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一方是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医护人员,一方是不会用语言交流的聋哑儿童;一方的工作环境地处繁华都市,一方坐落在秦岭脚下的乡村,且两方相聚近百公里。在今年的儿童节活动中,两方有了“爱的交集”。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爱心车辆抵达聋哑学校,爱心人士带着浓浓爱心走进校园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米面油、篮球等生活、学习用品让这个年度的儿童节充溢着来自社会的关爱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聋哑学校校长任娟妮向爱心人士说,接过婆婆的爱心接力棒,她会把给聋哑孩子们的爱继续下去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一个教室被抬进B超机等设备,充作检查室。两位发际有着丝丝白发的“专家级奶奶”专注而慈祥地为进入的每个聋哑孩子检查。聋哑学校教育主任张茸充当了“专家奶奶”和聋哑孩子间的“翻译”人员。孩子们用手语表示自己有哪里不适,张茸就用正常人的语言告诉医生。医生检查到什么情况,和告诉孩子们平日为了健康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张茸再用手语比划着告诉自己学校的聋哑孩子。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爱心人士郭芝娟的9岁小女孩杨婧怡为同龄的聋哑孩子佩戴崭新的红领巾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在聋哑学校不算大的院落,孩子们围成心形图案,进行系列活动中的“迎宾部分”

周至县楼观台聋哑学校由已故爱心女士史金凤创办。从1991年之前在路旁捡拾被家庭遗弃的残障孩子开始,史金凤自贴费用、自办学校,历经磨难,用自己的爱心为残障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承认。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孝慈人物”、“十年十大伟大母亲”等荣誉称号。在其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仁大爱。如今,从最小年龄不足4岁到最大年龄18岁,楼观台聋哑学校有来自武功、三原、柞水、商洛、临潼、周至等陕西境内以及甘肃等地十多个平原、山区区县的聋哑以及智障学生110多名。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周至县妇联副主席朱淑琴结合妇联工作谈社会助残的重要性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塔峪村党支部书记赵安荣介绍地处该村的聋哑学校近些年的发展历程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领到节日爱心礼品的聋哑孩子们很高兴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聋哑学校的园丁们也得到爱心天使捐赠的遮阳伞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聋哑孩子们和爱心阿姨很快“熟络”,“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还会有更多“交集”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由教室充当的“B超室”,有医生、护士、聋哑学校孩子,还有“翻译”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爱心人士和孩子们一起用带来的橡皮泥、彩纸做手工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爱心人士和聋哑学校孩子们纪念节日的合影留念照

“生命天使”和聋哑儿童的“特殊互动”

挥手惜别,聋哑学校的孩子们眼睛里写着不舍

尚鸿珠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