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攻克新营子据点

「烽火张垣」攻克新营子据点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攻克新营子据点,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攻克新营子据点

攻克新营子据点

1944年9月8日夜,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第40团,向驻崇礼新营子的日伪据点发起突然袭击。新营子村位于张家口东北,是伪蒙疆首府张家口通往崇礼县的必经之路。据点设在村西北的两个大院内,由崇礼县伪警察署驻守。驻守警备队员约30人,特务科人员10多人,日本指导官、翻译官也常来常往,坝上各县的警备队也轮流在这里驻防。这个据点东、南、西三面都挖了堑壕,西角修了炮楼。在100米高的北山包建有半地下碉堡,有交通沟与围墙、炮楼相通。

「烽火张垣」攻克新营子据点

攻克新营子据点

9月8日夜间9点钟,第40团决定3、4连负责攻击新营子据点守军,骑兵第1、2连负责高家营方向的警戒,并破坏公路,狙击张家口可能增援之敌;1连作预备队;团警卫排在新营子东南方掩护电台和包扎所,并负责伤员转运工作。命令下达后,各连迅速投入战斗。4连从新营子东北角进攻,巧妙地接近据点山头的碉堡,前卫队员顺手甩进手榴弹,随着爆炸声,战士们跃身冲入碉堡,大声命令敌人放下武器,守兵惊慌失措,举手投降。

「烽火张垣」攻克新营子据点

攻克新营子据点

担任从西南方向进攻的3连,在4连战斗打响前,绕到新营子村南玉米地里往西运动,进入预定阵地,指导员立即发出攻击命令。但敌人躲在工事里,居高临下,战士们隔着堑壕向上投弹很困难,几次猛攻均未奏效,伤20余人。在紧急情况下,闫政委和邓副团长果断决定:四面齐攻,突破缺口,摧毁敌人的防御。由机枪掩护,分两路从西南和东南向碉堡两侧同时猛攻。战士们前赴后继,冲向敌据点,冒着枪林弹雨,搭人梯,越堑壕,经过短暂、激烈的拼杀,跃上敌人的碉堡,围墙终于被战士们从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突破。残敌聚集在西大院的西北角房里,4连从东北角占领了北房顶。一个负伤的日本指导官,躲在暗处向正在指挥战斗的邓典龙副团长开了一枪,邓典龙阵亡。战士们立即从房顶上挖洞,把手榴弹塞进房内,随着爆炸声,日伪军在死伤一片后,缴枪投降。

这次战斗,八路军全歼日伪守军150人,其中有日本指导官3人。缴获轻机枪3挺、长短枪100余支,军马10余匹,还有粮食等物资。八路军干部战士50余名阵亡。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崇礼县志》等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