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抢人”特别热,明年“人”在哪里呢?

今年“抢人”特别热,明年“人”在哪里呢?

今年“抢人”特别热,明年“人”在哪里呢?

△ 3月10日至11日,2018年陕西春季大型人才招聘双选会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行。参会企业涵盖全国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5月16日,天津发布了一项名为“海河英才”的“零门槛”人才引进计划,20小时内吸引超过30万人申请。计划中提到,在津无工作、无房、无社保,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全日制高校毕业本科生可直接落户。不过,几天之后,这个政策就推出了“补丁”,不少人被挡在“门外”。

2017年以来,全国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杭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接连出台人才引进政策,送房、送钱、送户口、简化手续、多方位服务……“抢人”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这样的浪潮之下,上海、北京随后也都相继出台了新一轮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此前的落户政策亦作了部分放宽调整。尤其是北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积分落户机制,于4月16日终于进入了正式申报阶段。

但“抢人热”的背后,也包含着对“人口危机”的担忧、对“拉高房价”的顾虑,还有政策如何细化、如何留住人才等种种问题需要“冷思考”。

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

正在思考毕业之后何去何从的上海某211高校的大四学生陈晓怡最近十分纠结,一边是即将到手的某在沪企业offer,一边是校园招聘会上来自其他各省市条件诱人目不暇接的“招贤令”,面对留在一线大都市的机会和给出更多优惠待遇的二三线城市,小陈摇头笑言“不知该舍‘熊掌’还是该舍‘鱼’。”

一方面纠结于传统一线城市日益严峻的压力,另一方面动心于其他城市不断加码的诱惑,像小陈一样摇摆不定的毕业生,是城市“抢人大战”狂潮下毕业生的典型代表。

眼下,诸多城市“抢人”都瞄准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不难预见,大量人才的引进很快会在武汉、西安、杭州、成都这些揽人大市的发展上产生成效,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们的选择面也明显拓宽。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毕业生明显感觉到在找工作时受到的待遇和往年有些“不一样”。

今年“抢人”特别热,明年“人”在哪里呢?

“抢得来”更要“留得住”

从“百无一用”到疯抢,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巨大的态度反差和政策转变背后,是城市对发展乏力的隐忧和对新生动力的渴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经过从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的起步阶段,到达了要依靠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支撑的发展阶段。发展的高潮亦由初期依靠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大都市带动,行进到了如今二三线城市崛起,南北中西百花齐放的阶段。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原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都使引进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了当下“新一线”城市的当务之急。它们渴望吸引良好素质的青年劳动力,在未来释放其驱动发展的潜在的巨大动能。

不得不说,这一轮人才争夺体现的不仅是对人才的需求,亦是一场二三线城市对高素质年轻劳动人口的争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表示,“抢人大战”的背后,本质是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年轻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城市的年轻劳动力供给捉襟见肘,部分城市缺工明显的问题凸显。“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城市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众多新一线、二线城市展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势。优惠政策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活环境,让人才安心在落户城市生活和工作,既要给人才以待遇,更要给人才以机遇。”他说。

“真正的人才,最渴望的不是金钱,而是事业。”赵彦(化名)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也曾响应过家乡省份的人才回归计划。作为高层次的引进人才,他还拿到了不小的一笔安家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几年后他仍选择回到了北京。

除去职业生涯和发展空间,城市的软环境也是留住人才背后的一大因素。“其实孩子上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赵彦坦言,他最终离开家乡回到北京,子女的教育也是关键因素。和他一样,造成二三线城市技术骨干人才严重流失背后的根源,与城市公共服务、教育资源等软环境建设跟不上有巨大关系。“人虽然来了,但是后顾之忧还很多,面临子女教育、父母医疗、家属工作等于一连串问题,就会给人才未来流失造成隐患。”他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指明了人才发展的战略方向。如何让领军人才引得进、关键人才留得住、未来人才育得出,成为各地各部门需要重点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