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受歡迎崗位:每天吃喝玩樂還能月入過萬!

每次朋友換工作問我意見,我都會說,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唄。

得到的回覆總是:我就喜歡吃喝玩樂,還能高薪!

要是以前的我,一定啪啪啪三個耳光過去打醒他。現在呢?當然會勸他:去幹美食文案吧!保證你幹完之後會胖到你媽媽都不認識!畢竟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成為美食文案的心有了,卻不會寫文案?好了你可以繼續往下看了。


當初來到這座小城,用了1個月的時間篩選工作,最終選擇在一家創業公司做美食文案。面試的其他公司,薪資待遇雖然沒法和深圳媲美,但至少也有3000+,勉強能夠維持生計。而我選擇的那家,工資只有1200。

每個月房租1500,吃飯1000,加上買生活用品…完全靠著在深圳攢下的一點點積蓄,在生活的洪流中苟延殘喘。

1年時間,我見證著它從0粉絲到粉絲過數萬,再到後來擠進當地美食號前三甲,從自己上門拉客戶,到形成口碑後客戶主動找上門,從粉絲在後臺留言“寫的都是什麼鬼”,到後來的“我就喜歡你們的文風”。我知道,我們成功了。

在分享美食文案寫作技巧前,我希望你們能知道2點:

1.任何平臺都有可能過時,但好的內容永遠不會;

2.不要以掙錢為目的去寫任何東西;

本年度最受歡迎崗位:每天吃喝玩樂還能月入過萬!

【標題】

本年度最受歡迎崗位:每天吃喝玩樂還能月入過萬!

標題字數效果對比

起標題的唯一目的:吸引讀者點擊閱讀

那麼,什麼樣的標題,讀者才會點開呢?

一、養粉階段:

開卷有益:要麼有趣(情感),要麼有用(工具)。

1.簡潔易懂:

栗子:築在花房裡的法國餐廳;直截了當的告訴讀者,文章介紹的主體。點出環境(花房),店鋪屬性(是一家法國餐廳)

2.有畫面感:

栗子1:薯條變了,又矮又胖沒番茄醬;通過對產品外觀的描寫——顏色、形態等,讀者可以很直接的聯想到實物,更具有吸引力。

這裡的畫面感,除了實物,還有場景。

栗子2:“隔著千山萬水,都能聞到家裡的湯湯水水”;這時候就是一千個讀者,一千種場景了。尤其對於出門在外的遊子來說,更有感觸。

3.有反差,有對比:

栗子:這家專門賣茶的店裡,最受歡迎的卻是麵包;對比產生反差,更容易引發讀者的好奇心——為什麼專門賣茶的店,最受歡迎的卻是麵包?另一方面,不僅告訴了你這家店是幹什麼的(賣茶),還給你推薦了店裡最值得買的(麵包),這個標題可以說非常有用了!

4.巧用數字:

栗子:20年只賣這1碗,衚衕裡的老北京時光;用數字,一方面,表達更為直接,另一方面,表現力更強,容易產生視覺震撼,如“中國首座跨國大橋,總長度56700000米”。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數字,儘量用阿拉伯數字——貳零壹貳年叄月肆日,和2012年3月4日,哪個更清晰?明顯是後者。

我們的目的,其實就是便利閱讀者,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有價值的內容,這點在標題和正文中都適用。尤其是標題,標題“有用”,讀者才會有點擊閱讀的衝動。

二、提升流量階段:

小眾生活,大眾情感。

1.引發共鳴(情感/痛點):

栗子:外賣可以吃一輩子,食堂只能吃這幾年

學校(例子中的“食堂”)、愛情、家人…是永恆的大眾話題(情感),想要引發共鳴,以這些大眾話題入手,基本無雷區。

之前比較火的“尋夢環遊記”,幾乎沒有做過宣傳,完全是口碑式爆發。如果要分析這部電影為什麼火,可能有很多原因——大導演李·昂克里奇、幾乎完美的配色、音樂等等。

但是不可否認,它能輕而易舉的調動觀影者的情緒,靠的就是“大眾選材”——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親人、朋友、愛人離世的悲慟,所以更能夠感同身受。

2.借人,借物,借地:

栗子:在武漢,有一種市井味叫三眼橋;

這個標題幾乎是個萬能標題,可以無限套用,且百試百靈,比如:

在成都,有一種市井味叫串串;

在90後心中,有一種青春叫《我為歌狂》…

此類標題切忌“自嗨”,一個人叫情緒,一群人才叫情懷。這裡的“人、物、地名”都指代一個群體,太過小眾的“人、物、地”,很難引發大眾高潮。

3.大眾話題:

栗子:擁有五層食堂的京東,員工吃什麼?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每天都在買的淘寶,食堂怎麼樣?”這些文章的點擊量基本都在10W+,先不看內容究竟如何,光看標題,之所以能夠吸引大多數讀者點擊閱讀的原因大致有2點:

第一,京東、淘寶,和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的對於這些公司是有印象的。那麼這些員工究竟吃什麼,食堂怎麼樣,大眾會有一定的好奇心。

第二,除卻大部分看客,還有一半的閱讀量,大概來自這些公司的員工/周圍有在這些公司工作的朋友等等。

說到底就是用一個大眾的話題,圈住了各個渠道的流量。

4.借熱點:

栗子:《我的前半生》裡的醬子居酒屋,成都也有一家;

這點和前一點大致相同,“我的前半生”本就是一個大眾的電視劇,就算沒看過,各個網站鋪天蓋地的廣告應該也見了不少,所以這部劇也算是容易引起大眾圍觀的一個話題。


在文章的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雖然都是美食類文案,但是也分為多種類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故事型和產品型。

根據類型的不同,在起標題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點:

一、故事型文案標題:

栗子1:濰坊70歲老人,50來只做了一件事。

栗子2:四個農村小夥,將廢棄廠房改造成了時尚轟趴館。

通過上面2個栗子,可以得出一個萬能公式:

故事型標題=人物+事件

栗子1=【老人】+【一件事】

栗子2=【農村小夥】+【改造轟趴館】

這也是故事型文案最長用的標題類型。

在此基礎上,再套用前面提到的起標題技巧,就可以輕易起一個不錯的標題,比如栗子1用了數字,栗子2用了對比形成反差。

需要注意的是:

1.人物不一定要指明“一個女人、老人、小孩”,也可以用“他、她”代替;

2.事件可以是直接點題(案例二),也可以是保留懸念(案例一:一件事,是什麼事?)

二、產品型文案標題:

栗子1:用日料的性冷淡,給味蕾做個減法

栗子2: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

萬能公式:

產品型標題:產品+特點

栗子1=【日料】+【原味】

栗子2=【梅子湯】+【冰的】

這裡的兩個例子都是直接點題,性冷淡風的日料和夏天(加冰)的梅子湯,點題,是產品型文案最常用的標題。

點題,除了直接點出產品名稱(梅子湯、日料),還有多種方式。如指代關係:京城冬日的冷,只有這口銅鍋能化解(銅鍋,指老北京銅火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之後會陸續更新【開頭引子】、【正文】、【結尾】的寫作技巧,喜歡的寶寶們可以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