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大家有没有一个感受,清明节期间出行的人群很集中,人多车多,往往这时候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

往年新闻事件

清明假期首日,沪蓉高速江苏常州段发生连环车祸,因雨天路滑2辆大货车不慎相撞翻车,导致3辆大客车、20辆小客车在多点多段相继相撞。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事故现场图

事故现象

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这三种也最为常见:

在车多的路段,有很多不按规定保持安全车距的车辆,加上道路拥堵,极易发生追尾事故。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在景区、公墓周边,人流量大,有些道路中间没有隔离带,横穿马路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非常多,易发生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碰撞的事故。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景区、公墓周边车流量大,易拥堵,在路口行驶时易出现抢行、加塞等现象,容易造成侧面相撞。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蜀黍提醒

惨痛的车祸教训警醒着我们,雨天驾车出行,必须要懂得和注意这些常识。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保持良好的视野

及时打开雨刷器,开启近光灯、防雾灯和示廓灯。注意观察行人,雨中行人的视线和听觉受到限制,司机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

减速谨慎驾驶

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可达正常路面的3倍,因此无论路况好坏,车速应控制在40~60km之内,对不熟悉的路面,要沿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

保持车辆距离

随时观察前后车距,增加安全距离。远离大车,一是会阻挡视线;二是大车能通过的积水小车未必能通过,且大车容易溅起水浪,干扰小车行驶。

防止轮胎侧滑

雨天轮胎摩擦力下降,容易产生侧滑,拐弯时不能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应采取“点刹”的形式直线减速,然后再进入弯道。

减少雾气产生

下雨时,挡风玻璃容易凝结雾气阻挡视线,这时要开启空调,吹向挡风玻璃。

保护挡风玻璃

可将斥水剂涂在挡风玻璃上,雨水就会很快流下。此外,雨天后视镜容易沾上雨水,看不清后面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可在后视镜上加装挡雨板。

雨中制动要提前

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最大的能达到正常路面的3倍!雨天刹车不灵了,慢点悠,提早刹车。

不要降低胎压

有人每逢雨季,就将胎压降低一些,希望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增加接触面积就降低轮胎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使排开轮胎与地面之间水膜的力量减弱,使轮胎更容易打滑。因此,降低胎压不能防滑,增加胎压反而防滑。

地面未湿透时更容易打滑

胎纹可以有效排开水膜,但是不能有效排开泥膜。刚下雨时,路面的尘土还没有被雨水冲走,这些尘土吸收了雨水后,变成胶体状的泥膜,使轮胎更容易打滑。所以在刚下雨、路面未湿透时也要当心。

清明出行安全|雨天路滑 请保持车距

视线不清要停车

在大雨中开车视线不清是最大的隐患!在暴雨中即使雨刷高速摆动,也无法拨开玻璃上的雨水,使你无法看清前方。这时,你最好赶紧靠路边停车等待,同时打开双闪灯。

过积水路段技巧

路过积水路段时,观察其他车辆行驶的情况,确保避开深坑、闇阱等障碍物。当积水淹没排气管时,还要防排气管进水。为此,必须在入水前挂上低速挡,稳住大油门匀速直线开过去。为防止排气管进水,入水后不能收油;为防止驱动轮失去牵引力,中途不得换档;为减少行进中的阻力,要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如果因收油排气管进水憋灭火,甚至气缸进水,决不可再打火了,只能靠救援。汽车经过积水路段或在暴雨中行驶后,制动摩擦片进水能使制动失效。可采用低速行驶中同时踩油门和脚刹的办法,让刹车片发热排掉水分。

巧过泥泞路段

进入泥泞路段前先换低速档,必须按前车的车辙走,中途不可换挡,要匀速直线通过。

禁止频繁躲闪

雨天有人频繁避让路面积水,这样容易造成后面车辆弄不清你的行车路线而造成追尾。

救命一招

如果万一被积水淹没困在车里,只需把座位头枕拔下来,用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或者将插头插入玻璃与门板之间,再向外用力即可将玻璃破坏。

小伙伴们驾车一定要遵守交规,提高警惕,尤其是在特殊天气情况下,上高速前要注意做好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在上高速公路行车应降速安全行驶,驾驶员应注意高速公路情报板的预告提示,及时调整车速和车距,确保行车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