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人才缺口 中税协再启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弥补人才缺口 中税协再启高端人才培养项目———专访中税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林军

□ 文 滕娟

近日,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税协”)发布了《关于做好选拔2018年税务师行业高端人才培养对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称,2018年拟新选拔200名高端人才培养对象。

据了解,通知旨在落实税务师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税务师行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弥补人才缺口 中税协再启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拟新选拔200名高端人才培养对象

通知明确,2018年拟新选拔200名高端人才培养对象,选拔的基本条件一是政治素质高、勤奋好学、爱岗敬业、本职工作业绩突出、具有培养潜力;二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三是在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具有注册税务师(含税务师)职业资格;四是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年龄在55周岁以下。

符合基本条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优先选拔:一是近3年工作成绩优异受到省(市)级以上表彰;二是近3年在省(市)级以上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励;三是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过与业务有关的学术论文;四是参与中税协业务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五是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认定的特级、一级注册税务师;六是同时具有注册会计师、律师或资产评估师资格。

通知明确,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个人自愿申报,税务师事务所推荐,地方协会初审汇总,中税协审定后择优录取。个人填写申报材料的时间为6月10日前,申请人员填写《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高端人才培养对象选拔申报表》,税务师事务所填写推荐意见且盖章后,提交地方税协初审。地方税协依据选拔条件于6月20日前完成材料初审工作。凡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按分配名额的1.2倍优先排序,报中税协教育培训部。7月10日前,中税协组织专家审定,确定2018年度培养对象人员名单,并在中税协网站公示。

通知还明确,培养周期为两年,第一年侧重于高端业务知识提高,在中税协扬州培训基地集中面授培训10天;第二年侧重于综合能力提升,在中税协扬州培训基地集中面授培训6天。

培训期间将举办“走出去”企业税务代理研修班。学员还须参加中税协网校提供的政治、经济、法律等课程学习。

通知要求,两年培养周期内,累计参加面授培训天数不得少于12天;参加中税协网校远程培训课时不少于32学时;结业(2019年12月31日)前,须提交两个本人参与的业务实操案例。

弥补人才缺口 中税协再启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推系列举措弥补行业人才缺口

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曾经提出,我国市场经济和税制改革需要三个30万专业人才作支撑,即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各30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律师现已达34万人,注册会计师现已达25万人,而(注册)税务师仅有14万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党委书记任荣发曾表示,转变征管方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培育和建立一支强大、健康的涉税专业服务队伍;税务师行业是涉税专业服务的主力军,要加快税务师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精心组织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90号),2015年以来,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在人社部、税务总局领导及相关司局的指导、监督下,举全行业之力,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已成功组织3次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三年考试报名人数和科次分别为169 615人415 384科次,176 058人458 187科次,226 087人587 965科次 ,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李林军表示,下一步,中税协将推动考试政策的调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使报考人数、报考科次、全科通过比例等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扩大税务师后备人才队伍。

其次,创新继续教育。为了不断提高税务师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中税协探索建立起“3+3+1+X”继续教育模式,即3个层次的培训管理体系,中税协、地方税协、税务师事务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3个面授培训基地,专门负责中税协面授培训工作;1个远程继续教育网校平台,为会员提供网上学习服务;X家由税务师事务所承办的专项业务培训基地,先后开展了海关委托稽查业务、税务争议代理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建筑业与金融业税务咨询业务、卓越税务师“五项能力”等培训,突出了实际业务操作培训和案例教学,受到行业的普遍欢迎。

李林军介绍,中税协今年还将依托专项业务培训基地,开展个人所得税、PPP项目税收管理、政府采购税务服务等实操业务培训;并与澳洲会计师公会探索开展国际税务人才培养项目。

第三,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2月5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就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作出了明确指导。

李林军介绍,2017年,中税协以税法宣传进校园和税法知识竞赛活动为抓手,全行业先后与120多所财经类院校签订了实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推荐优秀税务师参与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条件的税务师事务所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指导教师,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多个合作院校试点开设本科阶段税务师方向实验班,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中税协将按照国办和六部委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试点单位成功经验为范例,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深化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李林军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制定行业人才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开展行业人才能力评价;二是出版一套税务师业务系列丛书,作为行业从业人员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培训读本,并作为院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辅导教材;三是为院校和税务师事务所合作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在有条件的税务师事务所广泛建立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四是发挥中税协网校的优势,创建大学生模拟实训系统,丰富院校税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五是与更多的高校联合举办税务师方向实验班,吸引大学生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延伸阅读

税务师行业国际税务人才培养项目

中税协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税务师行业国际税务人才培养的通知》,定于2018年联合澳洲注册会计师工会开展“税务师行业国际税务人才培养项目”。

通知指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这是税务师行业的重大利好和机会,税务师应成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加快推进税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培养适应国际涉税业务高水平专业人才。

国际税务人才培训项目的报名条件为:已取得中国(注册)税务师资格,并拥有3年(含)以上税务相关行业从业经验,无不良记录;已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水平(大致相当于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水平)。

中税协对于税务师行业国际税务人才培养项目给予奖励扶持政策,2018年报名参与本项目且在2年培训周期内,全部通过澳洲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一次性奖励20 000元。同时建议各省税协也积极给予培养补贴,具体补贴金额由各省税协自行制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