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忆旧:薄明中的石板路丨尔雅斋

本期推荐“尔雅群”文友忘却沧桑的一段回忆《薄明中的石板路》。江南水乡,美丽的吴江震泽,那青石板铺砌的老街,那通向远方的轮船码头,往事悠悠。

再次回首,在石拱桥边, 在廊檐屋下,有那消逝的青春, 还有父亲的身影~~

编语:云巛

苏州忆旧:薄明中的石板路丨尔雅斋

薄明中的石板路

人所以记住一个地方,其实与地点本身往往并无太大关联。我们真正在脑海中回忆的过去,是发生在那地方的人和事。

江南的石板路平淡无奇,似乎每个水乡的小镇都有,一条窄窄的河贯穿古镇,一半儿是水,另一半儿是岸。这一条河仿佛就是一棵大树,两岸的房屋,就是生长在这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和果实。

河的两岸,就是街了,青石板铺砌的街。许多年以前,小镇的街是用瓜子石片铺砌的,叫石卵子街。今天的青石板,虽然少了石卵子街“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诗意,但依然透着一丝苍古,并且溶入了古镇的人情风貌,很和谐。

那是一个初冬的凌晨,——其实也不算太早,五点稍微过一点。才下过一阵小雨,青石板显得光滑和明净。父亲牵着我的手就走在这样的路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昏黄的路灯下,一条灰白的路向西蜿蜒。灯光照着我们的脚,一前一后的走。

父亲是为了生计,去一个更偏僻的水乡小乡镇上班,我则替代母亲送行。其时母亲刚生小妹,不能送父亲,自然由身为长子的我代劳了。去水乡只能坐船,那船一天一班,早上六点就要起锚的,错过了这一班,只好明日请早,远没有今天般方便,所以我们五点略过便得出门。

父亲其实本可以留在自己所在小镇工作的,也许是单位的头为了完成所谓上山下乡的指标罢,——领导向来喜欢定指标,于是小职工的父亲就成了政绩的牺牲品,不得不别娇妻离幼女,单枪匹马去了一个先前从未听说过的地方。而我之所谓送行,不过只是依恋而已,因为我当时刚上一年级,既不能帮助拿什么东西,更不懂什么分担家庭忧愁。

轮船码头在小镇西栅,我家在小镇东栅,去坐船便须穿过整个小镇。镇东的北岸是瓜子片石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一段,过了镇中心的石拱桥,南岸小街是一溜廊檐屋,下面是青石板,上面是顶,靠河岸处是条石做的栏杆,供路人休憩的,廊檐能够遮荫蔽雨,一根根的木柱竖在石栏杆外,撑着小街上面的人家的楼房。也有上面不住人的,就只是一层黑瓦屋面。踩在长长的街路上,便响起清晰的回声。

父母亲先前从未分开过,这次离家到外地工作,自不免边走边絮絮的叮嘱:你是家里的老大,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清早起来要拎满水缸的水,然后洒扫抹桌子,为母亲分担家务,……从此,每天清晨我就早早起来拎水灌满水缸,直至我插场离开小镇,至今手掌还留着两排茧子,好在家的后门就是河,所以并不曾觉得累。

踏在石板路上,有点雾蒙蒙的,道旁偶尔有几家店铺的排门板缝里透出黄晕的刀片般的光线,忽而便想起前不久看的马戏来了。

那时候电影一般是看不到的,一次,有马戏团来小镇演出,这可是我自出生以来第一次碰到的热闹事情。演出场地就在我家对岸的一片空场地上,下午时候就有几匹马拴着在电杆木上了,到得傍晚,对岸已高高悬起几盏汽油灯,照得我们这里也是一片通明,可是只能听到锣鼓咚咚哐哐的响,却看不到演出景况,因为四周都围了篷布。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心里那虫抓似的痒痒,实在难熬。我死乞白赖的央父亲带我去看,死打烂缠之下,父亲终于答应了。

场里站满了人,我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只是看到大人们的屁股。父亲抱起我,然而看到的还只是前面人群的背和脖子,我急得踢脚,于是父亲举起我,让我骑在他脖子上。总算看到了窜来窜去的的马们和狗们,却又反觉得远不如只听那咚咚呛锵来得精彩了。但骑着父亲看马戏,足以让我在小伙伴间自豪许久许久。

许是因为父母结婚几年后才有我的吧,从小,父亲就特别宠我。小时候我睡觉不老实,曾经从床上翻下来,从此不管冬夏,父亲总是搂住我睡觉,即使有了弟弟妹妹也还是如此,以致每到夏天,我就一头一脸一身的痱子,用手摸去,便如一大块砂皮。如今父亲要离开家到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去上班了,我心中的不舍自是无法言表,所以只是低着头走路,并没有一句话。

去轮船码头的路虽然不短,终究还是到了。其时天色渐明,路灯已次第关闭,轮船上的船员刚起床,正在洒扫,岸上聚了一堆客人,却还不能上船。父亲坐在岸沿冰凉的石栏杆上,让我先回,我磨磨蹭蹭不愿意走,父亲便拉我坐他腿上,取出指甲钳为我修指甲。然而汽笛终于响了,乘客们便陆陆续续上船。我兀自站在河埠头,眼睁睁看父亲走进船舱。一个船工挥起长篙,点在河埠的石级上,一头撑着肩窝,从船头一步步走向船艄,船渐渐离岸,又是一声汽笛,船上烟囱冒出股股浓烟,船尾腾起一团团水花,向西愈行愈远,河面上只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如今父亲离我而去已经整整十年,但那薄明中的石板路,河面上的人字,便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虽然现在那石板路、那轮船码头已经不复存在……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

注:配图系网摘

苏州忆旧:薄明中的石板路丨尔雅斋

友情提示: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