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銀行:去槓桿背景下的不良雙降

寧波銀行:去槓桿背景下的不良雙降

作者丨繆凌雲

來源丨野馬財經

任憑雨打風吹,始終穩字當先

2018年6月1日,234家公司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體系,“入摩”關鍵性一步的邁出,意義可謂十分重大。就整個A股而言,這是國際化進程的里程碑時刻;對每家公司來說,則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他們的進一步認可。

而野馬財經注意到,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中,有著20家銀行機構,其中寧波銀行近來的表現頗值得關注。

行業變革,更加穩字當先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我國銀行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而又激烈的變化。

一方面,異軍突起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傳統模式產生了極大衝擊,雖然其在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暴露了大量問題,但經過不斷的行業洗牌與監管引導後,實力愈加不容小覷。

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實體企業競爭日漸激烈,風險暴露的可能性逐步加大,這就對銀行盡職調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微利時代到來,“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更加重要的是,面對新金融業態的影響與龐大利益的誘惑,影子銀行問題日漸突出。大量資金利用層層嵌套的金融產品與業務模式流向了監管盲區,出現了郭樹清所說“牛欄裡關貓”的現象。

為此,2017年銀監會展開了“三三四十”專項整治行動,今年更是合併成立了“銀保監會”。降槓桿、強監管,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旋律。

如此背景下,無論是市場投資者,還是監管層,對於銀行業的關注重心皆向安全性、穩定性進一步傾斜,相較於營收、淨利的增速,對不良率的把控顯得愈加重要。

根據銀保監會公佈的相關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5%,而野馬財經注意到,在A股上市的26家銀行,24家在平均線之下,最低的寧波銀行僅為0.81%。

夯實基礎,持續加強風控

進一步剖析寧波銀行的貸款狀況,可以發現這“0.81%”的數字可謂乾貨十足。

寧波銀行:去槓桿背景下的不良雙降

上圖截自寧波銀行2018年一季報

首先,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來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其實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自2015年末的0.92%下降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0.81%),撥備覆蓋率則從308.67%上升至498.65%,遠高於150%的監管指標(最新監管要求調至120%至150%之間)。這意味著無論所處環境如何變化,寧波銀行貸款質量與抗風險能力一直處於穩步上升狀態。

並且,貸款撥備如此充分,意味著業績釋放空間十分充足,未來宏觀環境、區域經濟進一步向好發展之時,反哺利潤值得期待。

其次,2018年一季報顯示,寧波銀行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從1.56%環比下降為1.51%,最大十家單一客戶貸款比例從10.89%環比下降為10.42%,貸款集中度進一步下降;各類貸款遷徙率皆大幅降低,最為重要的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從2015年底的3.38%一路降低至0.27%,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寧波銀行貸款質量的不斷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寧波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認定實則十分嚴格,其2017年不良貸款偏離度為0.78。該指標是由逾期90日以上貸款餘額除以不良貸款餘額而來。

在評估銀行貸款風險時,並不是所有的逾期貸款都會歸為不良貸款,而是會根據回收難度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個層次,後三者稱為“不良貸款”,但回收難度的判定標準並不清晰,這就給真實不良情況的判定帶來了變數。

為此,業界通常認為逾期90天以上貸款轉化為不良的可能性極高,並以這部分貸款與銀行自身認定的不良貸款總額比率來輔助瞭解情況,該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對不良的認定越嚴格,對比一般1左右的水平,0.78可以說十分謹慎。

定位精準,實現補位發展

實事求是地講,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品牌知名度,作為城商行的寧波銀行在26家A股銀行中都不算十分靠前,至於為何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數據,或許與其清晰、精準且與自身特性高度契合的戰略定位有著很大的關係。

歷經數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微妙但卻意義重大的變化。2017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9%,為2011年以來首次增速回升。其中第三產業佔比5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同比增長1.3%,居民恩格爾係數29.3%,同比下降0.8%。這意味著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進一步擴大,且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很顯然,寧波銀行對這一趨勢有著充分的把握,2015年報即提出了“大銀行做不好,小銀行做不了”的經營策略,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圍繞“個人銀行”與“零售公司”兩個核心,在“大零售”方向持續加碼。

具體而言,個人銀行業始終以“特色化、本土化”理念為引導,在強化儲蓄存款、財富管理、消費信貸等基礎業務的同時,積極探索私人銀行等新興領域。

並且,面對日漸興起的金融科技,寧波銀行選擇了積極擁抱,取長補短,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銀行傳統業務相結合。例如在個人貸款方面,積極對接公積金中心、地方稅務局等外部渠道,利用大數據實現批量引客;同時推出線上白領通等產品,實現手機銀行一站式申請審批,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自然也得到了回報,截至2017年末,寧波銀行個人銀行條線貸款餘額833億元,佔貸款總額30%左右,不良率僅為0.5%。

服務實體,助力多方共贏

如果說,寧波銀行“大零售”中的個人銀行業務及時把握住了時代的趨勢,那麼公司零售業務則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助力。

零售公司業務主要用戶群體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的痛點主要在於融資門檻高與申請流程複雜、放款速度慢。

針對這些訴求,早在2010年寧銀行就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融資品牌“金色池塘”,2015年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快審快貸”快速融資服務流程,以住宅為抵押物,提供評估、審批、簽約、放款各環節限時服務,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貸款流程複雜、續貸難、授信短、抵押率低、費用高五大難題。2017年推出的2.0版本,進一步提高小企業融資效率。

面對中小企業徵信薄弱的情況,寧波銀行積極拓展徵信方式,推出了以企業納稅狀況為指標的信用貸款產品“稅務貸”,助力誠信納稅企業快速融資,實現稅企銀三方合作共贏。

除此之外,寧波銀行旗下“捷算卡”、“聚財靈”、“e 速”系列產品,分別服務於中小企業結算、現金綜合管理、國際業務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地幫助小微企業提升經營效率,實現銀行、企業、經濟發展的多方共贏。

戰術配合,細節決定成敗

從戰略上來看,以“大零售”為核心的差異化發展之路,推動了寧波銀行經營狀況與貸款質量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戰術上的“四大抓手”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以名單製為抓手,繼續發揮授信政策的引領作用;第二,以“業務處理中心、信貸作業中心、 監測中心”為抓手,不斷優化管理效率,提高全面風險管理的廣度和精度、增強其聯動性和穿透性;第三,以重點領域的合規管控為抓手,嚴守合規經營底線,增強全員合規意識,保障全行業務的穩健開展;第四,以大數據風控技術為抓手,藉助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做精專業,促進管理效能的不斷提升。

……

覆盤寧波銀行的風控理念,其中有一條“控制風險就是減少成本”的總結可謂十分精煉。

正如開篇所述,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行業競爭加劇、監管趨嚴,銀行業的薄利時代已經到來,資產質量及差異化、精細化經營能力正在成為決勝的關鍵。

早做準備的寧波銀行佔得了先機,良好的發展亦獲得了各方認可。在英國《銀行家》雜誌評選的 “2017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寧波銀行位列全球銀行第140位。此次入摩之後,公司的品牌自然也將進一步提升。

對於“任憑雨打風吹,始終穩字當先”的寧波銀行,您如何看待它未來的發展,歡迎在文末留下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