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两会记者眼中的人大代表董明珠

一位两会记者眼中的人大代表董明珠

5日晚上快七点钟,一身深蓝色运动套装的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在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后略显疲惫。此时的她看起来不太像媒体描述的“铁娘子”。

但一开口,说起“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责任”这些词时,你就会发现,没错,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为中国制造代言”的董明珠:执着、坚定、敢想敢做。

中国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董明珠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一直关注的话题。今年,这依然是她的关注点。

一位两会记者眼中的人大代表董明珠

辞去巨星亲自代言格力,专注技术和品质,董明珠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为中国制造正名”,并打出环保的口号,将大众引导向未来。无疑,她做到了。如今,格力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空调品牌之一。

但格力电器已远不是一家空调制造商。早在2013年,格力就宣布进军智能装备领域。经过五年的精耕细作,如今格力的智能装备产品交出了让董明珠满意的答案。

2017年8月的珠洽会上,格力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能够加工出具有军工水平的零部件;

11月,在第三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格力机器人乐队震撼登台,展示了格力智能装备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12月,格力自主创新研发的车用尿素智能机获评“国际领先”,标志着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跻身国际尖端水平。

截止到2017年底,格力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等10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台套,累计产值约30亿元。

“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克服转型中那么多困难的,我觉得首先是信心和信念。”董明珠说,她的信心来自国家战略和对未来的判断,“‘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位两会记者眼中的人大代表董明珠

信心之外还有责任。“我们的空调再好,也是用别人的设备生产的,既然我们国家缺少优质的智能制造装备,为什么不去做?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她说。

在这件事情上,她是个坚定的“自力更生派”。“我们可以花钱买很多先进的装备,这确实能很快见效,但买来的始终不是自己的,我们自己做,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队伍,这些都是这个国家的财富。”董明珠反复说,“中国制造的未来一定是核心技术和人才队伍”。

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和装备为全世界生产高品质产品,让中国制造的标签从“低端”、“质量差”、“粗糙”变成“高端”、“智能”、“现代化”,正是董明珠的制造强国梦。

正因此,格力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下决心从最基础的材料做起,并成立了十二大技术研究院,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做到核心技术不求人。

一位两会记者眼中的人大代表董明珠

在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董明珠更是舍得下血本。2018年的第一天,她就在一个论坛上宣布:要让格力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随后又抛出涨薪计划。

“我希望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创新上。这就是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集众智汇众力’,有了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中国一定能跑出创新‘加速度’。”董明珠说。

“中国有巨大的、给年轻人展示的舞台,而格力就是其中之一。”董明珠曾多次表示,“我希望我的做法能影响一批企业家,给更多年轻人机会”。

操秀英 科技日报

EN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