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丧事越办越热闹,丧事喜办到底有什么说法?

单单仰望450

在农村,对于丧事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丧事喜办。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这是古时候有的一个说法,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因此,那把70岁上的人死了之后称为喜丧。

现在呢,这个风俗延续到现在。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发展,人的寿命也提高到了80岁。因此,这个西桑也跟着提高到80的年龄上。

把丧事当成喜事儿来拜的人普遍认为:丧事喜办,可以表现出一家的,人丁兴旺。办的排场越大,来的人越多,以后家庭的发展就越来越顺利,因此导致喜事丧办的仪式延续到现在。

其实对于丧事来说,死者为大。在丧事上进行喜事的仪式,可以说是对死者的不敬。这种喜事三班的陋习应该摒弃,时至王顾之后应该举行正规的悼念仪式,之后入土为安,这样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乡博博

在农村近几年来,有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丧事越办越喜庆,越热闹,没次村里有老人没了的时候,就会请来一些戏台吹喇叭唱戏等等的团队,气氛无比的热闹,每次,办丧事的时候我们小孩子都会去瞧一瞧,因为总是有小贩来卖小零食,正和了小孩子们的口味。


为什么丧事越办越热闹呢?原本失去亲人是非常悲伤的事情,而现在很多丧事场景都故意去办的热闹起来,除了直系亲戚送尸体埋葬期间,亲人们要以泪洗面,表示悲痛不舍和对死者的爱之外,人们都刻意去做的像喜事一般。比如摔碗代表着“福寿”,戏台代表着欢送,在棺材上贴红色字帖,悼念的时候吹喇叭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表示对死去老人的追悼,对死者的孝顺和爱戴,对死者生前的积德扬善表示传颂赞美。

另外,在我老家农村里,老一辈的人还是比较迷信的,认为人死后回到另一个世界享受天伦之乐,他们也总是告诉下一代人死亡并不可怕,所以比起死去化为乌有,不如相信老人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所以我们口中所说的亲人死后能在另一个世界会过得很幸福,这也是一种希冀。


人的一生难逃死亡,只是早晚的问题,慢慢地人们从开始恐惧死亡,转变为接受生命的结束,这也是说明人们心态更加可观从容了,不过说到底,农村的丧事喜办也象征着人的一生要以欢庆结尾,也算不枉此生了吧。


农村巷

农村的丧事越办越热闹,丧事喜办到底有什么说法?

看到这个问题,我又想起了我爷爷的丧事。当年爷爷去世时已是94岁高龄,是我们村里最年长的,所以村里人和亲戚朋友们都说,爷爷的丧事要当做“喜事”办 。即:一家老小披着红装、挂着红联,吹吹打打地给去世的爷爷送葬。

而人死了,除了主人家按亲疏排辈“赶尸亲”告知外,方圆几个村的乡亲们和没告知的亲戚朋友们都会赶来,一是赶来帮忙,二是告慰死者,为逝去的亡灵送最后一程。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老人超过八十岁为高寿,如果过了八十岁了才过世,就可称之为喜。要操办酒席给别人吃,也就是丧事“喜办”。


死者寿衣的件数、质地必须注意,一般件数会在五、七、九单数,而绝对不能是双数,双数意味着将会死第二个人。材质上最好是绸子,因为“稠子”寓意着后代子孙人丁兴旺。家人和亲戚带孝也有讲究,子辈戴白孝,孙辈戴红孝。

如果村里哪家老人“丧事”“喜办”,周围很多人会专程前来敬香讨“红”,以期增寿。前来帮忙和烧纸钱的人家为讨个“福寿”,会像主人家讨要老人生前用过的碗,据说这样可以沾老人长寿的福气。后来慢慢演变为丧事“喜办”的人家,会提前准备几百只“寿碗”,碗面上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字样和寿星,除了留“福寿”外,还有“留后”的寓意。


红色葬礼最隆重的就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不仅棺材外表是用红纸贴的,连棺材里面死者所穿的衣裤、鞋、袜,以及所垫所盖的都是红的。因为很少遇上,所以红丧礼不是坏事,而是喜事一桩,挂满墙壁的悼文纪幛、挽联全部用红布制作。据老人讲,“丧事”当做“喜事”意义很大,一是告慰死者,由于他(她)生前喜善积德,福大命大,才得高寿,是天大的喜事,值得庆贺;二是说明子孙后代懂得孝道,给老人颐养天年,值得表扬和传颂。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丧事”当做“喜事”虽然各有说法,但我还是提倡“厚养薄葬”,趁父母还在,请多陪陪老人,给他们多点孝爱!

我是花腰妹,来自云南民族山区,如果你想了解山区农村,体验民族风土人情,请关注我!花腰妹愿和你一起分享!


花腰妹

不要单说农村,追溯到上四代,能有几个是城市的。其实城市和农村一个样,只是城市的丧事简单化了。

农村是条件够,老人过世,丧事喜办,后人表表孝心,所以一直被延袭下来了。


农村人老了,家人齐聚,对床烧纸,意识是给亡者上路的冥资,同时请道士烧个轿子,引亡者上路。

第二步,井水煮紫苏烧热水,帮亡者洗澡更寿衣,古称香汤沐浴,整装入柩。

第三步,吉时入殓,就是抬起亡者来放入棺材,鸣金开锣,烟花齐响,叫做上材。儿子的内子内子脱下放入亡者身上。

第四步,家人披麻戴孝,朝夕哭灵拜奠,每天上米饭和三牲酒礼敬奉之。

第五步,写对联横幅,黑底白字或者白纸黑字,天动地哀,凄风苦雨之布置,又请道士做道场,意思是,帮亡者开解思想,消除他的忧愁顾虑,让其安心上路,不要留恋尘世,同时通过念经祷告,帮其打通黄泉路上所有关卡,让亡者少受折磨,直达明殿。

第五步,吉日良辰安葬国山之阳,看好时辰,抬棺出堂屋,清扫庭室,一般是八人抬起,一路鞭炮喧天,哭声抢地,号曰送亡者归山,孝子贤孙跪拜亲视棺木入土,封好龙门,立碑做念。


再有就是复三,头七二七三七,亡者返家探望,最后亡者直接进入阴间,是轮回转世还是永不超生,就看其生前的修为了!

至于还有些插曲节目,例如,学朱熹夫子的打八卦灯,家祭客祭,唱绕棺歌,唱夜歌等等是有很多讲究的,你信不信,反正越是大户人家越信,这就随你了?

再个各地风俗习惯尽有不同,欢迎交流讨论!




诗联会长

我家就是农村的,可能因为我们那里的习俗不一样吧,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家庭办丧事的时候没有那种悲哀的气氛,在我们当地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我家是安徽的,大别山里,我们那里办丧事有的时候也叫做“白喜事”,我想当你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样的丧事就属于你提到的丧事喜办。不过在我们当地丧事喜办一般都是有条件的。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丧事可以丧事喜办呢?在我们那里主要是这两种情况。

第一,到了一定岁数自然死亡的人

我记忆里的第一个丧事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以为多岁的老奶奶去世了,家里晚辈很多,办丧事的时候,感觉很多人都没有那种悲伤的感觉,我爷爷当时告诉我,这是白喜事,因为老人家岁数大、又属于正常死亡,可谓是寿终正寝,吃完饭的时候很多人都把饭碗带回家了,听爷爷说这个叫做偷寿。对于这种死亡的老人家,家里亲人一般都不会特别悲伤,所以就有了白喜事的说法,操办的时候也就没有那样悲哀了。

第二,到了一定岁数,久病缠身的人

在农村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家里有老人久病缠身,长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全靠下辈服侍,这样的人在农村人看来属于非常可怜的人,甚至很多人都说“到了这个样子还不如死了享福”,所以这些人去世了,家人也不会特别伤心,因为老人终于不用受罪了。这种丧事也是丧事喜办的。

如今的人们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像我们那里甚至还出现了乐队,家里老人去世的,子女们花钱请乐队,弄得确实很热闹,但在我看来,有些人去世后丧事被办成喜事,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恐怕也不会开心的吧。


醉美皖西大别山

主要有三点,第一点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比过去好的多,以前不要太早60年代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怎么给故去的老人大操大办。 第二点现在农村攀比之风,越来越严重,今天你买摩托明天我就买汽车,实际在农村要不做生意花几万买车确实不值,有点跑题了。现太农村丧事大操大办,一部分是攀比造成的,今天你家的席上有碟和碗有18个,明天他家有事就变成24个了,你家请唢呐,明天他家就请跳舞的,攀比之风刹不住,铺张浪费就会越严重。 第三点人的虚荣心在作怪,认为自己为父母丧事办的越隆重越热闹,别人就认为是大孝子,也说明自己有钱,脸面上也好看,其不然这就民间的一句顺口溜 “死后杀猪宰羊,不如生前给端碗热汤” 有好多有钱人,为他的宠物狗宠物猫花大钱买这买那,而他的父母却在那受苦。也不去看看,父母死后又是请跳舞又是请唱歌的,好不热闹,其实这些人也有想借丧事发一笔横财,平时不联系的,不怎么熟的都请到收份子钱,老人养儿养女是为了啥?是想到自己老了有人说话,孙男娣女一大片为膝打闹,而不是死后多风光的下葬,再是厚葬他们也不知道了, 我写的也不好,只是把我自己的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了,请大家见谅,指教,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