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下一秒入定” 你将“无往而不至”

王阳明是明通之士,坚持不离世间法。他固然热爱山林清幽,悦目赏心,无市尘之纷扰,扑鼻无浊气,入耳无噪声,就他的私心而言,他喜欢这种“境”。但他内心的意境不在于此,他心中想的是普法于世间,与众生一起超凡入圣,不当自了汉。这其中有高尚的弘道精神,也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的功名心。这个功名心使他区别于禅门;近禅的那一面又使他区别于没有超越意识的功利派。

做到“下一秒入定” 你将“无往而不至”

他教人静坐的具体功夫是单看书绝对弄不清楚的,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记载。推测应该是吸收了佛道的静坐技巧,来做儒学“处心有道”的功课;应该是孟子、韩愈一条线上的知言养气那一套,为了“集义”,找心无亏欠的沛然状态,与圣贤进行精神交流,像韩愈说的“迎而拒之,平心而察之”,达到纯熟的境界,以期随心所欲不逾矩。阳明这个功课,与他的一系列思想是一致的,首先是“心即理”的一种贯彻落实;其次可以检验知行合一到什么程度对于找到良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克己省察的功夫。

做到“下一秒入定” 你将“无往而不至”

他在这里教的主要是“静坐”,让人收放心。禅法的静坐是通过一套调呼吸的办法(如听呼吸的微声、恹鼻孔、眼观鼻鼻观心等等)达到一种无念、无知觉的入定状态,追求元神不动。阳明讲过人不可能无念地体会。所以他只追求正念,不求神通,息息去私意、存天理。阳明所说的,让学士修习的静,是静虑,是《孟子》说的“收其放心”,心思观照,不能心存鸿鹄,逐一检察灵魂深处有无私心杂念。阳明所教的是纯粹的儒家修为。

做到“下一秒入定” 你将“无往而不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