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一提起鸚鵡,就容易想到一個成語“鸚鵡學舌”。

除了會學舌逗人開心以外,許多鸚鵡還聰明得很。

比如啄羊鸚鵡隨便叼個手套,偷個零食啥的就能將人類的世界搞得一片混亂。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可偏偏有一種鸚鵡給人印象就是笨得出奇,笨到連飛這種最基本的本領都沒有。

甚至這種雄鸚鵡還會蠢到認不出自己的同伴,直接到其他動物或者是人類頭上進行不可描述的事。

看它使勁用雙翼不斷拍打,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鴞鸚鵡是鸚鵡乃至鳥類家族中最為獨特的存在之一,也是新西蘭島嶼上獨有的奇特鳥類。

它體型上跟我們家養的雞差不多,大概60釐米左右,體重2~4公斤。

這也一舉讓它奪得“世界上最重的鸚鵡”的稱號,被稱為鸚鵡家族中的“巨無霸”。

要知道,它的同伴紫藍金剛鸚鵡身長是它的1.5倍,可體重還遠遠不及它的一半。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它外表長著一張酷似貓頭鷹的臉,羽毛比大多數鳥類要柔軟得多。

雖說也擁有一對短小幹練的翅膀,但這對它們來說更像是雞肋。

因為它們怎麼拍打這對翅膀都飛不起來,還得為了不丟面子時不時假裝自己在飛的樣子。

不過,憑這點就說鴞鸚鵡是天生笨到無可救藥的鳥,就有點冤枉它們了。

恰恰相反,不會飛是通過機智的進化選擇而來的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眾所周知,新西蘭曾是鳥類和爬行類的天堂。

歷史上除了少數地區有蝙蝠這一原生小型哺乳動物以外,基本沒有什麼哺乳動物。

於是,鳥類也成了新西蘭大陸的一方霸主。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沒有天敵的生活已然十分安逸了,又何必傻乎乎為了飛一飛,消耗自己更多的體力

這樣一來,有些鳥類就選擇放棄 了飛行,比如恐鳥、鷸鴕、幾維鳥等。

當然,鴞鸚鵡也是其中之一。不用飛行也就不再保持輕盈的身材,身體也開始放飛自我:身體有多結實長多結實,能儲存越多脂肪越好。

久而久之,鴞鸚鵡也越發肥碩,走起路來的姿態跟大街上發福的老大爺不相上下了。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恐鳥

與此同時,鴞鸚鵡對吃是非常有講究的。

新西蘭陸均松的松果是它們最愛的食物。可這小小的果實偏偏長在二三十米的大型常綠樹種上的。

為此,既肥又不會飛的它們硬是把自己培養成了爬樹小高手

它們又是用嘴啄,又是用爪蹬,慢悠悠地將自己的身子挪上了枝頭。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新西蘭陸均松

只不過上樹容易下樹難,鴞鸚鵡只能用自己認為最優雅的姿勢滑翔落地。

每當它們不顧一切松爪而下,都著實令人捏一把汗。因為這麼危險的動作有時會直接導致它們的傷亡。

慶幸的是,大多數時候它們豐厚的羽毛和肥軟的身體能減緩了接觸地面時的衝擊。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為了吃,它們甚至還養成了一種“不好”的習俗。這也害苦了一群雄性的鴞鸚鵡。

原來雌性鴞鸚鵡只有確保食物充沛的時候,才考慮接受雄鳥的求偶,從而繁殖後代。

一般來說,雌性鴞鸚鵡平均五年才生一次小鳥。當然,它們不著急慢慢來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壽命長,一般鴞鸚鵡平均能活到60歲以上。

對雌性鴞鸚鵡來說,漫漫鳥生路,何苦浪費那麼時間在傳宗接代上,還不如自己先快活。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可雄性鴞鸚鵡卻並不那麼淡定,一到繁殖的季節就非常心急,也異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雄鳥們不惜經過數公里的長途跋涉(平時累積的能量都在這裡爆發),聚集到一處合適的求偶場來展示各自的魅力。

此外,它們還會通過打鬥來爭取建造“碗洞”的最佳位置,並建出一條通往自己碗洞的小徑。據說這“碗洞”是它們取得雌鳥歡心的重大籌碼。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正在挖洞的雄鴞鸚鵡

在為期三個月的繁殖期裡,雄鳥每天在自己的碗洞周圍歌唱,叫聲甚至能夠傳播5公里之遠。

這樣賣力的表演會持續整整8個小時,只為能得到雌鳥的恩寵。

有趣的是,這場求偶大作戰中,沒得到回應的單身鳥可能會一直單身下去,有魅力的雄鳥卻能受到眾多雌性的寵愛,夜夜當新郎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其實,鴞鸚鵡上述看起來蠢萌的生存方式,在新西蘭活下來是完全綽綽有餘的。

雖說它們被這片土地養得完全不識天敵為何物,甚至在被驚嚇時也只會用靜止不動來應對。

不過,它們披著一身綠皮能與背景融為一體。

所以,一旦遇到危險或驚嚇,它們只用呆呆地站著,假裝自己是個木頭鳥就能輕而易舉地逃過一劫了。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自以為藏匿在樹林中的鴞鸚鵡

可屬於鴞鸚鵡的平靜生活卻被人類的到來打破了。

四千年前,毛利人登上了新西蘭大陸。

當他們第一次見到鴞鸚鵡時,就鍾情於它們美麗的羽毛,不惜代價將其弄來做成衣服。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特寫鏡頭下的羽毛

到了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也來到了這片土地。隨船而來的還有家貓、黑鼠、白鼬等哺乳類動物。

無論對於人還是動物來說,這群傻鳥身比雞肥,腦比豬笨,身上帶著一陣好似蜜糖的果香味,儼然就是天然的美味。

所以,它們不僅是人類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也是這些小型哺乳類動物的盤中餐。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其中,光是家養的貓每年在新西蘭就大概能吃掉2600多萬隻幼鳥和鳥。

與此同時,每年數以千計的鴞鸚鵡被運往世界各地的收藏地和動物園,但它們大多數會因環境不適等原因在一個月之內死亡。

恐怕鴞鸚鵡數量再多,也耐不過這樣的吃法和玩法。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很快,鴞鸚鵡作為蠢萌界的代表開始岌岌可危,幸運地是傻鳥有傻福。

早在20世紀末期,新西蘭政府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禁止人類獵捕,覆育鴞鸚鵡的計劃。

可即便如此,它們也還是會被島上的野貓、野鼠吃掉。

這導致鴞鸚鵡的數量急劇下降,再加上本身雌性個體繁育效率就低,從而一度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為此,科學家們先全力撲殺周邊四個小型島嶼上的鼠、貓、鼬等哺乳動物。

然後,他們將主島發現的殘存65只鴞鸚鵡轉送到這四個島嶼上(茂伊島、小巴里爾島、科德菲什島及瑪娜島)。

而這四個已經全面清除所有有害物種的小島便成了鴞鸚鵡們的諾亞方舟。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保護鴞鸚鵡的四大島嶼之一的瑪娜島

自那時起,所有踏上這四個島的人員都要被執行全身包括行李的嚴苛檢查

,避免夾帶外界任何生物進入

緊接著,餘下的65只鴞鸚鵡全部被取好了名字並戴上高級的無線電接收器。

同時,科學家為它們準備了豪華保育套餐,併為每一隻下蛋的鸚鵡,會被架設在旁邊的紅外線攝像機24小時監控。

而這一切高科技只為能讓獨苗們能順利繁衍。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可在30年裡,在鴞鸚鵡生活的這四個島嶼上,它們最愛的食物松果只成熟了兩次。

要知道前文說了沒有充足的果實,雌鳥是不願繁殖的。就算人類再心急,雌鳥還是堅持不給夠吃的,休想讓它們繁殖的原則。

所以,科學家們只能另闢蹊徑,看能否研究出沒有松果時能支撐鴞鸚鵡繁殖的食品補充劑。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可經過實踐行動,科學家發現找到相應的替代品實在是太難了。

不是卡路里過多導致雄鳥被孵化,就是蛋白質過量使雌鳥導致其產卵前停止進食。

讓人吃力不討好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這種鳥類的性別比例更是被大大歪曲了,雄性的數量遠遠大於雌性。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人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依舊沒法讓鴞鸚鵡繁殖

直到2015年,來自奧克蘭梅西大學的帕梅拉·馮·赫斯特才找到了松果中最關鍵成分是特定的維生素D。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帕梅拉·馮·赫斯特

她認為維生素D對於吸收膳食鈣非常重要,在產卵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正是鈣對於形成蛋殼以及這種笨重鳥類異常巨大的身軀很重要。

進一步研究後,科學家驚訝地發現,此前使用的補充劑正是會導致鴞鸚鵡缺少這種鈣。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他們也努力生產出了在不結果實的時候中真正刺激鴞鸚鵡繁殖的補充劑。

在幾代研究人員的努力下,鴞鸚鵡的數量才不斷增加,從65只上升達到了125只左右。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拯救這群傻鳥,科學家也著手對這125頭鴞鸚鵡的基因組進行解碼。

近年來,第一批鴞鸚鵡的基因組最終被解碼出來了。這些基因組數據也讓人們更好地一同想辦法拯救鴞鸚鵡。

這種拉低鸚鵡平均智商的鳥,難道真的會被自己笨到滅絕嗎?

就好比弄亂我們的衣櫃只需要花上2-3分鐘,而整理好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當初人類及其帶來的貓、老鼠等哺乳動物輕而易舉地就將鴞鸚鵡逼上了絕路。

如今,只是要保護一個這麼小數量的種群,卻需要一代代人,以及無數資源的投入。

Kakapo.Wikipedia.2018.03.2

Ed Yong. New Zealand’s War on Rats Could Change the World. The Atlantic. NOV 16,2017.

BBC紀錄片:《最後一眼:鴞鸚鵡》

中國科學報:《維生素補充劑拯救瀕危鸚鵡》.2015

新西蘭地理雜誌:《解碼鴞鸚鵡》.2016

___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