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村民“淳樸”,私挖凍肉到底挖出了啥?

這陣子,“雲南金平村民盜挖走私凍肉”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每年打私部門都會對市場上非法流通或即將流通到市場上的非法凍肉進行查處,並同意拉到垃圾填埋場進行銷燬。

平均一到兩週,就會有一批查獲凍品被拉到填埋場。這本是打私部門的例行任務,不過,在被爆出村民集體挖凍肉的消息後,平靜的湖面開始波瀾不止。

靠不住的村民“淳樸”,私挖凍肉到底挖出了啥?

村民集體挖凍肉牟利

據悉,執法部門將走私凍肉填埋後,前腳剛走,村民後腳就來到了填埋場,將這些被盜挖出來的走私凍肉挖出來。

當地上百村民聚集在垃圾填埋場,興高采烈的把一箱箱被填埋的走私凍肉挖了出來,現場部分凍肉已經變質腐爛,惡臭撲鼻。場面令人昨舌。

這些被村民“挽救”回來的走私凍肉,經過重新包裝後,會銷售到市場上去,流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據瞭解,金平縣金河鎮的垃圾填埋場,已經出現了產業一條龍,村民挖掘、專人收購、專人運輸、專人銷售,體系非常成熟。

靠不住的村民“淳樸”,私挖凍肉到底挖出了啥?

食用凍肉有啥危害?

百害而無一利。

食用過期凍肉,極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暈眩、昏迷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死亡。

如果長期食用,還會產生癌症、組織畸變和突變,對人體危害極大。

一句話,村民挖肉的同時,等於也把消費者挖進了墓穴。

靠不住的村民“淳樸”,私挖凍肉到底挖出了啥?

聚焦:靠不住的村民“淳樸”背後

淳樸的村民為何會演變成吃人不吐骨肉的違法分子?

歸結起來,是好的制度約束人性,壞的制度破壞人性。

雲南金平村,是屬於相對貧困的地區,當地人收入低,缺乏發展動力,村民沒有致富手段,最終只能從這些來錢容易的違法途徑上來撈錢。

要讓村民迴歸淳樸,需要當地政府發力發展經濟,對當地居民進行正確引導和幫扶,加強村民法律意識,加大渠道監管管控力度,同時科學處理走私凍肉。頭條哥相信,要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在技術上完全沒有障礙。

目前,當地政府已經正考慮買粉碎機,將查獲的物品粉碎後做無害化處理,當然這樣做的成本會上升,但如果重視,對於老百姓食品安全和市場秩序,這是必須要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