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帶你走進藏民的真實朝聖之路

文/豆豆

01

我想,人生就是一次朝聖。起點是生,終點是死。
《岡仁波齊》:帶你走進藏民的真實朝聖之路​而怎樣從​生走到死,就是我們選擇的朝聖方式。

人世間走一遭,註定不會順風順水,因為佛說:眾生皆苦,我佛慈悲。

所以,悲苦的生活中,信仰成了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或叩首,或燒香,或拜佛,都是我們朝聖的方式。

而電影《岡仁波齊》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生活,一種跪拜式的朝聖。

02

我想,如果是在三四年前,我應該不會看這樣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

沒有多少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色彩豐富的畫面,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切都是紮根在煙火裡的。

我沒想到的是:電影伊始,導演張楊用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來介紹藏民們的生活:壘柴、燒火、做飯、唸經。在緩慢的鏡頭下,他把藏民們的平靜生活不急不慢地託到了我們的眼前。

所有想要表達的都在動作裡:平靜、安祥,即使聊天都讓人感覺少了些熱情,彷彿是怕驚擾了這一方寧靜。

鏡頭如此緩慢,我都納悶:是要到什麼時候才開始朝聖?

藏民們有條不紊地地準備著糧食、工具,直到那輛拖拉機開出村子,藏民們撲通一聲跪下來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朝聖開始了。

沒有轟轟烈烈地儀式,他們在村民的祝福中踏上了朝聖的路。

03

這是一群普通的藏民,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一起踏上了朝聖之路。

他們十一個人,從芒康出發,磕兩千五百公里的頭,只為去朝聖。

在這一群朝聖者中,有一生都未曾走出大山的楊培爺爺,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次仁曲珍,還有殺生太多怕遭報應的屠夫,尚且懵懂天真的女孩扎扎,也有渴望遠方的十七八歲少年。

而朝聖的路上,次仁曲珍生了自己的孩子。轉完神山岡仁波齊,楊培爺爺永遠長眠在了神山腳下。

從幼到老,從生命的新生,到生命的老去,生命的輪迴,都發生在了朝聖的路上。

就像我們的一生,從生到死,都走在朝聖的路上,為了某種信仰,為了某種虔誠。

04

朝聖的路上,條件的艱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寫作之前,曾跟在西藏呆過的朋友聊過天,她告訴我,藏民一般在冬季去朝聖。

我很詫異:西藏本來環境就差,為什麼還要冬天去?

她說:因為冬季是農閒時節。

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聽到朝聖這兩個字,是在高中地理課堂上。那時候,老師介紹每年朝聖的路上,總會有人死在路上。

那時候,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在心裡想:這信仰的力量得有多強,可以讓一個人,為了朝聖,連命都不在乎。

直到看到電影中,他們雙手合十,然後虔誠地跪倒,聽到那護在身前的羊皮圍裙,與大地摩擦的聲音,才知道朝聖是一件多麼艱苦又神聖的事情

這次朝聖,路途遙遠,有兩千五百公里;環境惡劣,隨時狂風和風雪。這一路上,他們遇見了四季的風景,也遇見了四季的考驗。

318國道上,他們可以跪拜在稍平坦的路面上,而遇到水窪,他們就跪拜在水窪裡,遇到風雪,他們就跪拜在風雪裡。
《岡仁波齊》:帶你走進藏民的真實朝聖之路​一步,都沒少。

所以,走路太多,哪怕是膠鞋,也很快開了口子,跪拜太多,手板也輕易地磨損了。

風塵僕僕的路上,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朝聖的堅定。

05

然而,在這條本就艱辛的路上,往往還有意外的驚喜。

朝拜途中,運送工具、行李的拖拉機在意外中被撞壞,對接下來的朝聖造成了極大的不方便。沒地方修理,只能用人力來拉車廂。

人力拉車已經非常辛苦,但虔誠的朝聖者們,把車廂拉到一個地方後,還要再折返,磕著長頭再走到車廂所在的地方。就這樣,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的。

朝聖的路上,意外也不會少,山石滑落,砸中了本來腿就不太好的倒黴的男人。

這像極了我們的人生:本就不易的時候,命運往往還要再開一個玩笑。

你要怎樣對待?

氣急敗壞還是怨恨命運?對別人的傷害,你是以牙還牙,還是寬容地一笑了之?

善良的藏民告訴我們:存善念,做善事

即使是一隻螞蟻,殺了一輩子的屠夫告訴我們:等它們過去,再起身。
《岡仁波齊》:帶你走進藏民的真實朝聖之路

他們一路拉車,一路唱歌: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在雪花與我約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們都有同一個母親,但是命運卻不同命好的那個做了喇嘛,命不好的我走向遠方。

是啊,對於虔誠的朝聖者來說,能做喇嘛就是命好。

就像我們羨慕出生在羅馬的人一樣。影片中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次仁曲珍揹著自己的孩子跪拜的場景。
《岡仁波齊》:帶你走進藏民的真實朝聖之路

一年的朝聖路,一個人跪拜已經很累了,還要背上一個孩子,其中的艱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然而,這個孩子不僅要背,還要背好。

人生中,我們也要揹負一些東西,就如次仁曲珍背上的孩子,是責任。

其實,人生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負重前行。像我們的父母,以及未來的我們。

這是一種自然的傳承,也是一種虔誠的信仰。

06

歷時一年,這群朝聖者,終於達到了拉薩,到達了岡仁波齊,完成了他們的心願。

電影的最後,在雪白的天地間,我們依稀能看到那十一個朝聖者的身影,聽到雙手合十時手板碰在一起的聲音,還有匍匐時羊皮與大地摩擦的聲音。

在一片唸經的聲音中,結束了。

我們都沒有經歷過朝聖,但一年的行走、叩拜,兩千五百公里的路程,如果沒有足夠的虔誠,誰會去做,誰能做到?就像我們驚訝,這麼艱苦的條件,他們是怎樣完成的?一個剛生產完的孕婦,哪來的力量跪拜?一個九歲的孩子,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貴人相助,路途中同樣困難重重,只是平凡的人們,只是因為對自己的信仰足夠虔誠。這種虔誠,早已融匯在了血液裡,火熱而自然。

所以,那些在我們這些外人眼裡的不能克服的困難,因為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

這人生,或長或短,你我心中,總會有屬於自己的岡仁波齊,而能否到達,有些時候,或許只取決於是否足夠虔誠。

因為,你對信仰有多虔誠,就會產生多少力量,而困難也會小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