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杨氏家族,远没有杨家将这么高的知名度,但实力却远远超过了杨家将。这个杨氏家族人才济济、文武双全,统治了贵州的播州一带长达七百多年,一共世袭了二十九代土司。此杨氏统领下的播州虽在偏远山区,繁华程度却不逊色于明朝的京城,其实力可见一斑。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播州是唐贞观十三年置下的城市,后因唐朝的衰落,播州基本沦陷于南诏国。唐僖宗时期,原籍太原人士杨端率军击败了占据播州的南诏国,随后便自立为主,成为一个世袭刺史的家族政权。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骁勇善战、治国有方,国力空前,此时的播州土司杨实主动献地归附,朝廷接收后,仍以杨氏为播州首领。至宋理宗年间,播州首领杨价在抗蒙青野原战役中一战成名,其带领的播州军在是南末的抗元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主力之一。杨价还因此被赐以“雄威军都统制”封号,并被载入《宋史》。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元朝入主中原后,下诏招安播州,杨氏土司杨邦宪率其地降,由于播州地势和杨氏世代累积的威望,元朝廷便在播州设安抚司,命杨邦宪为安抚司。杨邦宪死后,其子五岁的杨汉英袭位,杨汉英九岁的时候入朝觐见忽必烈,忽必烈称其乃“真国器”,并赐名杨赛因不花。后来杨汉英为元平叛有功,晋封资德大夫,杨氏一族的势力进一步强大。

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四处征战,扫除异己。见朱元璋治下的明朝实力如此强大,贵州地界的土司纷纷表示归降,播州土司杨氏一族也不例外。明朝开国之初,为大局稳定,朱元璋也顺势将归降的土司们纷纷封官,杨氏仍然统领播州地界。而且鉴于杨氏是最早归顺明朝的土司,朱元璋还特地下令减免了播州的纳税赋粮。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原本历代杨氏土司就囤积了大量的财富,朱元璋前期的政策,使得播州地界的经济和实力远超于西南区其他州郡。到播州第二十四世土司杨辉统领时期,杨氏不但有几百处良田茶园,有几十处猎场渔潭,有专门织布造锦的机构,还有自己的银铅矿和几十个冶铁处。单是可做上等棺木的花杉板,播州一年就能出产一万多副,一半用来贸易,另一半则全送给各级官员。

到明代中期,播州杨氏几乎可以算得上富可敌国了。要知道统领一国封地的明代亲王,一年俸禄才只有一万石,连杨氏田租收入的六分之一都不及,杨氏实力可想而知。而且播州杨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人脉关系也随之遍布全国。据说朝廷一位亲王想给自己买副好的棺材板,都还是托府上一位来自播州的教书先生搭的线,最终以五十两白银得了一副上好杉木。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到明朝中后期,国力渐弱,对各地的约束不复从前。而此时不论是经济还是兵力都丰厚的播州杨氏土司,便日渐肆意妄为起来,不但私自使用宦官,还造龙凤蟒袍,甚至在土司议事府外设九五台阶,僭越之意明显,但朝廷暂时无力治惩。到二十九世土司杨应龙时期,对朝廷法纪更是不屑一顾,肆意掠夺周围百姓,甚至宠妾灭妻,将有诰命在身的妻子张氏杀害,遭到底下百姓和张氏在朝廷为官的亲属联合告状称其谋反。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朝鲜战争结束后,万历帝便命大将李化龙调集二十四万兵力,征讨播州,一番激烈的厮杀下来,播州的防守海龙屯被攻破,杨应龙惨败自尽。之后朝廷便宣布对播州改土归流,撤销了播州宣慰司,杨氏的土司世袭自此终结,但这并不代表杨氏的消亡。虽然朝廷将播州改为遵义府和平越府,分别隶属贵州和四川,以示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进,但实际上朝廷指派的遵义府知府仍然是播州杨氏的族人,且依然是世袭土官。

此家族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一共世袭了29代土司,曾比国家还富有

海龙屯杨价墓出土的凤冠

杨氏世袭的土知府,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撤销,其修建的军事防御屯堡海龙屯,2015年被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可见播州杨氏一族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