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寫在前面:

很久沒跟大家聊功夫了,有盆友在公共號後臺留言表示想念,讓小芷十分感動。

所以決定開個欄目,不定期跟大家分享功夫學習之路上的見聞和心得。

既是紙上談兵,更是一家之言。

讀者盆友若有興趣一讀,小芷表示感謝;如對內容存有異議,也歡迎前輩高人批評指正。

被打臉才是進步的最有效途徑。

你們說是不是?

好的,那麼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正文。

很多對武術產生興趣的人,在學拳之前都會產生這樣一個困惑:

武術流派這麼多,我究竟該學哪一個?

對於大部分武術小白而言,其選擇困難程度不亞於“考清華還是考藍翔”的哲學命題。

進而引發了一個新思考:哪種武功更高明?

泰拳和太極拳只有一字之差,很多人想知道哪個更能打。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實際上,真正有習武經驗的人,特別是學過不同種類武術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拳種無高下,差別在個人

任何一門武術,只要體系完整,從理論上講,修煉到極致後都是天下無敵的功夫。

當然,理論終歸是理論,落實到修行者身上,囿於個人悟性、體質、性格等先天因素,機緣、年齡、環境等後天因素,不同人習練出來的效果各有不同,從沒有人真正達到過一門武術的終極。

所以再高的高手也只能說:生命不息,練功不止;武無止境,再接再厲。

將武功分出高低強弱、三六九等,是文人的思維方式。

在《天龍八部》中,虛竹曾用韋陀掌對戰鳩摩智的般若掌,書中有言:

自少林創派以來,以韋陀掌和般若掌過招,實是從所未有。兩者粗淺精深,正是少林武功的兩個極端……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金庸先生寫得很精彩,我們看得很愉快。但是小說終歸是小說,脫離不了藝術加工和情節設置需要。有了相生相剋,才有了戲劇性,才能發展出更多跌宕劇情。不然網遊中的一本技能書也不至於炒到天價。

然而武人的現實是,武術不分高低,但拳理深淺有別。

拳理深淺,並非對拳術本身的褒貶,而是對其背後原理的界定。

武術的理論與實踐,好比食物製作的精細程度與其充飢功能,處於兩個維度,並不能互相佐證。

根據小芷的個人經驗,理論簡單的武功,往往比理論艱深的更易用於實戰。

什麼原因?

越簡單越容易理解,越容易理解就越容易實踐。

一般來說,理論簡單的拳術,其拳招套路、練功方法也越少;理論複雜的武功,其習練內容也越繁雜,動輒幾十上百個套路很常見。

招式是拳理的腳註,理論淺顯,自然不需要太多解釋;三言兩語講不明白,才要多加註釋。

徒弟參悟不透拳理,師傅要用拳招引導。各人悟性不同,開悟的點有差異,引導起來得用不同的拳招,積累多了就成了套路。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沒人知道誰會在哪一招上開悟,所以前人總結的經驗最好往下傳。

好比開一個四位密碼鎖,在不知道正確密碼的情況下,從0000到9999一路試過去,總有能開鎖的時刻。

所以拳理深的功夫,幾代傳下來,要練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自然免不了帶來耗時低效的弊端。

一般來說,拳理淺易成就門派,拳理深能成就個人。

拳理淺,學了就懂,練了就能上手,時間段見效快,學有所成者十之七八。

拳理深,靠悟性,靠機遇,更靠明師指點,想成就功夫,難度很大,一門弟子多數成了炮灰。

然而,最後那三五個甚至一兩個練成了的,出手便是驚天動地,也足以撐起一派的門面。

究其根源,是拳術追求的點不同。

拳理淺,練後天(外家功夫);拳理深,返先天(內家功夫)。

人體是自然的產物,但人類的生產實踐卻是反自然的存在。

初生嬰兒最符合自然運行規律,學會走路之後就開始逐步改造自然。

既改變外部環境,也在改變內在本能。

拳理簡單,是因為順應了後天的生產實踐,所以便於理解與掌握。

人要活著就得生產,而最基本的生產是體力勞動。

放到拳上,表現之一就是用外部訓練來強化肌肉、增長體能。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無論是古代的石鎖,還是現代的啞鈴,追根溯源,都是過去人們所搬運重物的變形。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肌肉發達搬東西容易,打在人身上自然破壞力也大。

拳理簡單的功夫,提倡用器械練身體,以拳頭作為武器。

可是如果未經過學習與訓練,沒人能打出有力的拳。

但幾乎任何人都能打出有力的掌。

未經武術訓練的柔弱女子,情急之下甩出的耳光,也能讓成年男子頭暈眼花。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因掌打是先天本能,拳打是後天習得。

傳統功夫多認為徒手搏鬥中,“最毒是掌”,故而有“鐵砂掌”等練掌之法。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而外家功夫、現代搏擊多用拳不用掌,是出於訓練難易的考量。

練拳比練掌容易,稍加訓練便可上手,練出來的拳力超過先天的掌力,是人後天習慣使然。

先天的東西不好練,為追求訓練效率,索性捨棄了不練。

內家拳如太極、形意、八卦,重中之重是修煉“混元勁”或者說“圓勁”,簡單來說就是整體力——周身運作協調,一處發力,全身作用。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這也是內家拳術的獨到之處。

理論深刻,非親身苦練不能體會,而訓練方法亦是有站樁、推手等多種形式。

這其實是尋找先天本能的過程。

每個人在嬰幼兒時期,都是整體發力的好手。

照顧過幼兒的人都有過體會,幼兒的很多動作,比如腳蹬、手抓,都是全身協調作用。

學會坐以後,大人只需用手臂托住幼兒雙股,幼兒便能穩穩坐於大人臂上,不須大人手扶。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此項技能,成人若非經過訓練,難以做到。

原因在於幼兒用力均整,腰身能用上全身的勁。

然而,用力方式雖妙,受制於幼兒年紀,無從用於技擊。

待到年歲漸長,體格增強,這種本能卻退化了。

人類社會有勞動分工,個人身體也有勞動分工,用力方式被從整體拆成了局部。於是乎,後天習慣湮沒了先天本領。

激發先天是複雜工作,故而理論艱深,講究甚多,想要有所成就十分艱難,耗時久、見效慢,特別是成品率低。相比之下,反倒不如即學即打、簡單直接的簡單功夫成效顯著。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但不同的是,激發先天的功夫都與養生、調節身體相關,一旦練成,受用終身,縱然將來年邁體衰,亦能靠功力的增長與經驗的豐富來彌補年齡的虧缺。

而後天的功夫幾乎都以練身體為基礎,體格越強功夫越強,男子在三十出頭的年歲達到巔峰,身體經驗技術實現最佳的匹配,但是年齡一過,功夫衰退迅速,肌肉退化,拳腳難以駕馭。

只因以外力練身體是逆天而行的事。

所以,綜上所述,功夫無強弱之別,只有習練難易和效率高低的不同,如何選擇取捨,全看習武者個人的興趣和目標。

最後,迴歸本文的題目:

到底啥樣的功夫才算是好功夫?

這個“好”是對功夫修煉程度的衡量,而不是對拳種本身的界定。

兩個人打架,我站著,你躺下,我的功夫就是好功夫。

話雖簡單,道理卻深刻。

王家衛導演受到啟發,於是有了《一代宗師》中“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的經典臺詞。

小芷侃拳丨到底啥才是中國好功夫

簡單來講,能打的就是好功夫

小芷覺得很有道理。

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