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数据来看,联想被骂“卖国贼”到底冤不冤

联想再一次深陷旋涡,烈度远超当年IBM和摩托收购案,并且一桩接着一桩。

就在5G投票事件和“美帝良心”电脑价差的舆论乌云逐步散去之时,关于联想投票反对预装国产操作系统的新闻再次将联想拉回聚光灯下。而商界100位企业家公开为老大哥柳传志站台,更是成为所有事件中一个娱乐边角料,不但没有化解网络质疑,反而遭到更猛烈的批评。

或许网络都还沉浸在喧嚣的情绪中,联想的财报发布后,即使巨亏1.89亿美元,也没太多人关注。字头社梳理了联想近5个财年的财报,我们可以可以从中看到,联想被“骂”到底冤不冤。

PC占比重回70%

2017/2018年全财年,集团收入454亿元,同比上涨5.38%。财报发布后,没有被喷,这项指标可能起了很大作用。

看看近几年的收入数据,2016年/2017年,收入430亿美元,同比降4.2%。2015/2016财年,收入449亿美元,同比降3%;再往前两年,2014/2015年,是联想收入顶峰,达到463亿元,同比增长20%,但是当年的统计口径包含了摩托罗拉5个月和System两个季度的数据。2013年/2014年,联想的收入还未进入400亿美元俱乐部,只有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联想五年来,即使加上收购的摩托罗拉等资产,其收入也徘徊在人民币2800亿元左右。而看看近五年来华为的收入,分别为2390亿元、2882亿元、3950亿元、5216亿元、6000亿元,2018年更是预计达到6559亿元。也就是说,从2014年华为追平联想后,收入一路飙升。

再看利润,联想2013/2014年至2017/2018财年分别为盈利8.17美元(52亿人民币)、8.29美元(53亿人民币)、亏损1.28亿元、盈利5.35亿美元(34亿人民币)、亏损1.89亿美元。杨元庆对此次亏损的解释是,美国税率调整影响,4亿美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次非现金扣减,即使算上这部分,盈利也在2亿多美元(14亿人民币左右)。

而华为近三年的利润(只看营收超过联想的这三年),2015年369亿元人民币,2016年370亿元人民币,2017年利润475亿元人民币。

作为企业,营收和利润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在把联想和华为放在一起比较时,的确高下立判。当然这样的比较也并不严谨,比如华为的统计时间为一个自然年,业务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两家公司所处行业类似,利润率也不相上下(均在10%上下),因此如此大的差距,没办法用这些小差异来就能封住悠悠之口。

这次财报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联想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的营收占比再次回到70%以上至71%。而2016/2017和2015/2016两个财年,曾一度降至70%以下。这说明,联想的其它两大业务,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依然处于转型期,两年来占比持续下降,对集团整体业务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起到作用。

这让社长想到了联想被踢出恒指的事儿,一方面有业绩承压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恐怕对其看不到未来有更大的关系。无论A股还是港股,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和交易预期,已经不只是短期的业绩了,包括唯业绩论的华尔街,都开始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我们可以看看无论腾讯、阿里,还是网易,这些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收入结构都在优化,在收入方面,避免单一业务占比过高,而培育越来越多新的业务增长点。

反观联想,依然在死守PC这一夕阳产业,即使做到全球第一,但增长空间已看见天花板。虽然杨元庆一直在寻找出路,让市场给予时间,这个时间也有点太长了。并且,PC的毛利正在经历三连跌,近三年毛利分别下跌1%、7.8%、0.6%。另两大业务,移动因错失智能手机红利期,几乎没有希望了,并且这期财报显示,手机业务还处于亏损状态;而数据中心向解决方案转型,现在从收入来看,也无法贡献太多业绩。

而华为,在主业保持增长的同时,手机等移动端业务也杀出一条血路,成果中国手机品牌NO.1.

研发是短板

关于研发,很多人拿华为来比,杨元庆还不服气,但是从产业角度来看,没有哪家科技企业认为研发不重要。有新闻报道,联想十年研发投入不及华为一年。

如果说拿联想和华为比不公平,那么我们来看看联想经常对标的企业惠普。因为联想财报并非对这项数据披露的那么充分,因此我们选用《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据,在2006—2015年,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而此次财报披露,去年的投入占比有所增长至2.8%。

再来看看惠普近几年披露的一部分数据,201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3.1%,2016年占比为4.2%,同样高于联想同期。同处PC行业,惠普的研发也不断深入上游,比如超级计算机芯片。这正如华为做手机,不仅做设备,并且切入芯片领域,推出海思。包括此次引发联想舆论危机的5G标准方面,华为也开始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而联想,其企业的发展基本还停留在销售驱动方面。

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看喧闹的背后,联想到底有没有问题。

从财报数据来看,联想被骂“卖国贼”到底冤不冤

请输入图片描述

文章最后,八卦一下。

在这轮风波中,柳传志走向前台,以檄文的方式维护联想,但这种方式本身就不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方式,像联想这家老态龙钟的企业一样,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了。

在刘强东、马云等声称不拿工资、降薪的同时,杨元庆一年1个多亿的巨薪,却带着联想走向了京东和阿里的反面。

此轮舆论危机中,很多人替联想说话,投票是基于商业行为,PC国内价格高国外价格低是汇率、市场环境所致。单独来看,这些都没错。不知道这些声音是真的搞不清楚联想被喷的原因,还是装糊涂。一家一直高扬民族产业旗帜的企业,就必须在同一标准下被审视,不能在民族有利自己时说自己是民族产业代表,在商业对自己有利时,就说这是企业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