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古老村庄的再次起航

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古老村庄的再次起航

街道

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古老村庄的再次起航

古戏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淇滨区上峪乡西部、淇河之滨的白龙庙村,因村北的白龙庙而得名,相传这里是白龙沐浴之地,村里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白龙的传说。这个不足200人的小村庄,集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人文遗址于一体,这里有洞中有洞、深邃曲折的白龙洞,有飞珠溅玉的白龙庙瀑布,有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冰臼群,更有距今约600年的古戏楼……

白龙王传说引人入胜

说起白龙庙村,就不得不提白龙庙。白龙庙位于该村的最高处,南瞰村庄,北临淇河。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可以看到山门上的4个大字“白龙神庙”。

看守白龙庙20多年的马振华介绍,过去,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到这里祈天降雨。大殿之上至今悬挂着光绪皇帝御赐的“年岁有得”匾额。

白龙庙正式名称叫威惠龙王庙。《汤阴县志》记载:“柏尖山威惠龙王庙在县西四十五里鹿楼社,永乐十四年主簿李元创庙于龙潭之南,成化五年知县尚玑重修立碑。”由此可知白龙庙创建时间可追溯至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院内至今留有明清时期重修威惠龙王庙的碑记,因年代久远,一些碑文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白龙庙内最好的建筑是拜殿,黄色的琉璃瓦,依旧色彩艳丽的横梁彩绘以及下方刻有八仙、花鸟、凤凰等人物花鸟的镂空彩绘木雕,让整个大殿显得异常华美。大殿内供奉着白龙王的神像,北侧墙面上的壁画,描绘的是有关白龙王的各种传说。

“村里有关白龙王的传说很多,一天也讲不完。”马振华说,“其实不论哪个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600年弦歌不断的古戏楼

白龙庙的山门对面是一座古戏楼,与白龙庙的历史一样久远。戏楼台基高1.33米,为青石所彻,通面宽6.2米,进深8.6米。分前后台,前台为卷棚顶,后台为硬山顶,两顶相连,前后相通,互相勾连。

戏楼前台的檐下有4根青石方柱,上面刻有两副对联: 世务总空何必以虚为实”“人情无定不妨借假作真”;“盍往观乎父老闲来消白昼”“亦既见上儿拿归去话黄昏”。据村民讲,古戏楼这4根柱子都是从4公里外的老望岩抬来的,因为那里的石头好刻字,现在老望岩还留有采石坑。

这座古老的戏楼,至今仍不断上演着各类戏剧,只不过因为戏台面积较小,同时古戏楼需要保护,现在演员们是在古戏楼东侧的空地上唱戏。

白龙庙和古戏楼至今能够完好留存,离不开村民的保护。马振华说,早在1992年,原郊区人民政府就将古戏楼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的“洗脸盆”——冰臼

从白龙庙村村北下去,就是淇河河道。一条大坝横亘在河道中央,这座修建于1967年的大坝,将淇河分为两截儿。

“我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儿,这些石坑里面东西很多,有鱼还有老鳖。有时候一次就可以捉到好几只老鳖,大的有四五斤重。”马建亭说。

这些承载着村民童年回忆的石坑,在2005年有了新的名字。当年,淇河生态保护与开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石坑后,认为有可能是冰臼。后经我国研究冰臼的权威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林教授认定,淇河河床中央的这些石坑、石洞就是冰臼,是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

市淇河生态保护与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献忠说,白龙庙河段冰臼群,是我国首次在灰岩中发现的冰臼群。它的面积达6400平方米,规模大、类型全,且保存良好,在古气候、古地质演化史上具有全球和区域对比意义,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龙庙村再度扬帆起航

白龙庙村的建筑群形状像只船:两个尖头延伸到山坡上,三面环山,中间宽阔的部分是村庄的主体,大部分是石头砌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所建;村中有一栋20多米高的石头楼,在周围三四米高的平房中格外显眼。村民们说,村子是按船的形状建造的,又尖又高的两头是船头船尾,三面环山是船舷,那个高楼就是船的桅杆。

“村子是啥时候建的,没人说得清。听老辈人说,俺村原来叫石嘴村。”马振华说,至于为什么把村子建成船的形状,可能与古时这里航运比较发达有关。古时的淇河水量很大,白龙庙村水路交通便利,是有名的码头,淇河岸边的数十块巨石上,至今还可以找到古时固定船只用的石孔。

《三国志》记载:“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自此,淇河水在现在的浚县新镇镇前枋城村附近注入卫河。隋朝时期,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卫河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白龙庙村附近的桑、竹、弓、纸、瓷等特产可以通过运河抵达京津。

随着淇河水量变小,白龙庙村繁华不再,一些村民陷入贫困。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白龙庙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市里专门从市旅游局抽调干部到该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帮助村里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这个省级贫困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中的土路硬化成了水泥、石板路,村里有了保洁员,有了垃圾转运车……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提升,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红火。

这两年,淇滨区按照“文化+旅游+扶贫”的脱贫思路,积极推进沿淇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开工建设了总投资5亿元的桑园小镇扶贫项目,辐射带动白龙庙村、纸坊村、竹园村、南山村旅游业发展。白龙庙村抓住机遇积极筹建旅游公司。“旅游公司计划按季度向贫困户分红,上个季度贫困户每户分到了300元。我们村的改造工程也在火热进行中,将逐步发展成集观光休闲、文化民俗、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马新文说。

“我们村计划到2018年全部脱贫。”马新文说,“节假日来这里旅游的人特别多,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大概有3万人次来我们村旅游。”(来源鹤壁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