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這一年沒有一本書能把所有評委逗笑|一週國際文化觀察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早上好,請“聽”書評君為大家播報“一週國際文化新聞聯播”~

每一天,國際文化圈都會發生些事情,可能是一本書的出版,可能是一位作家或思想家引來的爭論,它們或多或少反映了當下思想的趨勢。也有時,一位新的作者出現,或者,一位作者去世,也需要我們用不同的目光去關注。

“書評君”對每週世界文化圈內的事情進行一次整理,希望讓讀者們看到在地球上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也希望若干年後,這能成為一份獨特的文化日曆。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01

- 別了,追憶《追憶似水年華》的人 -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5月11日,法國敘事學大師熱拉爾·熱奈特逝世,享年88歲。他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文學理論的課本中,是文學系學生無法繞過的一環——對於不理解熱奈特敘事學理論的人來說,他的論文枯燥艱澀,概念叢生,是撰寫論文的攔路虎;對於能夠把握一些熱奈特敘事學概念的人而言,成功運用熱奈特的概念,會讓一篇簡單的論文顯得頗有深度。

作為現代敘事學理論的奠基人,熱奈特選擇了同胞普魯斯特的名著《追憶似水年華》展開自己的理論研究。在《轉喻:從修辭格到虛構》中,他研究的問題大概如下:這些故事如果按照真實的時間排序是什麼樣子的;“閃回”進行了多長時間;某一件事情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發生了幾次;話語時間和敘述時間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從研究的問題可以看出來,熱奈特的工作完全是機械式的文本研究。這些問題不會對我們理解真正的文學有什麼本質上的幫助,也不是每一個作家都像普魯斯特或喬伊斯那樣寫故事,在閱讀許多文學作品時,敘事學的複雜理論不會派上太多用場,這也讓熱奈特理論的適用性大打折扣。他的知名度也不如同時代的羅蘭·巴特等人。

但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術語。例如轉喻與轉述,話語時間(即作家描述的時間,如“四天過去了”這類)與敘述時間(故事真正發生的時間,如《尤利西斯》的敘述時間為24小時)等等。總有一天,當我們深入分析一部作品時會聯想到這些概念,而追溯這些概念的源頭,也應該想起熱拉爾·熱奈特這個將敘事學重新帶入現代文學的人。

02

- “新新聞主義之父”湯姆·沃爾夫去世-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當然,作為一名好的新新聞主義寫作者,只有獨特的視角是不夠的,他的眼光還必須足夠敏銳、專業。湯姆·沃爾夫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嬉皮士文化、航空飛行員、藝術展覽、作家書評、人物傳記,他都寫過精彩的文章。他喜歡創造之前從沒有人使用過的單詞去形容新事物,在英語詞典中,已經有150個由沃爾夫創造的單詞被收入條目。在如今仍然堅持非虛構或特稿寫作的“新新聞主義”繼承者中,依然不乏有毅力的人,但是,再也沒有人能複製湯姆·沃爾夫那隨心所欲的創造力。

03

- 今年缺乏令人歡笑的作品 -

5月16日,伍德豪斯獎(Wodehouse Prize)宣佈今年將不會有獲獎者產生,因為送給評委們的62本書中,沒有任何一本能成功把所有人逗笑。而這是伍德豪斯獎的重要評選標準。

也許對很多讀者而言,傳統的文學獎是令人厭倦的。每年都有布克獎、普利策獎、諾貝爾獎、龔古爾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文學獎項輪番轟炸,它們推出一位心儀的作家或作品,通常,這些書讀起來都不輕鬆——或者,即使創作者本身的寫作是輕鬆的,那麼在這些獎項的壓迫下,讀者總會帶著一種不輕鬆的期待去閱讀並理解這些作品。那麼,伍德豪斯獎絕對是個令人期待的獎項。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但也有人對伍德豪斯獎的取消提出質疑。有評論家認為,在這個世紀,真正的歡笑早已隱藏在黑暗和悲劇的裡面,這個獎項的評選也應該與時俱進。不過評委們依然認為,“這62本書中有不少好作品,內容充滿智慧,也充滿血腥——但它們不是幽默小說”。

04

- 戛納電影節上,“紅與黑”的對抗 -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額外引人注目,不僅有三位中國導演的電影入圍,還有戈達爾的《影像之書》——這位出生於1930年的導演依然在工作,而且還繼續為電影提供新的維度。電影節的紅毯已經鋪好,等待著光彩奪目的明星走過,然而……

5月16日,一群黑人女演員站在了上面,表示對電影節的抗議。之前幾天,好萊塢剛剛發動了一場業內人士要求兩性平等的抗議。這些黑人女演員的訴求也同樣如此。她們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在法國,黑人的抗議會引起更激烈的反對。

她們每個人都有屈辱性的演出經歷。在演電影的時候,導演會明確告知她們應該演什麼,不應該演什麼。“哦,親愛的,你的演技很好,但是你不能演那個角色,那是一個律師”,諸如此類的話語經常從導演的嘴中講出。還有導演認為,因為皮膚黑,她們只能演非洲人。

種族與女權,這類抗議似乎是任何電影節都會遇到的事情,一年又一年,它們不斷持續著,但情況並沒有太大改變。就在5月8日的戛納電影節上,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還向媒體解釋了為什麼女導演和女演員比例偏低的原因,“她們將作為評委會的一員而出席”,“女性導演和演員的比例應該提高,但這不是一夜之間能改變的事情”。

“一週國際觀察”精彩回顧

哎,这一年没有一本书能把所有评委逗笑|一周国际文化观察

直接點擊 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