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成绩很好,却玩游戏废掉的例子?

邱名幸子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的学生就不讲了,给你讲讲我侄子的事情吧。

初中时,我侄子是个学霸,成绩学校前三。考上省重点中学,分在重点班。

我们都认为,这孩子上个211一点问题都没有。家长也是这么想的,初中时候就不怎么管,高中呢,自然也就不会怎么管的。

上高中时,给孩子租了房子,他妈妈陪读。孩子一直都很自觉,所以陪读一段时间后,他妈妈就不再陪读了,让他一个人住。他家离县城四十多里路,家长很多时候一星期都难得来一次。

就这样,家长一直以为他还是他们认为的学霸儿子。直到老师叫家长,到学校才知道,这孩子一开始不上早晚自习,撒谎说是家长请了家教。后来呢,经常请假,各种理由。

原来,沉迷网络游戏了,每天都是到网吧,还经常通宵。

发现时是高二,家长费了多大劲也没拉回来。这游戏上瘾,真的很难戒掉的。他妈后来又跟来看着他,但是没用,心散了,收不回来了。直到有一天跑出去,不回来了。高考前倒是回来了,实在没钱了,混不下去了。

也参加了高考,结果只够个三本。他父亲征求我意见,我觉得他根本就不可能好好读书的,就建议不要读,直接打工,让他吃苦受罪。他父亲好长时间下不了狠心,交了一大笔钱,上了那个三本。

第二年的时候,就受到学校的开除通知。原来除了他爸带他去缴费那次后,经常旷课,达到了规定的天数,被学校开除了。

现在,这孩子基本上就是一废人,啃老,整天捧着手机游戏,不出门,不跟人交流。唉,说起来都是泪。网络游戏害死人啊!


教师妹子一枝花

我12年的时候教过一个学生,yb,刚进班的时候他是班里的1号,学号是2101.所有任课老师都对他寄以厚望,因为从分班成绩看,他的成绩比第二名高30分,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都认为这是颗好苗子,应该好好栽培,我们都认为他会内有任何悬念的考进重点班。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高一刚开始,他就三天两头的请假,不是头疼就是嗓子疼,班主任一开始没怎么在意,认为他可能是不太适应高中的节奏,就给了他假。可是,他后来的请假越来越频繁,有的 时候一请就是三天,一周请两次。平时上课,他也不积极,作业也做,但是不怎么认真,就是上课老睡觉。老师也没怎么在意,班主任找过他,但是也没有问出什么问题,每次请假都是家长过来接的。第一月考很快到了,他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考了班里第68名,班里一共75人,他是1号,退了67名。

班主任急了,任课老师急了,找他谈话还是那样,不怎么说话。把家长叫来,一起说说他的问题,三说两说就说道了请假,家长说,我是来接过他,可每次,都是上午接出去,下午他就回来了。班主任说,每次请假他都是第三天下午才回来。在班主任和家长共同逼问下,这个小子终于说了实话。他去网吧玩游戏了,每次放假都去网吧玩两宿,所以每次回来都在班里睡觉。家长急了,班主任急了,他哭了。家长很无奈,班主任和无语。他在家长和班主任面前哭的很悲惨。说以后再也不玩游戏了,一定好好学习。老师和家长看他这么可怜,就没有再说什么。

月考后,他没有再请过假。上课怎么睡觉了,但是学习依然没有多少起色,有一天,在英语课上,英语老师从他兜里搜出来一个手机。他对英语老师哭哭哀求,哀求老师千万不要告诉班主任,英语老师见他那么可怜,没有告诉班主任。不久以后,他又被班主任抓了个正着,叫家长,回家反省,苦苦哀求,留下来。紧接着班主任又在他那里收到一个手机。按照学校纪律,两次玩手机,要被记大过处分,留校察看。他的家长还有他,都给班主任说好话。都哭。班主任没有办法,没有上报学校。

分班后,我没有再教他,到了高三,我知道了他在文科班,成绩是班里的倒数后三名,上课睡觉,经常玩手机,据说他高三一年被班主任搜到了13个手机,他有一个外号“13机”。但是,学校一直没有开除他,因为他的家里真的太穷了,每次他违纪时,他的家长都会在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前,哭,下跪。学校里没有办法。

再后来,他参加了高考,考了一个南方的民办高校。17年的时候,我在政务大厅见到他了,我依然记得他那呆呆的眼神。他也认出了我。我们没有过多的交流,他说,他大学没有上完,现在在南方打工。我说,你还玩游戏吗?他说,玩,我现在玩王者荣耀,老师,咱俩来一局吧。我说,我不会。

我出了大门,阳光明媚,但刺眼。

我想,如果没有游戏,或许,他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愿这样的悲剧,少一点。


教书匠2018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可以说全然的懵懂无知,可以说如同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现代社会(仅从对社会的了解而言)。第一次离开父母、被同学在学业和社会活动上无情碾压,再加上我不喜社交,一度避开任何聚会和学校活动,很快沉迷于阅读闲书和在机房泡网络玩游戏的生活。其实后来看,任何在某个领域获得阶段性成功的同学,仍然会在其他时间段或者领域被碾压,

这是人间常态,无非是需要足够多的投入换来较慢的成长而已。但当时的我,不愿面对这一简单的事实,选择逃避从而成为一个学渣。所以说,一味追求学业,将价值判断的维度单一化,很容易就变成拔苗助长。


当时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我确实是当时最小的学生,但实际上15,16的北大新生也很多,所以进了北大之后,莫名的自信也就被那些真正的学霸爆得一文不值,整个人开始消沉,对未来的目标也很迷茫。


因为同学都太厉害了,很多都是各种国际竞赛过来的,不用怎么上课学习都能考满分,心理抑郁那会也没有什么心理辅导,于是开始逃避,平时就听歌、看小说、玩游戏,后来有突然发现自己的学分几乎不能毕业了,所以最后还是怕自己太惨被退学,拼命修了一些额外的课程学分。有惊无险的毕业了。


其实上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只要你不是真的那么仇恨上学,大学还是应该要努力上的,比如我在大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学分,而是开始明白这个世界的宽度,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其实是浪费了我们人生的质量的。


人生太长太长,大学这四年是唯一一个相对开放又对学生保护较多的环境,类似于我们说的特区,能够开放迎接外在变化,又有内部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在这个时间段打好基础,就有希望在未来与别人的竞争中厚积薄发,至于多少岁考上大学,大学的学分是不是满分,这些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我倒是建议在大学能够顺利毕业的情况下,去多元化的了解这个世界和当今的社会,历史和政治都应该好好去学习,建立起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孙志超说

有!大学室友,这里就叫他G吧。

首先要说一下,我并不反对玩游戏,每个人的沉浸程度不一样,有些人已进入就出不来,比如接下来要说的G;也有一些人带着清醒的头脑进去,顺便收获了不一样的光彩,比如另一个朋友,大学时玩游戏玩出了名堂,毕业后进了UC,后来去了阿里,现在创业,也是游戏行业,妥妥的人生赢家。

好,说说G。

大一的时候,我们同一个宿舍,那是第一学期学校是不允许我们带电脑的,手机那时候都是NOKIA。G从第一节高数课就让我看到了天赋,一节课下来,全班的女生(虽然就4个,工科班你懂的)都围着要他讲习题,期中期末绩点4.0以上(相当于100分的卷子考了90多分,高数啊亲);然后跑去数学建模,一堆资料拿回来几天就看完,还能去跟大二的那些菜鸟掰一掰。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全班第一,专业第三。

下学期一开始,G就抱了一台电脑会宿舍,然后,一开始还编编程,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就开始玩起魔兽了。一开始还能准时关机睡觉按时上课,接着就是晚上一两点还慢慢翘课,最后课都不上了。成绩,可想而知,第二学期末专业排名都靠后了,还好没挂科(大一老师阅卷还是很松的)。大二开始更加变本加厉了,有时候甚至饭不吃,整天就是电脑和游戏,连班级活动也懒得参加,后来班主任找过去聊天,好了一阵,但是没两周又开始没玩没了了。

到大三的时候,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等等,只要老师阅卷严的科目,没有不挂科的。大学毕业,肄业。。。。

说起G我感觉很可惜,这期间班里确实有一些人沉迷在游戏里面,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有分寸的,只是G,虽然好多人都明里暗里提醒着,就是没听进去。

现在G在老家一家普通的电子厂上班,也结婚了,只是有时候在朋友圈看到他的环境,一直觉得不应该只是这样的。

但愿他过得开心吧。

最后最后,对于年轻的朋友多说一句,20岁左右的年纪是最珍贵的,每个人想法不同做法不同,这都无所谓。但是心智这东西确实要历练的,诸君共勉吧。


科技霹雳火

正相反,我身边有一个学习成绩很渣,但是玩游戏却完成了职业的人。

大学同学,上大学的时候,挂科对他来说是太普遍的事情,经常不去上课,每天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玩游戏,基本足不出户,你能见到他的机会很少。每次补考的考场上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不过通过补考,他算是拿到毕业证了。

毕业后,远走南方。

后来,听说他做了什么游戏的体验师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跟游戏有关的工作,工资很高,自己租住的地方有个超大的电视还是显示器来着,反正是玩游戏专用,还是超级爱玩游戏。因为我不太懂游戏,所以不知道他具体从事的什么工作。

现在是否还从事这个工作不知道了,不过那个时候真的挺佩服的。


言二兄

唐同学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外公是中学校长退休,父母亲在银行工作,几个舅舅大学毕业。唐同学16岁高中毕业当年考上复旦大学医学院。可能自己不爱好医学,也可能初次离开父母的监管,他着迷于游戏至大一多门挂科需要留级。大学第二年他妈妈请假去上海陪读,略有好转,第三年能躲开妈妈的视线就去了网吧。他妈妈失去了信心陪读两年单位也不同意长期请假就回来上班了。最终不能毕业也找不到工作,经过7年其实也只有23岁。但他往前走四外碰壁,往回头心又不甘,这样荡了4年27岁。家里多方劝说,27岁回来高考复习,第二年考上一本的长沙理工。

无容置疑,唐同学天质是聪颖的。在复旦医学院比其他专业录取分都高。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专业而去无所顾及地玩游戏,至长沙理工本科毕业时己医学博士毕业了,个人前途是辉煌的。


楚天959

初中三年,都是年级前三。中考之后去了市一中实验班。高一的时候还是年级前十,高二的时候,暑假期间迷上了CF。之后成绩一落千丈,逃课上网,上课睡觉,顶撞老师。叫来家长之后任然没有好转,最后被学校劝退。他父母伤透了心,将他送到所谓的戒网瘾的机构。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那里。期待他能醒悟过来,最后却仍然是失望。

一个有潜力上985/211的人才,就这样被网瘾葬送了。真的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这种例子了。对于自制力不是很强的人来说,一旦上瘾了,真的很难戒掉。


九号公馆的猫

高中室友,我们班是普通班,高一高二上期他可以和在普通班排第一,就算尖子班很多人都不如他,其它班班主任都和他班上学生都提到过他。可是后来看小说打游戏每天玩到很晚才睡,上课也不认真,人也变了很多,之前和我玩的比较来,可是感觉打游戏过后就变了,随口脏话,和哪些班上打游戏的的比较玩的来了,高三我成走读了,和他接触也很少。关系就变淡了,之前一直是我班的第一,高二下期以后就没有当过我们班第一了,有时候连我都考不赢(本人在班上成绩也不差),本来最差都可以考一个普通一本,结果只上了一个普通二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