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人倔强起来,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可能这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明朝的文人士大夫阶级是非常高傲的,高傲到什么程度,这帮人倔强起来,恐怕连皇帝都拿他们没招。公元1566年,海瑞看到当时的嘉靖皇帝整日设坛求福不理朝政,便买了个棺材后,向嘉靖呈上《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朝文人倔强起来,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可能这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嘉靖皇帝看完这篇治安疏大怒,要立刻下令将海瑞逮捕,当得知海瑞已经买好棺材后,又将这份奏疏读了数遍,说道:“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当然,海瑞最后还是被下了牢狱,但是嘉靖皇帝仍然没有下决心杀他,等到隆庆皇帝继位后,海瑞就被放了。

明朝的言官非常厉害,这些言官士大夫主要的职责就是风闻奏事,就是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可以汇报给皇帝,而不需要验证事情的真伪,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舆论。不仅朝堂上的言官这样,在学堂里的普通文人也是这样,明朝的学堂非常多,如果皇帝做的不对,这些文人便坐在一起,席地而坐,群起而抨击。皇帝根本不能杀他们,因为一旦杀了他们反而给他们留下了千古美名。

明朝文人倔强起来,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可能这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一开始洪承畴和崇祯帝都认为应该持重缓进,但是明朝官员陈新甲主张速战速决,坚持要求分四道夹攻,他联合几个人整日在崇祯皇帝面前游说,同时亲自写信激洪承畴出兵,结果明军大败,洪承畴降清。同样又是这个陈新甲,崇祯秘密派他与后金议和,结果走漏了消息,朝中的文官又是一阵群起而攻之,根本不管什么实际情况,结果崇祯无奈将责任推给了陈新甲,将其斩了。

如果都像海瑞那样的还算好的,可是朝中多数都像陈新甲这样的文人,他们多数不懂军事和经济,他们只会拿儒家那套经典来约束皇帝必须按照儒家的要求来当皇帝,丝毫不管当前的国家和社会到底处于什么形势,永远都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批评别人,天天不是参这个就是骂那个。还是崇祯皇帝议和这事,既然不议和,那面对内外局势南迁总可以吧,当崇祯流露出南迁的意思后,这帮大臣各个又开口什么祖宗社稷在此,阻挠南迁。既然不南迁,那就打仗吧,结果各个还不捐钱。崇祯面对这帮朝臣真是能气死。

明朝文人倔强起来,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可能这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接着再说说万历为何不上朝,据现在历史学家分析,一是因为他腿部有疾病行动不便,二就是不愿意听这些大臣天天叽叽喳喳。当年张居正的夺情事件,先后廷仗了数个朝中大臣才平息,给万历皇帝影响很大,他认为这些文人所谓的进谏不过是为了博取虚名罢了,从此,无论大臣再怎么写激烈的言辞他也置之不理。

如果你是明朝皇帝,你烦不烦?我觉得要是我,我也不愿意上朝。当然,如果朝中大臣如果都像于谦那样有真本事的话,我想万历还是愿意上朝的。

明朝文人倔强起来,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可能这是万历不上朝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