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春節 · 離家

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假期總是短暫的。尤其對於遠方歸來的人和他們的父母。

我們這一代的人生,或許親人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以前是火車站,現在,變成了飛機場。

我們下一代的人生會怎麼樣呢?

前天和老同學聚會,聊到一個話題:以後要不要送孩子出國。一家人,到底前途重要,還是在一起更重要?

大家擔心孩子送出國之後,還能回來嗎。

“她萬一不願意回來怎麼辦?到時候她想法都變了,我不知道她想些什麼,也沒法參與她的生活,” 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還沒說完,眼睛已經紅了。

這個春節,是我五年來第一次回國過年(以前都是家人到新加坡來)。

老媽包了餃子,燒了很多菜,我每次在她辛苦忙碌,把菜端上來之後,都會由衷對她說:謝謝媽媽!辛苦了!

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終於有一天,她忍不住說:不用謝!給你做飯,我也開心的啊。

話雖短。但我體會到自己長期不在,她想付出母愛卻找不到目標的一點失落。

可是,如果長期在家,我恐怕根本想不到對她說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早已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不太會因為一餐飯、一件洗好的乾淨衣服、一杯送到手的溫水而感動。

一次遠行,物理距離遠了,心裡卻更加珍惜對方的付出。

在中國的家庭裡,由於父母關照多,孩子往往獨立生活之後,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在遠方,你學會自己照料生活:早晨迅速弄好維生素abcde齊全的早餐、送孩子上學、下午放學接娃、回家做好晚餐、收拾東西做玩遊戲、繼續加班……

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你體會到父母年輕時的不容易,當他們來了,突然進入你的生活無償幫助你,你會對他們的付出覺得不好意思。

衝突也是在所難免。自己習慣的生活節奏,被親人打破難免焦慮。

但是,這就是成長。至親之間,懂得感恩,彼此體諒,但各自獨立,留有空間。

父母都希望孩子像太陽一樣,照亮自己一片天。不要成為一個“巨嬰”,對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

離家,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

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我們常常說,每一代人,日子其實就兩種過法。

1.要麼一代人重複一代人。年少時一堆夢想,20多歲放棄了,最後活成父母、祖父母的樣子。索性把夢想寄託到下一代身上,就像父母把夢想寄託到你身上一樣。

連教訓子女的口氣,都跟父母當年教育你一樣。儘管,這種教訓曾經傷害過你,你曾經反對過,但最後,你不知不覺選擇了重複。

2.或者,每一代人不斷進步,有更開闊的世界,引導家人一起成長。夢想不斷創造和實現,人生常有驚喜。60歲,依然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接受教育,最終是為了實現生活的理想,倘有能力,也幫助別人過更好的生活。

在生活的理想下面,離家,只是手段,不是目標。

但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離開,往往缺乏準備。

畢竟,在多年的家庭生活裡,習慣了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父母對愛的表達,體現在日復一日的操心和叮囑中:從每天催促睡覺,到為了趕時間,幫助孩子穿好衣服、擠好牙膏。事事勞心。

一家人圍繞孩子,安排家庭生活一切。孩子一走,父母的生活空了。

離開家,挑戰的不是親情,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說到底,這不是子女離開帶來的空白,而是家庭生活失去了孩子以外的其他方向。

孩子的壓力也很大。

當孩子出國後,看到西方父母的生活。會心疼並要求自己的父母,能不能活得自我一點?有自己的生活,錢該花就花,不用總留著給我。生命太短暫了,十年一瞬,對自己好一點!

而父母還沒有適應子女的獨立生活、不同見解。仍希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幫助子女規劃一切,避免走彎路。

最終挑戰兩代人的,不是對彼此的愛,而是對人生和親情的不同理解。

雙方都很難改變。而這,才是正常的。

時代不同,教育不同,每個人不可能完全一致。

但親情從未改變。

你發現沒有,無論世界多麼艱難,讓你難過的,永遠是親人的一句話,一個冷眼。

距離遠近,並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與親情達成和解。

所謂親人,不一定事事理解,絕對一致,那樣只會把愛越推越遠。

能夠做到彼此陪伴,相互尊重,才是親情本來的樣子。無論多遠,都是千里一線。

心在,愛在,世界處處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