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独家探秘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作者 徐琛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近“死亡之海”罗布泊西端,有一片沙漠绿洲。这就是组建于1958年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马兰基地。

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风云过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千里戈壁也恢复了昔日宁静。但是,马兰人的功勋,祖国不会忘记。

伟大的事业,艰难的起点

建国初期,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一批批科技精英、一支支英雄部队受到祖国召唤汇聚起来,开始了核试验场地选址工作。

最初选定的核试验场地是甘肃敦煌。

1958年8月下旬,敦煌的勘察选址工作全面展开,这在当时还是一项绝密行动,只有少数几位负责同志知道任务内容。两百多名部队官兵和科技工作者深入戈壁大漠实地勘察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睡地窖、住帐篷,吃干菜、喝苦水,辗转数月。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马兰回忆

一天,一名干部问当时的勘察大队大队长张志善:“我们这叫打的什么仗,一天到晚蒙在鼓里,晕头转向的,也不知道要干嘛。”其他干部也七嘴八舌议论:“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不怕,但死也要死个明白。”看到大家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为怎样的事业而奋斗,张志善决定向上级打报告,请求在内部公开任务。得到批准后,他向大家交了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一个原子弹、氢弹试验靶场。”神秘面纱一经揭开,大家激动得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并不住感叹:“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伟大神圣的事业!”

由于敦煌的选址不理想,勘察大队转战新疆,并最终选定在古楼兰的消失地——罗布泊腹地建立核试验区。1959年4月,勘察大队继续在南疆公路沿线的库米什、乌什塔拉等地选择生活区,最后选定在乌什塔拉以南5公里处的一片盐碱滩。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基地位置隐蔽,水源丰富

该地离试验中心区300多公里,位于天山脚下,靠近博斯腾湖,紧邻南疆公路,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一条天然水沟从中流过,水沟两旁长满了马兰草。5月,勘察大队在那里规划蓝图,正值马兰花盛开,时任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即后来的马兰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便提议,将基地生活区命名为“马兰”。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公开资料中的基地俯视图

基地组建初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又恰逢3年自然灾害,粮食物资短缺,广大官兵咬紧牙关,用双手、用肩膀、用食不果腹的血肉之躯,承载着创业的艰辛。初到马兰,部队住的大多是帐篷,遇上大风,帐篷常常被风掀沙掩,甚至撕成碎片。没有住房,官兵就自己动手挖地窖;没有食堂,大家就在背风的山坡下就餐;没有实验室,就土法上马,在烈日下做仪器高温试验,在寒冬深夜做低温试验;缺少建材,就自己脱胚烧砖;缺少粮食,就采来野菜和榆树叶作“代食品”充饥;缺少生活用水,一盆水蒸了馒头再洗脸,澄清之后再洗衣服,之后才舍得倒掉。

辉煌总是与苦难为伴,伟大的核试验事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一位老同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一往情深地说:“正因为条件艰苦、创业艰辛,才感到格外光荣。那样的日子,苦得幸福,苦得自豪!”

为了春雷乍响

我国的核试验是国家工程,所有参与到核试验事业中的人,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官兵,都对核试验的保密工作高度重视。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电影《尘封核爆》截图

在领导核试验事业的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多次就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包括试验任务的保密、暗语密码的制定、通信的保密等各个方面。

1964年11月4日凌晨,拟公开发表的首次核试验现场照片送至周总理处。周总理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后说:“照片公开发表后,会不会有泄密的问题?”并进一步询问:“如果把下半部的地面截去一些,是不是更有利于保密?”在得到专业人员的肯定回答后,周总理说:“那好,照片正式发表时就按截图作保密处理,我要送请毛主席批准。”后来,刊登在1964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的原子弹火球和蘑菇云照片,就是按照周总理指示截图处理过的。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原子弹爆炸的新闻与被剪裁的照片

当时,中央给核试验任务定下的目标是“5保”:保响、保测、保回收、保样、保密。保密,作为决定试验任务成败的重要因素,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基地创建初期,每位参与试验的涉密人员都有一个保密手提包,存放着保密本和其他涉密材料,保密手提包一律统一存放保密室,上班时领取,下班时经过保密员检查确认后交回,绝不在个人手上过夜。

由于核试验任务极其复杂,牵扯面广,有时还需要依靠马兰基地和所有相关单位的大联合、大协作。在第一次核试验前,如何将核弹从生产场地安全而秘密地运送到核试验基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核弹生产场地与试验场地距离长达千里,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为加强对安全保密工作的领导,在中央专委、国务院和国防科委的领导下,由公安部和当时的总政保卫部联合成立了核试验安全保卫保密联合办公室。核弹运送专列沿途和到达乌鲁木齐后的警卫部署都是按照国家最高元首级标准保障的。当专列到站后,新疆军区派了3层警卫力量,内层30米左右一岗,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只有佩戴证件才能靠近专列。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愿为事业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马兰基地广大官兵和科技工作者平淡而辉煌的人生三部曲。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在马兰立下赫赫战功的程开甲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证书

在位于马兰生活区西侧的烈士陵园,长眠着378名为核试验和基地建设献身的科学家、军人、职工和家属。纪念碑上镌刻的碑文这样写着:安葬在这里的人们,是为创造惊天动地事业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靠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有的在试验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离逝,还有的是是为支持这项事业而长眠在这里的父老妻儿......

最知名的保密城——马兰基地

马兰烈士陵园

曾有作家这样描述马兰人:他们的成就震撼了世界,而他们自己甘愿默默无闻;他们以毕生的青春、智慧、热血培育出丰硕成果,却从不炫耀自己的花朵。

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存。马兰英雄的名字必将彪炳史册,再励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