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氣排放成痛點,為何柴油車不如汽油車普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交通運輸業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達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超3.6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億人。通過上面的數字不難發現,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而數量巨大,但同時也能看到在這巨大的數字中,汽車佔據了絕大多數,相比於兩億輛汽車,柴油車則顯得沒有那麼普及,尤其是在乘用車方面。那麼動力方面毫不遜色,在歐美國家風靡的柴油車為什麼在中國遠不如汽車普及呢?


尾氣排放成痛點,為何柴油車不如汽油車普及?

首先是柴油車在目前國內人們的印象中並不是很好,提起柴油車,人們第一印象便是黑煙,噪聲,尾氣排放有害氣體。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中國城市尤其是四五線小縣城街道上的常見的景象。擁擠嘈雜的街道上每次一過重型柴油貨車,便是黑煙滾滾,並伴隨著刺耳的噪音。因此首先在印象分上,柴油車便被汽車壓了一頭。

尾氣排放成痛點,為何柴油車不如汽油車普及?

其次,國內柴油車尤其是乘用車宣傳推廣力度遠遠不夠,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柴油車仍然是貨車、拖拉機"專用"。儘管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革新和柴油標準的升級,柴油車現在的噪音和震動控制已經完全滿足家用,在加上其本身耐艹(使用壽命長)、便宜(保養簡單還省油)、好開(低扭大、不易熄火)等優點,綜合來看完全有取代汽油車的潛力,但整個市場似乎並沒有朝這個方向發展。

第三就是柴油車的整體發展環境並不像汽車那樣寬鬆,目前國內針對柴油車的限制遠比汽車多得多。如近幾年沸沸揚揚的尾氣檢測標準升級,對於柴油車尤其是重型柴油車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束縛。據瞭解2017年國家要求淘汰排放不達標的柴油車,根據車輛檢測數據,對於煙度值不達標的車輛經維修仍無法滿足排放限值的,由交通註銷運輸證。除此之外,國內柴油品質參差不齊,油量供應又不像汽車那樣充足等客觀因素也極大限度地阻礙了柴油車在民間的普及。

尾氣排放成痛點,為何柴油車不如汽油車普及?

綜合來看,柴油車普及受阻最核心的因素實際上就是人們最直接的印象——黑煙+噪音,也就是尾氣排放。對於柴油車的尾氣排放,除了從技術層面提高發動機技術,改進造車工藝以外,就只能通過安裝尾氣減排設備對尾氣進行二次處理來降低排放了。柴油車之所以冒黑煙,是因為柴油質地粘稠,碳鏈顆粒未充分燃燒,最後以碳顆粒物的形式從排氣筒排出,車輛會冒黑煙從而尾氣就會不達標。因此提高柴油燃燒效率,就能夠從根源上杜絕車輛冒黑煙的狀況。目前國內主要的尾氣減排設備水助動機便是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設備通過運用車載電能將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注入發動機的進氣道,與混合氣同時燃燒,加快柴油的燃燒速度,使柴油得以充分燃燒。由於柴油燃燒的充分,促使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的減少,從源頭上減少碳顆粒物的生成,從根本上解決冒黑煙的問題。而不能充分燃燒的燃料也重新變成了車輛的動能,直接降低了燃油成本,達到節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