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刚刚,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本次数博会共举办了8场高端对话、65场专业论坛

40场成果发布、81场招商推介、278场商务考察等系列活动,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99个、金额352.8亿元,参会观展人数超过12万人,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388家,布展面积6万平方米。同步举办的人工智能全球大赛、“数博会之旅”、“数谷之夜”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51项黑科技、百个大数据应用场景、十佳大数据应用案例等创新成果竞相发布。参会嘉宾一致认为,2018数博会彰显了数据之魅、智能之美、融合之道,在前三届大会的基础上,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数博会已成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性平台。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同期举办的2018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以“新电商领动新融合,新时代助推新发展”为主题,举办了CEO沙龙、主论坛、8场分论坛以及年度盛典,发布了《201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评选了年度智能商业技术典范、年度转型企业、年度新锐人物等十大奖项,达成了峰会贵阳共识,成为电商领域的年度盛会。

特色彰显、亮点纷呈:

01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引发强烈反响

本届数博会是中国迈进新时代的第一次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对本届数博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数博会的高度重视、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

02 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本届数博会参会观展规模超过12万人、2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其中,参会嘉宾及代表5.3万人,较去年增加3.5万人;参会国家29个,较去年增加8个;参会外宾536人,较去年增加22人;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225人,较去年增加64人;国外知名企业负责人170人,较去年增加18人;两院院士23人,较去年增加5人;国际知名专家及国外著名学府负责人57人,较去年增加22人。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03 嘉宾层次大幅提升

本届数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大数据政、商、学、媒的行业精英、业界领袖。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等国外政要、政府机构官员以及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驻华使节,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国际知名企业高管,中外院士,国内知名院校、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全球未来学和经济学家唐·塔普斯考特等国际知名专家及国外著名学府负责人,国内外知名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活动。各位行业大咖和业界精英在高端对话和专业论坛上同台论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04 数博发布打响品牌

本届数博会紧盯大数据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应用,重点策划、创新推出“数博发布”特色品牌,举办了40余场系列成果发布活动。面向全球征集到500余项领先科技成果,严格评选并集中发布了大数据及关联产业的11项黑科技、10项新技术、20项新产品、10个新商业模式等51项领先科技成果,受到了专家、学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首次发布贵州省大数据十大融合创新推荐案例,集中展示了大数据融合创新成果。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数博会上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易鲸捷公司的冷热数据分离异构介质存储架构、中科院的主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等属全球首发,“数博发布”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球品牌。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05 展览展示高端前沿

本届数博会深度聚焦数据、智能、融合,按照“馆馆是主题、馆馆都精彩”的要求,更加注重大数据产业创新和前沿技术展示,共展出超过1000项最新产品和技术与解决方案。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06 专业论坛亮点纷呈

本届数博会各类论坛围绕大数据最新技术创新与成就,探讨大数据和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和问题,探寻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变革,吸引了661位国内外嘉宾同台竞技、论见交锋。特别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安全、“大数据+大健康”、工业互联网、精准扶贫、数字经济等8场高端对话,成为参会嘉宾瞩目的焦点。BAT三大掌门人再次相聚,在各个高端对话发表精彩演讲,成为数博会的一大看点。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在碰撞中凝聚共识、结出硕果,在探讨交流中找到了“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实践之路、大数据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路径”的“金钥匙”。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观展人数创新高,数博会还有这些“最“!

07 组团参展趋势明显

本届数博会参展企业388家、较去年增加72家,国际型参展企业129家、较去年增加62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8家,参会的国外中小型企业和微创企业145家,是去年的近3倍,国际展位面积达到10455平方米,占全部展位面积的48.1%。本届数博会延续专业定位,更加聚焦产业,业界影响力快速提升。外国政府、外国行业协会展团首次集中亮相,首次开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伙伴城市展区,以色列展团、俄罗斯展团、马来西亚展团、英国展团、印度展团等47家企业集中参展。河北省26家企业组团参加数博会,参展产品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主动对接参加数博会,Facebook、谷歌、日本NTTdata、德国博世均为首次参展。

08 智能特色全面彰显

大会充分展示大数据前沿技术,精心策划、周密安排VR、AR技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体验感、互动感十足的各类场景。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全球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支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在内的13个实际应用领域,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展示了62个人工智能优质项目,“AI时代的智能客服”、“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低功耗终端人工智能芯片”、“语言理解对话式交互技术”等一批技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突出的项目获得全球广泛关注,引领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趋势。

2018数博会“Move It”无人驾驶全球挑战赛同步举行,吸引了全球100多名顶尖工程师报名,10个国家的30名工程师被选拔到贵阳参赛。特别策划了大数据实践成果观摩之旅,结合贵州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发展实际,精心筛选了33个大数据实践摩点、9条观摩线路,供嘉宾前往参观访问,充分展示了中国数谷、云上贵州、爽爽贵阳的良好发展环境和良好“双创”生态。

09 开启了“大数据+文化”的探索尝试

从5月22日开始,连续8天举办“数谷之夜”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让观众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体验到了别样的文化魅力,让世界看到“数谷之光”,听到“数谷之声”,体验“数谷空间”,分享“数谷文化”,为参会嘉宾营造了良好的商务沟通氛围,感受到了大数据引领下的贵州民族文化自信。

10 国际传播力度空前

本届数博会成果丰硕

01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

数博会期间,省、市均举办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成果丰富、效果明显。经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成功签约项目199个、金额352.8亿元,其中贵阳市成功签约项目108个、金额221.6亿元。会议期间,省投资促进局牵头举办了大数据招商推介会,面向全球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融合现代服务业、大数据融合农业、大数据融合工业、大数据核心业态等1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这批项目聚焦大数据融合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达1688.66亿元。数字丝路跨境数据枢纽港公司在数博会期间揭牌。贵阳市市、区两级策划招商项目247个,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81场(次),组织考察278次,对接企业200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218家。我们还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举办了第三届大数据人才招聘季活动,期间共有国家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朗玛信息、海信网络、振华新材料等100余家知名大数据企业,提供3000个以上人才需求岗位,共有586人达成初步意向,103人现场签订协议。

02 大数据理论成果更加丰硕

大会首次发布了《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白皮书2018》、《数字中国》、《“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中国数谷:大数据引领绿色崛起》、《块数据4.0:人工智能时代的激活数据学》、《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系列丛书》等大数据前沿研究著作,首次发布了360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研究的2018城市数据安全指数、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的数林指数等,还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年度白皮书》。在5月25日的大数据精准扶贫标准化论坛上发布的15项我国首批产业扶贫国家标准,标志着数博会论坛已从前沿话题探讨、发布最新理论成果向占领标准战略高地转变。

03 融合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持续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以及四届数博会的成功举办,我省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四年来的成功实践中,在四年来的数博会思想碰撞、观念洗礼中,融合是大势所趋,融合是方向、是出路,融合是共同追求,融合是科技进步的主题,已成为行业共识、社会共识。大家对“数据”、对“融合”的理解更加深入、体会更加深刻,一致认为,只有融合才能让数据释放价值、爆发力量,只有融合才能实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都可以在与大数据融合中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径、拓展创新发展的空间;融合需要大家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万物皆可数字化,数字化为融合发展创造了无限的机会,融合过程将催生无限的创新。社会各界对数据融合达成的共识,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04 公众参与度持续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