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西天取經第一人

中國史上西天取經第一人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春一位花甲老人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天取經。他身邊沒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沒有任勞任怨的沙和尚,也沒有日行萬里的白龍馬。這位老人可不是《西遊記》中唐玄奘的歷史原型,他的發號是法顯。

在法顯出生前他的幾位哥哥連續夭折,他的父母擔心不幸會降臨在他身上,於是在法顯3歲時將其送入寺廟以期靠佛法的庇佑護其周全。一開始因為他年紀小,所以儘管剃度出家,但仍時不時會被父母接回家中照顧,然而一場大病的到來嚇得法顯的父母再也不敢接他回家了。就這樣法顯在寺廟裡長到10歲時他的父親病故了,叔父以其母寡居孤獨為由勸法顯還俗,卻被法顯嚴詞拒絕。叔父見他意志堅定,也不便強人所難。不久法顯的母親也去世了。

20歲時法顯開始離開山門雲遊四方。公元381年當時中國佛教界的核心人物高僧道安在前秦國都長安五重寺開講,弟子迅速擴張至數千人。在前秦君主苻堅支持下道安成立了一個譯經小組——這個譯經小組不僅囊括了當時最頂尖的華夏中土高僧,還特意從佛教的起源地天竺請來了外籍高僧,道安親自主持指導譯經工作。根據後來的統計:道安主持的這次譯經共翻譯佛經十四部一百八十三卷,百餘萬言。一時間無數大德高僧雲集長安,此時已年近五旬的法顯也被長安的譯經盛況深深吸引。

然而當他真正來到長安修研佛法後卻發現:有的佛教經典在翻譯過程中粗製濫造,已失卻本真。更嚴重的是當時的中國佛教正處於戒律的草創階段,很多重要的律藏此時尚未傳入中土。法顯眼見不受戒律約束的出家人胡作非為、為非作歹,有感於此的他下定決心親自前往西方的天竺國求取真經。在他的號召下同在長安修行的慧景、慧應、道整、慧嵬也決定一同前往。

從長安出發的法顯一行越過隴山,首戰抵達乾歸國(今甘肅蘭州市西的西秦政權,由乞伏乾歸建立),在此他們經歷了西行過程中的第一個夏坐(和尚每年雨季在寺廟裡安居三個月)後五人越過養樓山到達張掖,此時正值後涼內亂,通往西域的道路因此阻絕,在張掖王段業的挽留下五人就此居住下來。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另一群志同道合之士——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和慧達,此後這兩支隊伍匯合成為一支繼續踏上西行之路。

在敦煌太守李暠的支持下他們得以跟隨西涼使者前往鄯善。一出陽關他們就碰上了西行路上的第一個險途——今新疆羅布泊以東的白龍堆沙漠。此時正值初秋暑熱未消,加上沙漠自身異常乾燥的氣候,大風一起塵土飛揚。據法顯自己在《佛國記》中的記載:“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沙漠之中天空無飛鳥,地上沒走獸,放眼望去只有死去的人和動物的屍體作為標誌指引著前行的道路。

經過17個晝夜的艱苦跋涉之後捨生忘死的他們在經歷了1500公里的路程後抵達鄯善國——就是漢代的樓蘭古國。法顯到達時已是鄯善國最後一段興盛時光了,此後沒多久這裡就被流沙埋沒。這裡的服飾與中原漢地差不多,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很多習俗遵從印度。從鄯善繼續前行的法顯等人沒選擇沿塔里木盆地南緣經今天的若羌、且末至於闐的路線,而是抵達沙漠北緣、天山南麓的焉耆。此時法顯面前有兩條道路可選:一是沿天山南麓西行越蔥嶺到中亞,然後再南行經巴達克山南下,越大雪山(興都庫什山)而至印度,這也是絕大多數人選擇的道路;另一條則是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直插於闐,重新回到南道上,再西行越蔥嶺到印度。

當時天山南麓各地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信奉大乘佛教的法顯擔心沿途的寺院不願接待,於是選擇從西南方向橫跨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直達于闐。即使在今天藉助先進儀器裝備穿越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的大沙漠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35天后法顯一行走出沙漠,到達于闐。這35天裡法顯他們究竟經歷了何等艱難歷史上沒留下任何記載。但我們可以將其與1400多年後的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進行對比:裝備落後得多的法顯用35天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而1400多年後的斯文·赫定用了41天。

公元400年春法顯抵達沙漠南緣的佛教中心於闐國,法顯一行在此度過了佛誕節並閱讀了很多中原沒有的佛教經典。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法顯冒著生命危險闖過了兩道沙漠關卡,如今擺在他面前的還有最後一道障礙——那就是“冬夏有雪”、“又有毒龍”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法顯為趕在冬季來臨前越過嚴寒的蔥嶺放棄了本應在竭叉國參加的五年一度的般遮大會(又稱無遮大會——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佈施僧俗的大齋會),就與同伴匆忙上路了。

蔥嶺自古以來就以絲綢之路上的強盜樂園著稱,無數往來的客商和僧侶都止步於此。也許是因為法顯等人作為苦行僧對盜賊的誘惑不大,他們順利通過了山谷,殊不知一個巨大的危機正向他們慢慢逼近:蔥嶺常年飄雪,在攀越雪峰時一不小心就會被蔥嶺上特有的烈風夾帶著飛沙礫石捲走。慶幸的是法顯一行小心翼翼地翻越蔥嶺並安然無恙地抵達北印度境內的陀歷國。法顯一到印度就像跟著偶像去旅行的虔誠信徒一樣到處尋訪佛教名勝、參拜佛祖遺蹟。

在北印度短暫停留後法顯決定繼續南下——這次他們要翻越小雪山(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城以南的塞費德科山脈),過羅夷國,進入中印度境內尋找戒律。此時他身邊已只剩慧景和道整兩名追隨者,其餘的同行者要麼返回中國,要麼選擇他往。誰知就在這次翻越雪山的過程中慧景被寒風凍死,法顯抱著他的屍體放聲大哭:“本圖不果,命也奈何!”

公元405年春法顯和道整南渡恆河,來到佛教極其興盛的摩竭提國首都巴連弗邑。在巴連弗邑的大乘寺裡法顯花了3年時間學習梵語、抄寫經律,在這裡他得到了《摩訶僧祗眾律》等經典。道整在親眼目睹了巴連弗邑的沙門法則和眾僧威儀後感慨中國僧律的殘缺,決定居留於此,不再回國。於是攜律東歸的重任落在法顯一人肩上:公元409年他搭乘商船渡過孟加拉灣,來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尋訪經典。在這裡他見到當地商人以晉地白團扇供佛,此時已離鄉十年的法顯知道自己該回家了。兩年後他取道海上絲綢之路東歸。

不料他搭乘的船在途中遭遇風暴,迷失方向,在海上漂流了90多天後抵達了耶婆提國。在此停留5個月後法顯再次乘船向廣州進發,不料又遇大風——本來50天即可到達廣州,結果兩個多月後法顯抵達青州長廣郡(今山東嶗山一帶)。法顯不知道就是他曾漂流去過的耶婆提國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謎團——耶婆提國對應的究竟是今天什麼地方?傳統的說法一般認為是爪哇或蘇門答臘,但從斯里蘭卡漂流到爪哇或蘇門答臘只需15天左右,為何法顯卻漂流了90多天。而且據法顯在《佛國記》中記載:耶婆提國並不信仰佛教,而當時的爪哇和蘇門答臘正處於佛教昌盛時期。1900年前後法國史學界做出一個大膽的推測:法顯早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究竟耶婆提國在哪兒?法顯是不是到達美洲的第一人?目前史學界還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儘管在法顯之前已有人踏上西行求法之路,但或中途折返,或命喪途中,法顯是中國歷史有明確文字記載的第一位真正到達印度而又取得真經返回中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