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少年時讀《紅樓夢》不懂黛玉,中年後讀出了她的嫋娜風流,讀懂了她的坦率純真、清標孤傲,看清了她那纖塵不染的情致在這喧囂紅塵中自是一份高潔的精神寄託;年少時讀《紅樓夢》亦不懂寶釵,中年後看懂了她的藏愚守拙、隨分從時,看清了她那入世求全的積極以及與世俗種種的和解,是行走於冷暖人間的必要生存狀態。

01

《紅樓夢》行文至七十回,又是一年暮春時,大觀園重建桃花社,眾兒女以柳絮為題,限調填詞。黛玉一闋《唐多令》惹得眾人俱點頭嘆“太作悲了”!

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開篇用典,讓人想起了曾遊百花洲的西施,曾居燕子樓的關盼盼;想到蘇軾的《永遇樂》詞:“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悄無聲息地隕落,若柳絮般地凋零,縱有許多美好的情懷,無奈漂泊命薄。那柳絮不過是些草木,想著黛玉亦自比為草木之人,我們民間亦常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這便是黛玉“以我觀物”而達到“物皆若我之顏色”,即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

“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用的是李賀的詩意“可伶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這是黛玉式的哀嘆,也是她的讖語。如果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那麼在這首《唐多令》中,她已深知她賴以生存的這個家族已處在政治鬥爭的風雨動盪中;她更加深知自己已經被裹進榮寧兩府激烈的內部爭鬥裡。她借柳絮來感嘆自己不幸的身世,以及即將到來的愛情與理想行將破滅的悲慘結局。

此刻的她只能無可奈何的哀嘆,因為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中,在翻雲覆雨的命運面前,也只能“空繾綣,說風流”她真得無能為力!那隨風而來,隨風而散的無論是柳絮還是殘紅,都是以一種極清潔的方式告別人間,她那不願受辱,不甘屈服的清高孤傲看來是要堅持到最後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02

寶釵的一首《臨江仙》一掃低徊婉轉的情緒,充滿了開朗樂觀的精神,贏得了眾人的滿堂彩。她在拿出這首詞之前,有這樣的一段話:“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的東西,依我的主意,便要把它說好了,才不落俗套。”

“白玉堂前風解舞,東風捲得均勻”。在那般高貴處,那般優雅地舞動,又那般均勻,可是有著稱心如意的期盼?

“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此時的榮寧兩府比開篇之際更加不如,賈府的衰敗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進行著,大觀園這個世外桃源,也在無可挽回地隨著它所依附的賈府的沒落而逐漸走向消亡之路,這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奏,是變故來臨時大觀園紛亂情景的寫照。

寶釵對賈府目前的這些狀況的清楚程度不亞於黛玉,為什麼她還能這般鎮定、自如,這般存了樂觀的情緒?因為她一直活在世俗裡,而不是活在真我中。她做事周全妥帖,為人面面俱到,給人以好,不分身份地位,所以她在賈府上下人那裡博得了好名聲;她又對人以無情,可以出口嫁禍於人,可以漠視死去的生命,全力在賈府上層那裡取得了信任與肯定;她在大觀園聚眾賭博失盜、繡春囊事件敗露抄檢時都及時撤離,遠遠規避,她知道自己是相對安全的。

她早就棲身紅塵俗事中,早早撐起薛家的商業運轉,早就洞察了人情冷暖,早就學會了世故圓滑。這些都是她在別人眼中的隨分從時,行為豁達。

“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天”,這種對未來的期待,對美好的嚮往,以及那種灑脫的精神確實鼓舞人心。縱是樂觀,那無根的柳絮飄上青雲又能怎麼樣呢?能永遠地留在空中嗎?我們自會想到,其結局無非還是“隨流水,委芳塵”!想到此,我也不免為她心痛:想她這般地積極入世,這般地努力作為,這般的委屈自己,深藏自己,到頭來還不是“縱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還不是一場水中月鏡中花?

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03

這看似性格迥異,思想對立的兩個人,其實一直在詩才中較量著。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釵黛一人一首應制詩被元春稱讚為“與別人不同”。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限韻詠白海棠,論風流別致自是瀟湘,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寶釵佔了上風。夜擬菊花題,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都是黛玉詩,題目新,立意新,自然奪魁。至此,兩人在詩才上以戰成了平手。

釵黛的兩首柳絮詞,均在柳我之間變換著。由物我兩忘,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這不著邊際,看不出是寫柳還是諷世,即王國維所說的“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

黛玉借柳之口吻寫儘自己內心無人傾吐的肺腑之言,似是有我之境,但詞中又隻字未提自己,也便做到了無我之境。傷心人作傷心詞,傷心詞襯傷心人,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妙境。

寶釵自信滿滿,中上闕寫柳,下闋寫自己,做到了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完美統一,最終被推舉為第一。

對於她們兩個人在詩詞較量中的伯仲之分,釵黛之間從未有過爭辯,因為黛玉在真我中忘俗,而寶釵在世俗中忘我。

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04

我們不妨上升到哲學宗教的高度來看釵黛。參禪之前,人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時,人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之後,人們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釵黛都達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

記得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謎家政悲讖語》中,因聽戲文寶玉與湘雲、黛玉之間鬧得不愉快,自己苦惱閉門不出寫了一首偈子“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他自以為悟了,結果被黛玉接了句“無立足境,方是乾淨”,接著寶釵遂講了六祖慧能接神秀的偈子,高下對比了然。寶玉感慨:“原來她們比我的知覺在先”!

黛玉的美貴在真。在人際關係中,她任性、率真、清高孤傲,這是一種美,美在能夠較多的保存自我。

寶釵的美貴在通達。在人際關係中,她律己、安靜、寬和,這也是一種美,美在能更多的容納體諒別人。

前者失了人脈,後者失了真我。其實釵黛雖是對立的存在,卻又是人們追求的完美統一。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餘音》中寶釵審黛玉,之後深情吐露心聲,說“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丟開了。”一番心聲道盡了寶釵與世俗和解的因由。至此釵黛融合,寶玉直納悶“何時孟光接了梁鴻案”?

釵與黛,其實是我們精神追求與現實生存狀態的兩種存在。黛玉是精神的,寶釵是現實的。誰不想做自己,活自我?誰不想著任性瀟灑的過一生?在夜深人靜的時光深處,在心靈的自我空間裡,誰沒有過黛玉般的傷情與困惑;誰沒有過黛玉般的堅持與吶喊;誰沒有黛玉的清高與孤傲!可是現實殘酷,一路的走來,我們都丟開了一些東西,比如真實的自己、比如謊言、比如討好、比如委曲求全、比如不甘。再比如內心的需求卻不是外在的表現;壓抑內心的火熱現出冷硬的外表;藏起內心的厭惡笑臉面對黑暗或者醜陋。

釵黛柳絮詞欣賞:一樣柳絮別樣情

05

堅持自己的,早早把生命走到了盡頭;藏起自己的,懷揣著美好的祈願一步步走得疲憊,到頭來亦是煙消雲散一場夢。正如三國時期的蜀國,因為堅持不與士大夫和解,所以最早滅亡;魏國委曲求全早早與士大夫和解,第二個走向滅亡,也沒有逃開歷史的命運之網;吳國亦進亦退中得以喘息延存,但是最終還是歸於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勢中,隨了滾滾長江東逝水。

祈願世間女子釵黛合一,既保有精神的高潔與獨立,又能於世俗紅塵中安身立命。祈願紅塵中人熱愛紅塵,真我出塵,不負真情,不枉此生。


個人簡介:李清雲,筆名溫暖。帶著溫度筆尖向暖。看花開葉落,白露霜雪,記取春去秋來的因果,享這一程晨昏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