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7日稱,獨立研究公司國際信譽研究院16日公佈了一項調查顯示,在智能手機方面,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國產的華為而不是蘋果手機。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臉面,也是一個國家的名片。華為超越蘋果,成為消費者更加喜愛的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崛起,並且逐步走出“國門”,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中去。在收穫消費者信任的同時,也給國人長了臉。

那麼,當今的品牌競爭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品牌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中國品牌形象變了

製造興國,品牌強國,品牌已經成為大國之間國力對照和較量的主要載體。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不僅要依託於製造的實際水平,現在越來越依託於你是否擁有科技、製造各個領域的全球頂級品牌。

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中國製造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為“世界工廠”。但是注重自主品牌建設還是近10多年的事情。更早以前,能力和意識的淡薄讓很多中國企業找不到品牌建設的抓手。國貨在國人心中的地位遠不如洋貨。2007年,第一屆中國品牌節,開了歷史的先河,大力加強品牌建設的氛圍構建起來。一個個叫得響的中國自主品牌也漸漸脫穎而出。

近年來,中國品牌的表現刷新了國人的認知。2018年C-BPI的159個品類第一品牌,70%由中國品牌獲得,達到了8年監測的歷史最高值。這意味著不僅中國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差距在縮小,而且在許多領域中國品牌已經領先國際品牌。

相比較前幾年國人去國外瘋搶馬桶蓋,這幾年國人對國貨的認可度明顯提高。很多國際品牌不再被高看一眼,而國貨當自強的聲音和自信也逐漸樹立起來。

在國內收穫老百姓信心的同時,很多中國品牌也開始逐步走出“國門”,在全球化市場中參與競爭。一方面,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不再是涇渭分明的。隨著一些中國品牌的崛起,完成了對國際品牌的收購,比如聯想收購IBM,吉利收購沃爾沃,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製造業已經是全球產業分工,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呈現出犬牙交錯式的競爭。另一方面,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不僅是一句口號。

“臺上1分鐘”背後的“臺下10年功”

在國內收穫消費者信心,在國外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禮,是什麼導致中國品牌的形象發生了轉變?

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我們不妨以格力、華為、徐工、長城潤滑油等這些在本行業具有代表性又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為例,來剖析中國品牌形象變化背後的原因。

一提到空調,大家自然會想到格力。格力空調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華為則遠銷170多個國家,在很多地方的品牌影響力可以與三星、蘋果抗衡。徐工的產品則進入了由國外企業長期把控的工程機械中高端市場,水平定向鑽、壓路機更是出口到了美國。而長城潤滑油需要被拿出來比較,則是因為這樣一個低感知、低關注的品牌在“中國品牌日”的系列活動中大放異彩:近日,在中國石化舉辦的“為中國品牌加油”啟動儀式上,長城潤滑油等11個品牌為評為優秀產品品牌。隨後的一天,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發佈了“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石化旗下的長城潤滑油再次榜上有名,品牌價值位列行業第一。不管是什麼品牌,能夠讓人信服的首先肯定是得有高品質的產品,而如果想要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嶄露頭角,這個產品一定得是世界級的。無論是格力、華為,還是徐工、長城潤滑油,無不在高品質上下功夫。以長城潤滑油為例,其產品已經能夠“上天入海”,應用於航天、高鐵、海洋等多個高精尖的領域。而格力每年至少推出一項突破性技術,華為過去10年研發投入高達370億美元,徐工集團的研發投入佔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始終在5%,長城潤滑油共獲得中國專利634項、獲得國際認證286項,這些則使人們看到中國品牌“臺上1分鐘”背後的“臺下10年功”。

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中國品牌角逐世界舞臺背後的“10年功”

產品賣出去是一次性的,服務卻是持續性的。長期以來,中國品牌在跟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服務都是一大短板。而格力、華為、長城潤滑油這樣的品牌開始嶄露頭角,正是在服務上對標了國際品牌。比如,早在從2005年,格力空調就將工作重點轉向售後服務,率先在業內推出“整機6年免費包修”政策。華為在2014年提出了“大服務”,圍繞行業客戶服務訴求,在ICT服務全生命週期的各個環節對於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徐工不斷升級服務理念,通過“服務全球行”和“全球操機手關愛”等措施強化服務及時性和準確性。而長城潤滑油一方面將服務前置,在研發環節就注重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則建立起了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服務網絡。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20多個主要港口設有服務網點。

出門在外靠朋友,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品牌想要立足,合作共贏都是唯一的出路。格力、華為、徐工、長城潤滑油能夠在驚豔世界舞臺,也得益於他們那些世界級的合作伙伴。比如,長城潤滑油的朋友圈則遍及航天航空、軌道交通、重工、海洋等多個領域,而且個個都是世界級的製造企業——寶鋼集團、海運集團、中國重汽、徐工集團、中車集團等。

中國品牌日的系列活動已經結束,中國品牌建設卻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品牌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在全球化競爭時代,一兩家企業走出去,不算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亮相世界舞臺,才能匹配不斷強盛的國力,才能證明中國製造真正走向製造強國。而這些企業在國際舞臺上只有合作共贏、抱團取暖、同頻共振,才能打出一張耀眼的“中國名片”,發出響亮的“中國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