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存款不足00後一半?這事可能真得怨父母

近日,騰訊旗下機構發佈《騰訊00後研究報告》顯示,00後平均存款金額達1840元,是90後的兩倍多,90後平均存款僅僅815元。

是什麼原因,讓更青春的90後被更稚氣的00後,歧視得無地自容呢?

往後比不過00後,往前比不過80後。從目前來看,90後,還真的是最尷尬的一代。

90後存款不足00後一半?這事可能真得怨父母

和80後相比,90後差距明顯。80後這一代,最年長的快30歲了,最小的都已經跨過27歲門檻,基本上都已經完成學業、成家立業,多數買了房、買了車,或者正走在買房買車的路上,經濟普遍自主。

而我們的90後,年紀最大不超過28歲,最小不足18歲,他們要麼還在讀博讀研,要麼剛從校園出來、正徘徊在就業路口,要麼正在等待高考奮力一搏、或剛剛通往大學的路上。上學的靠家裡救濟,畢業的剛開始打拼,人生處於幾乎一無所有、正是最為彷徨的時刻,捉襟見肘在所難免。

比不過80後,90後還是服氣的。畢竟90後的人生才剛剛開始,而80後已經努力了太久。但是。連00後的存款都比不過,這就讓90後真是有點難為情了。憑什麼?

90後存款不足00後一半?這事可能真得怨父母

一般來講,大數據不會說謊。何況,鵝廠這份報告,基於他們自己海量的社交大數據,收集超1.5萬份調查問卷。是什麼原因,讓00後存款普遍拖後腿呢?問題也許出在比較對象上。

90後比不過80後,是因為80後普遍自力更生,他們拿自己和80後比,當然沒有絕對優勢。

90後比不過00後,是因為並不是他們直接比。而是他們的父母在比。剛畢業的90後,當然都窮得響叮噹,比不過有父母資助的00後是可理解的。即便大家同樣是在校生,90後可能也難得優越過00後。因為這兩個群體的零花錢,大多來自父母資助。而父母對金錢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存錢罐。

90後存款不足00後一半?這事可能真得怨父母

90後的父母,多數是60後或70初的一代。而00後的父母,多數是80後或70末的一代。後者趕上的生活條件和經濟環境遠遠好於前者,後者對金錢的態度也遠比前者豁達。

60後那一代,年紀最大的都已經快60了。而80後這一代,年紀最大的也不足40。前者經歷過文革中後期或改革前期的艱苦生活,明白日子的艱難,可以把一塊錢掰扯成十塊用。而後者成年的起點,剛好是中國經濟蒸蒸日上的時候,對金錢的概念根本沒有那麼看重,對子女也就更為捨得給予。

90後存款不足00後一半?這事可能真得怨父母

捨得的父母,造就更多存款的00子女。雖然說僅僅是比90後多個一千八百,可是在所謂的大數據報告加冕之下,也足以構成00後對90後的歧視鏈。

因此,90後的平均存款前不著村後不著地,比不過80後也比不過00後。被90後鄙視能怪誰?可能還真得怪父母。這當然只是玩笑話,這種情況很明顯只是暫時性的。再過幾年,同樣的尷尬又會輪到00後來承受一次,大家有扯平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