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八大黃金吃飯法則

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兩餐間隔4至6小時

不要狼吞虎嚥

每天儘量吃12種以上食物

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喝湯也要吃肉

食物換著吃

吃飯不要趁熱吃

飯後甜點要少吃

飯後先休息半小時

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學家茱莉•馬蒂森及其同事對多項研究結果綜合分析認為,適當降低進食量,可以延年益壽。

美國塔夫茨大學營養專家蘇珊•羅伯茨及其研究小組對218名21~50歲的參試者研究發現,食物攝入量減少25%的人,血液中好膽固醇明顯升高,腫瘤壞死因子(TNFs)減少25%,胰島素抵抗降低40%,整體血壓更低。

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簡單地說,這項研究表明,只需少吃一點,就有可能對抗衰老,延長壽命。

飯量減1/3,可以這麼做

有人會說,如果連吃飯都不能盡興,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其實不然,能夠剋制自己的口腹之慾,活得健康,才會有更長久更持續的樂趣。

飯量減1/3,怎麼個減法呢?不是說讓大家不吃,而是七分飽。一般來說這種感覺就是“七分飽”:覺得胃裡還沒有裝滿,但可吃可不吃。當然,依靠感覺判斷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

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

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1 飯前喝湯

飯前喝湯,有助於減少食慾,因為湯到胃裡後,食慾中樞興奮性會下降,使飽腹感提前出現。

2 細嚼慢嚥

即吃飯一定要慢。胃向大腦傳達飽脹信息需要二三十分鐘時間,因此,吃得慢些意味著大腦意識到吃飽時,你所攝入的食物將比平時少。

3 吃完應該馬上離桌

有的人吃得差不多了,坐在那裡還不走,看著桌子上的好東西控制不住就又吃了,這樣肯定就會多了。

4 不要怕剩菜剩飯浪費

有的人已經吃七八分飽了,可看到那麼好的飯菜剩下太浪費了,就又拿起筷子想把它打掃乾淨。豈不知,這一打掃肯定就吃得太飽了。

5 多選擇含纖維和水分較多的食物

蔬菜、水果、全穀食物和湯,這些食物可讓人填飽肚子,因為它們佔用了更多的胃部空間。

避免食用大量低纖維幹食,如椒鹽捲餅或餅乾,這些食物容易吃得過多,而你卻不會感覺到飽。

通過長期的減量,可以讓人的心血管、肝腎、免疫力系統走出誤區,進入良性循環,最終達到長壽、延遲衰老、對抗疾病的目的。

吃飯這樣做能多活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