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学研协同闯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2006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时,当时园区的名字还是济南化工产业园区。2013年,济南化工产业园区更名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这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意味着产业发展方向的变革:从传统的化工产业转型为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新兴产业朝气蓬勃,新动能持续释放活力。这些年,正是在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大力引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高端科技

“孵化器”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学研协同闯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产业园区“遍地开花”的今天,如何在动能转换大潮中脱颖而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政研室主任王晗表示,在发展模式上,园区探索并成功实践了“成果、载体、团队、服务”的特色发展道路,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之路。

“具体来说,我们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中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科研研所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搭建载体和提供服务,吸引科研院所在园区进行中试生产和成果转化。”王晗说,在载体建设方面,园区高水平建设标准化厂房,为企业搭建发展载体,让企业来了就可以直接开工生产;在团队和服务方面,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每个环节上都有专业队伍跟进,提供高效服务。

山东中科科技园项目就是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2月,山东中科科技园项目落户园区,该项目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为基础,由省国资委牵头,发挥中科院科研和高端人才优势、省属国有企业的资本实力优势,共同打造高层次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该项目建成后,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为重点,力争3-5年内搭建各类创新平台10-15个,孵化国内先进水平项目50个,引进泰山学者或领军人才5-8人、高水平创新团队30个,培育上市行业标杆企业8-10家,建成全国科技领域顶级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科技创新和“双创”提供全球服务共享平台。

做好产业发展

“大文章”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学研协同闯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是开发区发展的立命之本,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做好了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新旧动能转换就有了根本保障。为此,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瞄准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大力引进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前瞻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支撑,集聚发展新动能。

4月26日,北京中关村(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签约,由园区管委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合作共建,首批22家中关村企业率先签约入驻。

北京芯合科技有限公司是签约入驻园区的22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该公司以自主研发机器人智能驱动控制技术为主导产业,已在济南完成公司注册,目前已经进场安装设备。”王晗表示。

除了芯合科技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外,被称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则是园区今后重点发展的另一大产业。

在4月26日的签约仪式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联合签约入驻园区的绿能嘉业新能源、乐烯恒业、尚成能源三家企业成立了济南石墨烯研发应用中心。

王晗表示,济南石墨烯研发应用中心带来的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热能、石墨烯水性碳纳米发热材料三项项目的引进,弥补了先行区在石墨烯领域内的空白,丰富延伸了新材料产业链条,为该园区的发展带来新动能、新血液,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向更高层次迈进。

抢抓携河北跨

新机遇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学研协同闯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全省上下已经掀起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热潮,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园区定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示范区,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发展机遇可谓是前所未有。”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财政金融保障局副局长徐熙勇说。

另一方面,但是随着园区企业的逐渐增多,土地、人才、交通等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以土地资源为例, “起步区核准面积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起步区范围内已经无地可用,导致一些在谈的大项目、好项目无法落地,制约经济发展后劲。”

为此,园区期盼上级有关部门在土地指标上向园区倾斜,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土地空间保障。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立足园区发展实际、区域主体功能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支持园区申报扩区,推动园区发展扩规提质,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同时,园区也希望能够获得关于黄河北地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扶持政策,或者享受新旧动能先行区管委会同样的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从而发挥园区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北跨携河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济南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