打包拿走的好,最起碼不會浪費!


十里桃花萬里香

生活小世界:對於廣東人打包必須要站出來說一下,節儉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難道這麼大一桌菜沒有吃完就這麼浪費嗎?這不是小氣,而是務實的精神,應該提倡,應該可恥的是浪費。

看到有些人說我們廣東人小氣,什麼是小氣?你讀懂了這個詞語的含義再出來說吧;打包剩飯菜,是連國家都進行提倡的,在13年興起的光盤行動就提倡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並得到中央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而且打包這個習俗不是現在才有,在古代就已經開始,這也說明了我們中國人勤勞節儉的精神;宋代清官司馬光一生節儉,大文豪蘇軾還曾寫過一首詩給他,這是詩的部分: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

另外我們打包食物的時候需要注意幾點:不同的食物分開打包,打包的食物涼透後再放入冰箱,打包剩菜儘早吃掉,打包的剩菜必須要回爐加熱。

看到有些人說我們廣東人打包小氣,我想說只有浪費才是可恥的,節儉從來不會被人詬病;這種務實節儉的打包文化必將會從廣東走向全國。

生活小世界帶你去看不一樣的世界,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評!


生活小世界

廣東人其實也很節儉的,都是熬苦熬出來的。只是廣東改革開放後有錢人比較多,生活好了起來,慢慢就有些人變得比較奢侈,但老一輩還在,很多家庭的子孫還是很有教養的,他們會教後代子孫要節儉。

記得我十年前86歲奶奶有一件這樣事。有一回我們帶她出去吃飯,滿桌子的飯菜吃都吃不完,到離開飯館之前,哥哥突然發起牢騷來怪她說:奶奶,你別老是盯著小孩子們吃剩下的包子,這裡有完全沒吃過的,要打包就打沒吃過的。

從這句話,你就知道廣東人其實也熬過很多的苦,上一輩就更加不用說了,打包是一種優良品德和傳統,應該提倡和延續。


君子19920306

廣東人在外面吃飯,剩下的菜的確習慣打包回家!我在深圳五六年,每次出去聚餐搞活動,沒吃完的都要帶走,老闆要求的。

這樣的風氣很好,避免了過度消費以及浪費,也不會被不法分子拉走榨取地溝油。在別的地方就很少看到這種現象,有的人甚至為了顯擺,故意點很多菜,最後都浪費了,服務員看著都心疼。

在我們山東,打包剩菜的也不多見,除非是自己家人出去吃飯,剩下的可能會帶走,如果是朋友或者同事之間,一般都不會提打包的事,可能是覺得沒面子吧,北方比較在意這個。


年華圖

打包這事,我個人覺得很正常。吃不完的菜帶走,難道會比當垃圾扔掉要好?

我是廣東人,我支持在外飯餐後把剩餘的、還可以打包的菜打包回家。這是不浪費的行為。


至於有些人評論:“廣東人愛充大頭,多點菜!”我個人的看法是,請客吃飯,主人要盡心盡情讓客人儘管吃!不是好朋友、不是親人、不是領導、不是有關係的人,誰會請客?正因為有關係,所以宴請客人才更應該大方得體。難道三五知己一起吃飯、請一大桌朋友吃飯,就是那麼意思點幾個小菜?看見這麼幾個小菜,作為被請客的客人,還覺得好意思吃嗎?

既然無法估量大家的愛好與胃口,多點一些菜那是應該的。這也就造成了會有剩餘。所以,把剩餘的打包回家,這並不可恥。


其實,也不是什麼都會打包回家。已經翻到不像樣的菜,不會打包回家再吃了(要是鄉下請宴席,家裡養有家禽之類的,可能也會把吃剩的骨頭打包回去喂家禽)。而且,打包的時候也是在大家已經放下筷子,表示吃飽的時候再打包。並不會出現剛上桌就打包或者別人還在吃著的時候就開始打包的情況。

大方得體的宴請客人,餐後不浪費,把可以打包的食物打包回家,這是值得提倡的。


暖心秋媽

廣東人勤儉持家,從不浪費,這是一向的做人風格,我經常和企業的老總,董事長去吃飯,只有廣東祖籍的人,點菜夠吃就行,三個人四個菜,但是和江浙老闆就不一樣,一點就滿桌子菜,到最至少有一半沒吃完,結完賬就走人,我曾和一潮汕籍董事長吃飯,當然就我兩人,就點兩菜,他先吃,吃完再點,其實廣東人,無論是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都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