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前一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一篇關於長安區坐車難的文章,《晚上八點,在長安區上學的我開始心慌》。文中

反映了一位在長安區上學的大學生吐糟晚上從市區回學校乘車難的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作為一個曾經在長安區生活了四年的學生,看完之後,感慨頗多。

西安高校雲集,大學城分佈在城市的四周,東白鹿西魚化南長安北未央,四座大學城四足鼎立,形成西安市高校割據局面。而其中尤以南部的長安大學城人數最為眾多,2002年長安縣撤縣設區後,大學城迅速發展起來,現有將近百萬的大學生,約為西安市大學生的70%。

面對如此多的大學生,長安區的公交可以說是嚴重掉鏈子了。拋開長安的公交不能用長安通及4-系列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就現在通行的長安區公交系統來說,最基本的需求幾乎都滿足不了。

長安大學城基本分佈在三塊區域:常寧新區一帶、西灃路環山路一帶及郭杜附近。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常寧新區:最後一公里,難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常寧新區一帶有培華、西京、西財、西科大、學前師範等多所院校,此處離地鐵2號線終點韋曲南不遠,但就是由於地鐵站沒通道此處的大學城,導致短短几公里的路程成了每次出行學生的一塊心病,下了地鐵後,2、3站的距離,有323、500路及4-系列的公交,“4-”系列的中巴由長安區管理,普遍收車早,而323、500路人多得更是擠不上去,除此之外就是隨處吆喝的摩的,5塊錢一位。

西灃路及環山路附近:收車早、路線少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西灃路及環山路附近有西電、體院、西工大、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等,此處距離西安市區較為偏遠,而公交路線少。有 916路、921路、922路、929路、4-11路、4-16路、4-08路等,且都是中小巴,想都不用想很難擠上去,除此之外,這些中小巴收車時間早。距離市區偏遠,出租車很少,而且不能打滴滴,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相信在這邊上大學的學生對於出行都很頭疼。

郭杜附近:收車晚,但是擠不上車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對於郭杜附近的學生來說,出行相對便捷不少。這裡有外院、西北大、師大、郵電、政法等多所大學,公交車不少,600、616等還是空調大巴,幾分鐘就有一趟,相比其他地方的學生可以說是很幸福了。但是,600、616公交也是長安區區民上學班通勤的主要線路,因此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長安區乘車難的問題存在已久,生活在長安區的學子已經抱怨過多年,擠不上車不說,更要被生活在長安區的居民吐槽,“額們長安區都是這些大學娃給害了,出門能把人難死,趕緊讓把這些學校搬走”。面對如此景象,長安區的莘莘學子們只有無奈。

輿論呼聲大,終開通高校線

直到前段時間網上曝出的關於長安區乘車難的文章,網上呼聲一片,長安區政府才開始重視起來,並採取了一些列的措施,公交加密、延點、增加高校1、2、3號線等。乘車難問題存在多年,相信長安區政府不是看不到的吧,要不是這次輿論聲太大,估計依然是坐視不管。

不管怎麼說,人民群眾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權益也算是有所成效了。從今天起(6月1日),長安區將開通高校1、2、3號線,這對於長安區的學子們來說,無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高校一號線:

原4-08路(航天大道西口—東大汽車站)線路更名為高線一號線,線路不變。

高線一號線沿途經過7、8個高校,對於西工大及西電的學子來說,終於有去市區的大公交了。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高校2號線:

高校2號線(西安翻譯學院—樊傢什字)。起點為西翻,住在秦嶺腳下的西安翻譯學校終於有進城的公交了。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高校3號線:

高校三號線(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長安校區—英捷舊車交易市場)。起點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能夠通3輛車,解決了長安區數十萬學子的乘車需求,相比之前長安區給人的印象,確實要好很多。而這是否是長安區融入西安的關鍵一步?

回首長安特別行政區,真的很特別

提起長安區,至今仍有很多人覺得長安區是長安縣。作為主城區的一員,長安區顯得與世隔絕,也與眾不同。

2017年9月13 日,西安市規劃局一紙規劃圖正式將長安區劃入主城區,與此同時,長安區撤縣設區也已經到了第16個年頭。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作為西安領土的一部分,長安區卻時常給生活在這裡的人一種與西安分隔兩地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它到城區內的距離,這種恍惚感更多的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航天城站出來,真正的長安區才剛剛開始。

初入長安區,出租車是一大亮點,不僅僅是藍綠顏色的區別,起步價也不同,長安區的出租起步價要稍便宜一點。但是長期以來,長安區出租的問題嚴重,

拒載、拼座、開口要價,更是形成了“不打表十塊走”的潛規則。西安的出租車在長安的哥眼裡更是成為了不速之客。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西安市大概沒有哪個區還擁有自己單獨的出租車體系吧。當然了,長安區單獨的公交體系是人們時常吐槽的對象,4-系列及9字開頭的中小巴車成為西安公交的另類,而長安區的公交竟然刷不了長安通,清一色的人工售票。

更有幾年前西電學子們千盼萬盼的173路,開通第一天就被916的人拔下站牌的惡舉,只因新開的173路和916線路公交車部分線路重合,影響了916路公交車的“生意”,不得不讓人覺得長安區民風彪悍。分屬不同的公交公司,利益驅使之下,竟讓人做出如此的舉動,實在讓人憤慨。

除此之外,人盡皆知的長安區不能打滴滴,究其原因也只不過是影響了黑車的生意而已。

網紅“千年銀杏”剛剛被央視點名,就發出暫停參觀的通告,僅僅因為周邊村民沒有拿到十塊錢“過路費”,但偏偏它發生在西安,發生在長安縣。明明可能引起大轟動的事情,在西安人眼裡卻平淡無比,因為這是長安縣。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還有前段時間有人吐槽裝的電信寬帶,套餐送了兩個寬帶,一個在長安區竟然不能用,說是隻有在城六區才可以,韋曲屬於郊區。郊區?前面已經說過了,去年9月的時候,長安區就已經被納入主城區的範圍,但是現在還是會被認為是郊區。

不得不承認,長安區確實是西安主城區內最特別的一個,沒有之一。所以被很多人稱為長安特別行政區,更有甚者稱其為長安特別牛逼行政區。

如果說起長安區的種種,怕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就像馬飛的歌裡唱的那樣,長安縣那麼些年都麼變。十六年的時間,長安縣還是沒有成為真正的長安區。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長安區融入西安的關鍵一步

可以說公交已經進行進一步地接軌了,那麼長安區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更應該像西安市看齊呢?比如說出租、網絡、教育、以及政策等各個方面。進一步進行融合接軌,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長安區,真正地融入長安區,也是人人期待的長安區。

這些年,長安區是咋撐過來的?

相信長安區的人都不願意一提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滿是負面的評論,就像西安人也不願意西安被稱為賊城一樣。幾十年來對於長安區的印象或許一時半會改不過來,可是通過慢慢地變化,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畢竟作為主城區,長安區有著很多地優勢。

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