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文/钟学隽(西部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秘书长)

前些天组织西部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特色小镇专委会的专家们一同去成都金堂的五凤溪古镇考察学习。

五凤溪镇位于距离成都约48公里的金堂县城南,沿沱江两岸,面积约 62.7 平方公里,号称是“成都市唯一的山地古镇样本”,是“成都市十大古镇之一”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放假期间,天气也不错,属于成都人热爱的“适合晒太阳喝茶”的好天气,所以整个五凤溪镇景区的人气还是非常高。

据说因为镇上有五条街道的名字都与凤凰有关,所以因此得名。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进入五凤溪古镇,先是有种“公园”的感觉。无论是景区主入口的牌楼,还是进入后的一潭湖水,都给人一种规模较小、有点“小气”的感觉,不像是4A古镇景区、倒像是城市郊区公园。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往下走,就进入古镇街区。整个五凤溪古镇街区以仿清建筑为主,业态以餐饮休闲、客栈、农特旅游产品等为主。从旅游体验来看,还是停留在“逛一逛,转一转,吃个饭,喝杯茶”的初级旅游消费上。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考察下来,我个人对五凤溪古镇旅游打造有这样一些思考:

1、总体定位还不够清晰

据说之前五凤溪打造相关机构给五凤溪景区的定位是按照“半边山江半边城” 精品度假古镇的定位,我只能说这样一个貌似“精品”的总体定位,既无特色、也不具体、更不实际。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2、项目文化特色不突出

目前的五凤溪古镇依然没有跳出传统古镇打造“同质化”的怪圈。由于没有鲜明突出的文化特色,整体和其他古镇没有形成差异化。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3、项目度假业态不吸引

由于景区整体规模较小,度假业态的规模和质量都欠缺,甚至本身还缺乏度假的条街和氛围,古镇也就只能停留在周末喝茶休闲的层次。

62.7平方公里的山地古镇如何跳出“同质化”怪圈?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五凤溪古镇还是应该充分打好“文化牌”,深挖和突出文化内涵,结合文创、民宿等新元素,才能形成真正的旅游度假消费吸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