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近日偶得一宝书,《中国历届评酒会资料汇编》1991年11月出版,定价只有6.1元,但成交价让人心塞。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国家级评比。第五届评酒会结束两年后的1991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出版了这本最早最权威的《中国历届评酒会资料汇编》一书,这也是全中国唯一获得官方认可的白酒权威评级。

仔细翻阅本书,外加度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忍不住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问题当然是,为什么要举办评酒会?

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举行一场由“国家力量”推动的“首届全国评酒会”,可见酒对中国之重要性。为什么评名酒?除了“军队”、“国宴”、“外交”、“文化”等重要领域之外,建国初期,“朝鲜战争”、“中苏关系恶化”等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并不太平,国家曾把白酒上升到“战略物资”的高度。1956年,周恩来总理组织制订的《1956-1967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合理利用食品中的糖、酒、油料等资源及改进加工方法的研究”,本质也就是“少耗粮、多出酒、出好酒”。酒,那时候被冠以一个雷人的名称:“精神原子弹”。而首届“全国评酒会”正是在“国家战略需要”的大背景下启动诞生的。

第一届评酒会(1952,北京)故事不多,简单介绍一下:

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酿酒工业尚处于整顿恢复阶段,对酒类的生产是由国家专卖局进行管理,“全国评酒会”之前收集了全国的白酒、黄酒、果酒、葡萄酒的酒样103种。由北京试验厂(现北京酿酒总厂)研究室进行了化验分析,并向会议推荐了八种酒。根据分析结果和推荐意见,最终将八种酒命名为我国的“八大名酒”,分别是白酒4个(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葡萄酒3个:“中国红(红玫瑰)”、“味美思”、“金奖白兰地”;黄酒1个:“绍兴加饭酒”。如图: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当时,“评酒会”确定的四条入选条件是:1、品德优良,并符合高级酒类标准及卫生指标;2、在国内获得好评,并为全国大部分人所欢迎;3、历史悠久,还在全国有销售市场;4、制造方法特殊,具有地方特色,它难以仿制。

事实上,这8大名酒当时在国内外已经很有名望。由于建国初期各种准备工作和条件较差,“首评”并没有科学、规范、精细的具体统一标准,确立的四个“入选条件”显得模糊、宏观、空洞,设置的奖项也不多。但是,在当时的“特殊国情”下,评选的透明度较今天更为公开化,这些条件也相当具有“高尚性”、标杆性、权威性和说服力,而且又是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签批,从级别上来说,“首评”有些类似“总统质量奖”。

“四大名酒”作为白酒中的元老,其独树一帜的酿造工艺、传承创新的科研技术、悠久高贵的历史文化等具有“不可复制性”。

后来,轻工部对“首届评酒会”进行了反思,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色、香、味、格”的四大“感观评审”标准,这种鉴评方法因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性,成为任何化验分析均无法取代的一种重要质量鉴评手段,“格”不仅仅强调了酒体风格,还有另一层意思:不拘一“格”发现优秀名酒之个性。

专家们的这一“反思”,带来了第二届评酒会上的好故事。

第二届评酒会(1963,北京)多读书、多看报

——“总理,您不是用最好的酒来招待大家”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率陈毅、孔原、黄镇、童小鹏、乔冠华等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访问,时间长达72天。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大公报于1964年2月17日报道了第二届评酒会的评比结果。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当时资讯不发达,总理并不知道评酒结果。。。

五粮液第一,茅台第五,还有。。。。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总理回来就点名儿让轻工部部长把评酒的事儿给解释一下。

当时主持评酒的周恒刚也觉得这个篓子捅大了, 在轻工系统所属的白酒厂里面,轻工业部最关心的是茅台酒和汾酒(当时四川酒归商业部管)。建国以来,汾酒历来是白酒老大,产量、利税都是。茅台酒产量小,还连续亏损。但是它又是中央要求一定要保障供应、保证质量的唯一一个酒。

中国外交宴请席面上常备“三酒”......

绍兴黄酒大部分外宾不习惯,长城葡萄酒大部分外宾不屑,茅台酒称为中国酒的代表,总是被隆重推荐。

请英国首相艾登时,周恩来总理仔细介绍,说茅台酒是中国最好的酒,喝多了,不上头。

出了惊动周总理这么大事,怎么办呢?

轻工部极度重视,当时的评委们反复对酒样进行了盲评,结果还是一样,轻工部曹鲁副部长又带了几个专家、酿酒处的干部,从百货大楼买了几瓶茅台,对比茅台酒反复比对,结论茅台果真是质量下降了。

轻工部长找周恒刚谈话研究,然后给周总理写报告,两个人起草了一夜,写了三页纸。递上去了,一周之后周总理的秘书通知部长。让把这个报告取回来,取回来一看周总理把周恒刚的名字用红笔画了一个圈儿,下面还重重画了两道横杠,说这个人把茅台酒评下去,就派他去把质量搞上去。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由此,促成了在中国白酒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及推进作用的“两期茅台试点”。

茅台在特定时期为追求短期效益,而擅改工艺规程,导致质量波动只是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第二届评酒会并没有将白酒按香型进行分组进行品评,评委按酒的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其实也就是说,“香气越重,分数越高”浓香型大获全胜也就是必然。

那么为什么不按香型分组呢?答案很简单,“香型”这个大宝贝儿,还没出生那。

第三届评酒会(1979,大连)“香型”诞生记、西凤投错胎

第三届评酒会于1979年在大连召开,在充分总结往届评酒会的成败得失之后,白酒的评比将依据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为大曲酱香、浓香、清香,麸曲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它香型及液态,低度等组。

评分办法是按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格(即风格占15分)四项计分,总计满分为100分。

这次评酒会还确定了白酒香型的风格特点,统一了打分标准。至此,“香型”赶上了70后的尾巴,来到了世人面前。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评选结果各方满意(图),除了。。。。。。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眼尖的朋友们发现西凤酒已经从“名酒”变成了“优质酒”,这也是“老四大名酒”中唯一一个未能在五次评酒会中保全金身的老牌名酒。

虽然在老陕眼中,在饭店点一份“优质”羊肉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每碗要比“普通”羊肉泡贵十几块钱),但在前两届都被评为全国名酒的西凤酒,“沦为”优质实在是无法接受。在计划经济时代,丢失这项国家荣誉,可是件天大的事情。

凤凰落地,不仅西凤人蒙了,在全省都引起了震动。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马文瑞批示,省上有关部门专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厂区……

厂内深入调查、厂外走访专家,终于,凤凰落地的主因找到了。原来,为了追求产能,西凤酒缩短了发酵期,同时尝试一些新工艺。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西凤酒的“香型”。

西凤酒产地居于中国南北之间,香型风格也介于清香型与浓香型之间。因此,它的香型并不属于前文提到过的任何一种,而是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酽、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饮后回甘、味久弥芳、诸味协调”,兼有清香、浓香的一种特殊香型,却被放在“清香型”中参评。在我看来,清香型酒的第一条特征“清香纯正”,西凤都还夹杂着点浓香的影子,那还怎么可能得高分,用专家的话说是“投错了娘胎”,导致在本次评比中败下阵来。

这段插曲也只是西凤酒的发展在清、浓之间摇摆不定的一个小片段。

第四届评酒会(1984,太原)两大酱香白酒的那个“二”来了

这届评酒会其实故事不多,金奖多。特别爱讲这届的,就是酱香的那个“二”。

关于评比细则,唯一有改变的是酱香型白酒,对香的要求除了酱香突出,优雅细腻之外,增添了空杯留香的检查评比办法。

“将酒样倒入密码编号的酒杯2/3量。在常温下放置10分钟。然后将酒倒出,再将空杯在常温下敞置2小时后,连同相同编号的酒样送评酒委员会评比”。

狼“二”来了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第五届评酒会(1989,合肥)最后的绝唱,唱破了音

先说件小事,这次评比规定了己酸乙酯的上限,结束了浓香型白酒多年来评比时“以香取胜”的局面。

再开始说大事。

第五届评酒会于1989年1月10日-19日在安徽合肥举行,公布结果到了1989年10月27日,历时九个月,原因如图,请看重点。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还有从“路边社”抄来的深度报道: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想知道文君酒认为谁顶走了他的国家名酒(国家金质奖)的称号吗?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文末,需要来点总结和感谢。

很幸运,评酒会来了,“名酒”得以出众。

很幸运,评酒会走了,“名酒”不再泛滥。

还得感谢这些汾酒的前辈,虽然还不太懂评酒,但感觉你们好厉害的样子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附图为历届评酒会的评委)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原来大家熟知的名酒诞生的评酒会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