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上次说了陈郡谢氏的故事,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陈郡谢氏最有名气,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的故事,他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认识的——谢安。

谢安,出生于公元320年,字安石(和王安石的名相同),陈俊阳夏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郡谢氏。父亲是谢裒。

谢裒一生没啥大的成就,唯一值得炫耀下的,就是跟对了老大,使得他和他整个家族都风光无限,掀起了谢氏的辉煌起点。谢裒在西晋时期以才华出众闻名,于是被琅琊王司马睿看中,自然而然的,他就做了司马睿家里的一个掾吏(就是办理文书的职员)。(图:谢安)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可以说这真是上天眷顾了,有时候一个看中真的会改变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谢裒跟老大不久,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继发生,北方彻底乱成一锅粥。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南逃江南,谢裒也决定,举家搬迁,跟随老大,永远紧密团结在伟大光明正确的司马睿领导的身边。于是谢氏就南迁江浙一带,谢裒被司马睿封为参军。

南下江南后的谢裒作为首批支持司马睿的人士,自然而然的,谢氏就成为南下后的一批贵族。

父亲攀上了高枝,所以谢安一出生,就是名门贵族,虽然只是普通的小贵族,但也有了接触上层的资本了,以后的道路,只要不犯大错,那世代为官就是板上钉钉子的事了。

谢安从小十分聪明,四岁的时候,桓彝(桓温老爸)来他家里做客,一眼就看上了这位小孩子,说他明清木秀,神态明达,日后肯定是大名人,名气不会比那位东晋第一名士王承(这是太原王氏,跟王导他们不是同一支)差。可能名人的故事都是那么神似的,当年桓温刚出生,温峤就说他不一般,而谢安也是如此,得到了桓彝的赞赏(长得好看,那绝对的就是畅行社会所有道路的,人家看你一眼就喜欢你,之后的道路就不用说了)。

谢安性情是十分温和的,不是很爱说话,平时听话乖巧,四岁被桓彝看中后,他的老哥谢奕(谢玄父亲)也十分喜爱他,平时上班啥的都带着他。谢奕当时在剡县当县令,一天带着谢安上班,刚好碰到一个老头犯法被抓了,于是谢奕就让谢安坐在一旁听他审案。谢奕为人好酒,看着这位老头子也一把年纪了,打得不也骂不得,于是就拿出几瓶酒,说只要你喝完了,我就当你没罪,你就可以走了。(图:谢奕)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老头子见喝完就可以走,当然咕咚咕咚喝了,哗哗的。结果没几下,老头就脸红耳赤的喝不下了。谢奕看老头子醉酒的样子怪可笑,于是就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还一边让老头子继续喝。

晋朝社会那是以孝治天下的,孝顺老人这个也是谢氏的传统家训,现在谢奕拿老头子开心,那的确有点有违社会风气,在一旁听案的小谢安也坐不住了。于是小谢安就站起来打断了谢奕,对谢奕说:兄长,老头子也是值得尊敬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谢奕被这突然的话语惊住了,想不到谢安小小年纪的,还很清楚谢氏家训,也对国家方针了然于心,实在难得,本来自己也就是小小惩罚下老头的,犯法了惩罚也是正常,现在既然酒也喝了,笑也笑了,那就这样吧。所以听了谢安的劝告,谢奕就就坡下驴,说你是想放了他吧,那好吧,我就放了他。于是就释放了老头子。

出身名门又被人称赞,那是多少人几辈子烧香求佛祈祷都盼不到的,那往后日子绝对的就是高官厚禄,风光无限的。一般人如果出身名门又被高官看中,肯定就是积极往高的走,攀高枝都要攀,现在人家主动看好,还用说吗,狠命的就是上,给家族争光,为自己争取。但是谢安偏偏就不这样想,他反而觉得出生名门得到官做是君子所不耻的,不应该这样。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谢安他真心想做的,就是做一名学者,到处结交名人,游山玩水,交流学书心得。所以谢安从小就对玄学书法音乐有研究,还写得一手好行书。

人怕出名猪怕壮,谢安出身名门又有才华,那自然就有一堆人叫他出去做官,什么王导、王濛啊,都十分器重他,纷纷叫他入朝为官,给朝廷发光发热。一次,王濛和谢安交谈后,极度称赞谢安,说他日后绝对可以做大官,地位会咄咄逼人。

无路可退的谢安没办法,使出了人生的绝招。为了不担任官职,谢安毅然选择,抛弃贵族生活,隐居深山,过隐士生活。

可以说谢安这招真的够狠的,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天真!老子不呆了,隐居。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谢安说走就走,躲在了会稽郡的东山隐居,过上了隐士生活。

这下谢安可以说找到了人生乐趣了,无忧无虑的他每天出门打打鱼,砍砍柴,唱唱歌,没事就去寺庙和僧人交流心得,说说哲学思想,谈谈八卦,什么东村王姑娘出轨,西村张大爷砍人,南村的土狗生了五只狗崽,北村的猪肉佬用注水猪肉,什么都说。日子那过得叫惬意,就是嗨森。

也就在这段隐居岁月里,谢安结交了当时文坛上的一批名人,什么王羲之、许洵、支道林的,都在这段时间和谢安混的不错,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和谢安等人去游玩时写的。谢安的文学成就也多在这段日子修炼的。

六朝时期的社会弥漫着一股远离政治,远离世俗的风气,大伙对那些隐居的名人,玄学的大家,都十分推崇。谢安隐居,不单只没有让他销声匿迹被社会遗忘,反而被更多人供着,被奉为偶像。像庾冰这位庾氏名人就十分仰慕谢安,隔三差五就派人找谢安,逼着谢安去当官。每次只要遭到谢安拒绝,就在当地搞破坏,乱砍乱伐,捕杀珍稀动物啥的,搞得东山这里鸡犬不宁,一片狼藉。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一些举荐他的人发现被拒绝了,就感觉很没面子,于是对谢安由爱转恨,说他不出来当官,就对他终身禁锢,不能给他机会,看他怎么办。结果谢安非但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开心,从此在各处游山玩水,完全不在乎。

谢安游山玩水的生活十分惬意,当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话说一次谢安去游玩临安山,一路艰辛爬到了一个山洞里,气喘吁吁的谢安看着山洞十分壮观,就坐在山洞里,面对着对面的深谷,内心突发感慨道:这样的情致和当年的伯夷(当年殷商末年的名士,不肯为周朝官员,逃遁深山,最后饿死山林,十分有气节)有什么不一样呢?心里十分向往伯夷的那种不为官的志向。

谢安和孙绰等人一次闲来无事,于是就泛舟出海,想着探险一番。结果船出海没多久,那是风云变色,狂风四起啊。大风卷起的浪几丈高,小船晃来晃去十分吓人。跟着谢安出海的人个个吓得脸都青了,抱着船柱、躲在角落、哭爹喊娘的。唯独谢安一人镇定自若,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打节奏,十分淡定。船夫见谢安这样,于是也淡然泛舟。再走了一段后,大风刮的更加凶狠了,谢安这才慢条斯理地说:如此大风我们应该怎样返航呢?船夫见状,心领神会,于是就掉头返航,最后安全回到了岸边。大伙上岸后都十分佩服谢安的风度,对他仰慕更加大了。

六朝兴废事69——安石就应该藏起来

谢安过着隐居生活,他的妻子刘氏(清谈大师刘惔的妹妹)就有点不明白了,于是就问谢安:你们家的其他兄弟都入仕为官,地位显赫的,难道你就不想要荣华富贵吗?谢安看出了妻子的心意,知道她也想过有钱有权人的生活,于是就低声对她说:我觉得我避免不了会荣华富贵(这句话透露出,谢安还是想入仕的,这只不过是吊高来卖了)。

谢安隐居一直隐居到他四十多岁,当时社会的人为了盼谢安出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就是说他不出山为官,百姓将怎么办。后来北宋时期的大名人王安石,和谢安的字一样,大伙也把这句话放在了王安石身上,但是王安石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安石不出,奈苍生何,安石一出,苍生奈何。

谢安的隐居生活过的十分开心,但陈郡谢氏的命运在这时却遭遇了重大挫折,让谢安不得不考虑拯救谢氏的前途了,用会稽王司马昱对他的评论来说就是:安石可以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

那么谢氏的危机是啥呢?谢安到底会不会出来为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