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不了的家:小伙痛哭,我该怎么办?

前两天看了一则新闻:《打工小伙为回家放弃三薪车站痛苦》

春节回不了的家:小伙痛哭,我该怎么办?

打工小伙,三年春节未归,今年下定决心辞掉春节三薪的工作,但事与愿违,没赶上车,又丢掉工作。在车站痛哭不已。

这样的新闻难免令人心酸而心疼,而我想的最多的是他有没有结婚。

如果他未婚,他的父母定也双鬓斑白。三年春节未见儿子的身影,想必也经常以泪洗面。

如果他已婚,他的妻子和孩子,这三年春节是怎么度过的。一个留守女人在家里满怀欣喜的张罗着年夜饭,当听到他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心里是有多沮丧。

春节本是举国欢庆,全家团聚的日子,有多少人过成了形单影只。

而这样的新闻又屡见不鲜,比如《他们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对不起,今年春节,我不能回家了……》、《今年,我不回家过年》等等,在中国的某个角落,他们多少次守望着回家的路。

春节回不了的家:小伙痛哭,我该怎么办?

作为留守的家属,日日夜夜的盼着亲人归来,也许他是父亲,儿子,老公。

曾经,我也有所期盼,而我是盼着父亲的归来。

在我印象中,老爸每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才能放假,每年进入腊月二十之后,老爸总是会说,就这两天就回去。

这两天真长,好多次这两天才能回来。

而购买年货的重责只能落在老妈头上。

而老家,又不像生活在城里,出门随时买买买,总要赶上逢集有会,才能置办年货。

接下来烹炸煎炒蒸.....

每年如此,但每年老爸回来的那一天,最开心。因为妈妈的笑容多了,家也就幸福了。

为了生活,为了下一代成长,很多人同我老爸一样,努力着,奋斗着,艰辛的奔波着。

在家人面前,他们又表现的云淡风轻,让我们相信生活的路上不只有苦,还有甜,会有一天甜到心里。

柴静在《看见》里曾说: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生活在他乡,心仍要心怀希望,那颗努力向上的心才不会被辜负。

一名网友说: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他乡容不下灵魂。故里安不下肉体。

这种肉体和梦想不能合二为一的纠结,只有生活在异乡的同胞们,才能更有感触,才能在我们每个人奋斗的岁月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回家难,不回家的更难。

昨天下午带麦子去逛街,虽然已是腊月二十九,路上车辆还是很拥挤,在大卫城足足堵了一个小时。

麦子看着车外眼花缭乱的招牌,站在我腿上兴奋的直蹿。

这个点还是有很多店在营业,有自家经营的小店,有连锁店,直营店。有些行业有些特殊岗位,不辞辛苦,仍在为大家服务着。比如医生,军人,超市人员,保安,以及扫大街的大爷大婶们。

对,还有一些商场店铺。年底,给双方父母各买了件衣服,但又怕他们没上身试穿不合适,特地问了句,他们什么时候放假,我好拿过来调换。

店铺的小美女说:“春节我们不放假,什么时间过来都行,我们一直都在”。

我们一直都在,好暖心。

可能还有一些岗位,我并不了解,没有写到。但我相信他们的服务于别人,给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想生活的更好一点,那怕一点点。

愿此刻我们回家的路不在拥挤,愿我们每家的年夜饭没有家人缺席,愿我们重新再为自己打气,狗年继续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