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 eWTP 是個什麼東西?

馬雲的 eWTP 是個什麼東西?

日前,在博鰲論壇上的午餐會上,馬雲首次在重要場合提出 eWTP,引發廣泛關注。馬雲在午餐會上提到 eWTP 要幫助年輕人,要幫助中小企業,共享發展的成果,如果政府不去推動,那麼阿里巴巴就去推動。

WTO 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過去這十多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與 WTO 密切相關,而 eWTP 是個什麼鬼呢?馬雲在博鰲提出來 eWTP 意義何在呢?

一、並非突發奇想

實際上,這個 eWTP 這個詞雖然是新的,但是概念馬雲去年就提出來了。

2015 年 1 月,他在達沃斯論壇上說:……因此我就在想,我們什麼時候能幫到全球的中小企業?如果我們能幫助挪威的企業把產品賣到阿根廷,而阿根廷的消費者可以在網上購買來自瑞士的產品。我的設想就是類似電子 WTO(eWTO)。

到了 2016 年,馬雲思考的更加深入,O 是英文組織的首字母,而一個組織去推動國際貿易,在 WTO 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爭吵,美國搞的 TPP 又準備繞開 WTO。所以馬雲這次用了 eWTP,P 是 Platform,平臺。意思是,未來世界應該為中小企業建立一個做跨境貿易的平臺,讓世界各國的人隨時能買到全世界各地的東西。而中國,則要成為一個「互聯網上的國家”。

二、為什麼要搞 eWTP?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WTO 驅動著全球貿易與投資,中國也藉助 WTO 實現經濟的騰飛。然而,WTO 如今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爭吵。在全球範圍內達成一個統一的貿易協定越來越難。

雙邊或區域性的貿易協定開始越來越多,美國搞的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和 TI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把中國排除在世界經濟大循環之外。馬雲作為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對此必然是焦慮的。

中國國內的市場,阿里已經佔有統治地位,下一步的擴展就是國際化。所謂海淘只是第一步,讓中國消費者購買海外優質商品。而未來阿里巴巴和淘寶是準備國際化的,讓全球所有用戶可以通過阿里的平臺購買任何想要的產品。

這個時候來了一個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貿易協定,對阿里的發展自然是一個大阻礙,所以阿里要打破這個阻礙,就不能依靠傳統的WTO體系,轉而另闢蹊徑,這就是 eWTP。

三、馬雲想要獲得什麼?

在建設 eWTP 上,馬雲將沿襲其在國內電子商務的思路,從網絡、物流、金融三方面來作全球化的佈局。

在網絡方面,其實阿里巴巴已經做了很多工作。速賣通、淘寶海外、天貓國際、淘寶全球購、1688 進口貨源平臺……,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所謂國際化,無非是把本土已經成功的系統複製一份,然後做好與各地本土的結合。小心應對各地的本土競爭對手。

除了有「牆”的國家,互聯網企業複製業務是沒有困難的。而世界上有「牆”的國家並不多,這不是大問題。

在物流方面,阿里很早就搞菜鳥網絡,正在集成越來越多的國際物流服務商,準備打造一個全球物流骨幹網,而阿里的合作伙伴們也正在建立全球的物流網絡,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再到鄉村的物流網絡也是可以建立的,雖然這個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在金融方面,螞蟻金服實際上已經有豐富經驗。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工具可以輕鬆解決貿易的支付問題。國際化無非是多了一層匯率計算。這對阿里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未來支付寶滲入全球並沒有太大難度。

就是說,在馬雲的夢想中,未來全球貿易都是基於阿里巴巴平臺的,一箇中國人可以在阿里巴巴平臺上向法國酒莊訂購紅酒,向阿根廷農場主訂購新鮮牛肉,用支付寶支付,通過菜鳥網絡運輸。而阿里巴巴平臺從中獲取利益。國際貿易就像國內貿易一樣方便。任何人有網絡,有一臺PC或者手機就可以開店,任何人有一個地址,有一部手機,有一個帳號就可以購物。而阿里巴巴是幕後所有一切的控制者。

四、馬雲能如願嗎?

按照馬雲的說法,是不管政府同意不同意,阿里先做了再說。這個很有馬雲的風格,從淘寶到支付寶,馬雲都是先上車後買票的。

在 eWTP 上,馬雲也準備如此,先把三個網絡建立起來,把貿易流通起來,遇到監管繞開,等到規模做大,政府自然會讓阿里補票的。

不過,世界不是中國,在中國,馬雲的朋友可以幫助馬雲遊走於政策邊緣。而在世界上,馬雲還有那麼多朋友嗎?一個新的平臺涉及到巨大的利益轉換,在中國,商業店鋪的出租著無法反制阿里巴巴,而在國外,既得利益集團會讓馬雲侵害他們的利益嗎?

eWTP 看上去很美,而從夢想到現實恐怕還很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