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管是什麼武術,一到比賽時就容易變成王八拳?

吼哈功夫

一種說法是套路用不上,一種說法是沒有練實戰,等等。都有道理,但很片面。為什麼比如拳擊、泰拳、巴西柔術、中國散打可以對博,且雙方一出手,就明顯看出來是何種拳法!涇渭分明!不像所謂中國傳統武術,不論裁判報告的選手是哪門子拳術,都是一鍋粥的王八拳!因為,首先舉拳擊為例:就直襬勾幾個拳法,訓練時快速發拳可以達每秒數拳。一個組合拳,亦可在瞬間完成!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每天訓練幾小時,每拳打出多少遍?!正應了中華武諺:“拳練萬遍,其藝自現”!在加上加強陪練、對練、實戰。體驗每式拳法如何運用,才能充分巧妙發揮自身的體能(功夫),作用於對手之身。(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傳武的“懂勁”,而太極拳的“懂勁”,不是如此,是更高明的概念。不在這裡多言)。拳法與勁力的運用,熟練成熟成型,肌肉筋骨養成記憶,潛意識養成自然反應,由運動員漸成拳王。古今中外,共性的拳理是一樣的,能不能使用,不是拳種,而是訓練的問題!

再來說說武術,過去的傳武也是這樣培養出入室弟子的。區別在於套路的拳式比較多,可以說比拳擊的組合拳式多得多,這就在單式拳法的訓練次數上,產生了差別。而在《閃、轉、騰、挪》之身步法訓練上,確更勝一籌,宗旨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實就虛,決不生打硬抗,儘量減小自身不必要的損傷和保持體能》。這才是中華傳武的精髓所在,這也是李小龍出詠春而創截拳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比看看西洋人與中國人的先天體質體能,就會有所領悟。

經過套路,也就是組合拳法的訓練之後,就要開始陪練,對練,傳武叫做“講手,拆招”。訓練到精熟,出手即能用,太極拳叫做“招熟”。接著,師傅協同弟子外出“尋師訪友,印證武功”,也就是切磋、實戰。

而現在這些訓練程序都被削減的只剩下套路表演了,連師傅教練也只知道套路就是套路。根本不明白套路是由單式拳法組合而成的組合拳,根本不知道為何要練套路,根本不知道套路中的每招每式的功法用法技術涵義。故根本就是擺個架子做個樣子,不知道該式的“武”與“術”的訓練方法,如何能訓練出“武”“術”來呢?!所以他們就把傳統武術叫做“傳統文化”而大肆渲染,來掩蓋他們根本就不懂何為“武術”!!!

又以種種藉口,為不能上擂臺狡辯。以為別人都是傻子,其實自己不過是《欲蓋彌彰》!

所以一旦被逼到出手對博時,就全部一鍋粥的王八拳嘍!自欺欺人,最終必然自取其辱!


俺不是一部糞r

因為中國傳統武術練的那些東西,在真正的擂臺上,一點用都沒有。

一上去才發現,練了幾十年的東西,屁用不頂,直接懵了。但也不能站在那裡讓人打死啊,情急之下,王八拳就出來了。

王八拳是人的本能反應,是練拳練到最高境界,不就是要把武術招式練成本能反應嗎?從這一點來說,傳統武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為什麼中國傳統武術不行?因為訓練方法不對!

第一大錯誤,就是臭名昭著的扎馬步。

練過武術的朋友都知道,傳統武術,最愛讓人“扎馬步”,有的一紮就是十來年,說什麼打牢根基。吹的神乎其神。結果扎來扎去,紮成了死馬,上了擂臺跟個木樁子似的,進退閃避的腳步一點也不會,站在那裡淨捱打。我們看太極拳雷雷、詠春拳丁浩,打擂臺的時候,都是扎個馬步,全無進退的章法,硬挺挺的站在那裡讓人打。真當自己是金鐘罩鐵布衫,刀槍不入啊。

其實扎馬步就是腿部力量練習,過去沒有器械,只好用這種笨辦法。現在明明有大量的運動器械,練習的效率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還要抱著死腦筋扎馬步,豈止愚不可及,簡直誤人子弟。

第二大錯誤,武術招式陳舊過時,花哨無用。

我們看很多門派的拳術招式,有大量擒拿、格擋、摔法,甚至點穴的功夫,這些武術招式,演練起來十分好看,一下子就能把對方撂倒,簡直神乎其技。但為什麼在擂臺上使不出來?並不是因為拳擊手套的問題。

而是因為,武術的這些招式動作,在真正的擂臺上是沒有用的。因為擂臺上,對手的速度實在太快,一拳一腳,還沒等你反應,已經打到身上,哪裡有時間讓你抓住人家的手、或者胳膊、或者抓住腿,慢慢施展你的技巧。

只有在相對靜止的情況下,中國武術的一些擒拿、摔跤甚至點穴的技巧才能發揮作用,但別人又不是大師的徒弟,怎麼會給大師這個機會。

中國很多武術門派,喜歡獨樹一幟,異想天開,創造了很多花哨的、怪異的招式,其實根本無用。

比如少林蛤蟆功和少林蠍子功,哪位好漢能告訴我這他麼有什麼用。

格鬥的基本動作、架勢,經過全世界格鬥人士,千錘百煉、實戰檢驗,我們的武術家就是不用。不僅不用,還盲目自大,看不起人家。試問一句,你擂臺都沒上過,有什麼資格看不起人家。

第三大錯誤,就是缺少實戰訓練。

成天講什麼“術高莫用”,講什麼止戈為武,堅決不能與人動武。其實都是騙人的鬼話。就是功夫不行裝孫子。

格鬥較量,最關鍵的是距離感

掌握不好距離感,離著對手還有2米遠,就起腳,能打到對方才怪呢!你打不到人,就是有千斤之力,又什麼用。掌握好了距離感,進退閃避靈活自如,敵人縱有蠻力,又能奈我何。

而這“距離感”,非靠實戰訓練不能獲得。

遺憾的是,傳統武術,缺的正是實戰訓練。

我們多麼希望中國武術,真的像電影中那樣,摘葉飛花、遺世獨立,最好降龍十八掌還能流傳於世,一個飛龍在天,世界都將安寧。

可是夢,總是要醒的。


上將噯福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中國散打教練梅惠志曾經說過:中國傳統武術上擂臺實戰和散打實戰。不管練什麼拳的,最後都變成王八拳、窩心腳。

道理也很簡單。

真正實戰,甚至小流氓街上鬥毆,目的是打倒對方。

所以任何格鬥的根本目的,是最有效的擊倒。

這就決定了,無論哪個國家的無數,一到實戰都會差不多。一招制敵,直接有效,迅速打垮對方。

梅惠志說的很有意思: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方邊腿踢你,散手隊員會一手格擋,一手反擊。傳統武術太極拳可不這樣,他要先做一個雲手。動作是好看,但不實用。你還沒做完動作,對方早就踢到你了。另外,有的拳種講究什麼螺旋力、三角力,每種都有幾十種用法,說什麼可以將人轉著打飛,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我們同他們交流時,也就一個照面就分出了輸贏,用的就是一個簡單的迎擊,沒有什麼神秘的。

實際上,其他國家格鬥術也是如此。

梅惠志說:北京武術散打隊第一次出國,和泰拳對抗,吃了大虧。當時根本不懂什麼是自由搏擊,對泰拳的膝肘攻擊很不適應。“與泰拳硬碰硬,我們根本打不過,拳腳打在對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樣。而當時我們的隊員抗擊打能力比較差,捱上兩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邊腿和膝肘。他們的記分主要是以擊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時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們根本就不躲,而是用膝肘KO你”

而中國武術平時一些花樣百出的套路,到了實戰就完全無效。

香港1954年那場著名的白鶴拳陳剋夫對太極拳吳公儀,就是好例子。開始兩個大師還能按照所謂架勢互相打打,挺有樣子。一分鐘後一人見了紅(打出了鼻血),紅了眼,很快演變為街頭潑婦對打那種,揮拳亂掄的瞎打。


薩沙

現在武術的種類有很多,傳統武術多是以練套路為主,但散打、自由搏擊等則是以練習實戰格鬥為主。可以明確告訴你,你說的練武術一到比賽就變成王八拳,應該是指那些練各大門派的套路的。你說的這種現象,在康龍武林大會上是很常見的。這個武林大會,也使得很多國人對傳統武術大跌眼鏡,失望之極。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能代表中國武術的全部。中國武術中還是有能打的。別的不多說,練散打和自由搏擊的,比賽中都是相當有水準的,極少見到有使用王八拳的。那麼,練這些功夫的,在現實中打架會怎麼樣呢?如果他們面對的是普通人,那麼總體而言他們的優勢會非常明顯,一般來說一打一很輕鬆,一打多贏面也很大。為什麼呢?因為人家天天練啊,力量、技巧、體能都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格鬥經驗也豐富得多,怎麼能不佔優勢呢?別說是練散打和自由搏擊的了,就是練套路的,除非太笨的,否則打普通人也比較輕鬆。別看他們在比賽時不咋地,但練跟不練還是不一樣的。

練傳統武術的也有很能打的。比如我在另一個回答裡面提到過的河南的宋鐵龍,練通背拳的,曾經以51歲高齡參加散打擂臺賽,並連勝幾名二十幾歲的散打選手,獲得冠軍。

因此,要正確認識中國武術,不能因為有些人練歪了,就對整個中國武術失望。我們中國武術裡面還是有很厲害的門派和人物的。


講起故事停不下

其實武術在實戰中並不是像那些雷太極,至少我知道的是這樣,現在很多所謂的大師其實都是為了出名騙人家的錢。這樣說很多人就會說我裝逼,但我也是練過武術的人,我十八歲時跟著的村裡的拳師學練古拳法:六連紅和七連棍,雙頭棍及五形連環拳,後來廣東跟著江西一個八十年代的退伍軍人師傅習練苗刀法一路,後又在廣州得一個老師傅習練苗刀二路,其間九九年我回廣西老家幫忙起房子我父親見我喜歡武術又把破鋒刀法教給我(我父親是七九年越南自衛反擊戰的退伍軍人),他的刀法也是部隊訓練出來的,這裡並不是宣傳我多歷害,只是做一下證明,武術並非一無是處,武術是被一群騙子以武術為為由到處騙人,誰見過運動員是白白胖胖大腹便便,在體育方面習武是最苦的,我練武時每早六點半起床跑步上下山一個鐘,後脫下外衣穿一條短褲赤身在硬實的不平的黃泥路上滾動半個鐘頭,後進行力量鍛鍊,四十五分鐘後回家吃早飯幹活,晚上九點開始先練一趟所有套路後又是穿條短褲赤手赤腳踢打樹樁,(老家都是拿麻繩圈綁在大樹上後澆上水才打)新練者就是用幹稻草編成繩綁在樹上打。打樹樁要一個鐘左右,後進行無規定招式進行對打。練完拳法後練棍術,晚上十二點左右停下,當師傅覺我差不多了就開始練追影,追影就是早上叫上四五個師兄弟拿乾硬的泥塊站在十米遠左右的位置像我扔我側壁讓戓接住在不被打到的情況下接近扔泥塊的人就成功了,現在已經沒人這樣練了,所以不會有好的武術面見世人了,但不懂的人也用不著把武術說得什麼都不是,武術不。什麼都不是,是人不是。


平湖必達吸塑廠1996年

現在練武術,為什麼注重套路?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易成,而且好看。你現在一個家長送孩子到武術學校,三個月,你發現自己孩子一套拳打出來虎虎生風像模像樣的,覺得這錢花的不冤枉。至於實戰,現在也沒那麼多機會,現在上街找個人打架都不容易。但搏擊講什麼?大叔小時候,算是街頭格鬥王,混在街頭近5年,打架吃癟的次數幾乎沒有,技術層面也簡單,就講四條,一、躲閃能力,就人家攻進來,你躲得快,你少捱打。二、抗揍能力,再能躲也不可能全部能夠躲開,抗揍也是打敗別人的能力,被人一拳能夠幹趴下起不來,就千萬別逞能;三、出拳力量,這個東西你練習也無需太多竅門,就是對沙袋狂練。或者擊空拳,但拳衝出去,感覺上是彈出去,打多了速度自然可以上來。四、速度,多用直線打出去,但打出去,拳能夠快速回收,而且不能回的太老,否則都影響速度。但現在你看武術,基本沒有這些練習,這從一些所謂高手上臺就可以看出來,一開始還比劃個架式,而這些架勢,有時內行一看,就漏洞百出,比如和對戰方的距離感、架手的防護區,其實都根本沒有,而等到別人出拳如暴風驟雨的擊打過來,這時候,能打出去王八拳就不錯了。


天問說人生

我老家的有名的傳統武術是南枝拳,是潮汕地區的拳術,那年我12歲,在我家附近有兩個都是練南枝拳的老師傅,因為綠帽子(一個勾引另一個的老婆)打了起來,剛開始他倆的武術打的很好看(還是互相套招),可是打著打著就變成王八拳了,最後還用上了磚頭,結果就是大家想的那樣,一個重傷腦震盪一個進去了,後來進去的那個花了一些錢💰就又放出來了,再後來那個被戴綠帽子又受重傷的老師傅叫人一起埋伏他,結局如何,我相信大家都懂的,最後就是戴綠帽子的因為是主謀被判無期徒刑,其他參與的不是十年就是幾年,為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為這件事在我老家很轟動一時,兩個南枝拳老師傅都是在我老家授徒過千的武術大師,因為綠帽子在街頭玩王八拳這件事搞得雙方的名聲都臭了,沒有人再去學習了,結果就是演化成都想對方死,開武館的都知道徒弟可是師傅的固定飯票,以前可沒有現在的什麼可以比賽什麼的,只有一些人想學習武術,然後就交錢學拳,就這樣子!所以我主要意思就是傳統武術就是套路,沒有實戰性能,連徒弟過千的老拳師,打起來還是用王八拳,所以說,我相信傳統武術的實戰性能,根本就是被清朝的政策給弄沒有了,主要就是清朝皇帝的錯!


美食小工坊

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王八拳就是厲害,王八拳就是掄開了打,不僅力量大,而且速度快,甚至可以連環進攻。這就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我練太極三十多年了,除了師兄弟套招,街頭格鬥擺擺架勢“像太極”,只要是比賽,我都是掄開了打。打完了對手才知道我打的什麼拳。因為只有到最後我才用太極拳的收勢。咱也是或過國際大獎的,雖然獲得的是第二名,也是獲得六萬塊獎金的,那時候的三萬塊,完全可以買房付首付了,再有三萬塊,完全可以將毛坯房裝修好了。

打擂臺的時候,手上戴上拳套,什麼掌法,爪法,指法,摔法都用不了,四兩撥千斤,也撥不起來。打直、擺、勾,鞭拳,對手又容易躲開。只有用王八拳才能“罩”住對手打,有個詞就叫“領域”,對手只要被我罩住,我打他就像打掛在牆上的畫一樣。

三豐祖師爺不是說了嘛,太極只重其意,不重其招。兩人對戰時,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打倒對手。


太極雲飛揚

能問出這個問題的朋友一定對中國武術瞭解不多。在時下許多人的概念裡的武術只不過是“舞術”而已,並不代表是中國武術!

本人少時非常喜歡武術,也練了十多年“舞術”,動作美觀性到了,但是技擊實用性卻喪失了許多。也就是講為什麼是“舞術”而非武術!中華古武術,其實主是殺人術,動作簡單實用,沒太多花捎的過度動作(不是那些武打動作片中起手式、及過程中的飛、跳...大幅度的迴轉)。直接、快速-狠、準、重,一擊致命(傷)。像我在其他文章中提及的李小龍在美教授弟子時常掛在嘴邊的:“直接”!

時下的武術,更多是一種“舞術”,鍛鍊人的協調性,幅度小一些有,可能還能起到健身健體的效果; 幅度大了,也只剩下表演的職能了,最後讓練習的人落下一身傷。如太極拳之類的拳術,還保留了大部分技擊的反關節擊打手法,快中有慢的練氣的過程,多多少少可以調整人的呼吸健康。但如遇快速競技類的技擊術時(拳擊、泰拳、空手道...),抗打及反擊的能力就相對差許多。因為大家對練這東東的目標不一樣!

小的時代有老爺子教關公春秋大刀時,總感覺不好看,來來去去的就那五招。練練就放手了!卻不知就是因為刀重,可以練力量;因為簡單,無數次重複之後會快遞把5招變成下意識的習慣性動作(知道這種習慣性的下意識在實戰中的重要性嗎?如果你知道,我不解釋你也懂!如果你不知道,我再多解釋你也不能理解。)17歲那年,遇上了一位拳擊的老師(半路出家的那種),面試後直接讓我上了拳擊臺,只練過2個月的師兄只用了一拳就打飛了我(之前我練過10年“舞術”)。之後,2個月中用老師只教了的左右直拳,不停地在拳擊臺上與師兄弟們對抗。打著打著,重複再重複,許多動作就變成了條件反射。速度、重量、抗打力及應變力...這是反覆練習舞術動作無法給予的。


當然,也不是每一個武術運動員都上不了拳擊臺。有過多年練習的武者多少個人的協調性要強過一般人,只要給他時間適應;只要能扛得信初次的擊打,他一定會比普通人多許多反擊的機會!至於“王八拳”的說法,個人以為提出這種看法本就是對一個敢上臺的“侮辱”!如果也給你一個機會,你敢上臺嗎?


振太羅成

我發現最近在頭條問答上,回答問題越來越不容易。因為。問題的邏輯性越來越差,有時真的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邏輯,來回答這種無邏輯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恐怕也要先規範一下邏輯。首先問題中所涉及的不管什麼武術,到底是指什麼?是傳統武術?還是泰拳?柔道?散打?空手道?因為今天這個社會的武術形態,也是百家爭鳴的狀態。全世界的武術幾乎都被融為一爐的時候,練什麼?直接和比什麼相關。第二個問題是所謂的比賽是什麼比賽?是拳擊的?散打?綜合格鬥?又或者是民間的擂臺?我認為。假如問題問的稀裡糊塗,那麼回答給必然驢唇不對馬嘴。

這個問題其實想問的是,練習中國傳統武術的人。為什麼登上現代搏擊擂臺之後,打法為什麼完全沒有了章法?如果問題是這樣就好,回答了。

第一,傳統武術到底練得是什麼?

傳統武術是中國人都知道,它是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的技術。在中國歷史絕大多數時間裡。這種技術一直是為戰爭戰場服務的軍事技術。因此無論是歷史上任何時期,以及到今天民間的任何一個社團或門派,都沒有成系統的為今天的擂臺,做專項訓練,以及不可能產生專項的擂臺訓練理論。

其實這個問題在60年代也是困擾李小龍問題。67年在一個公開的表演賽上,李小龍和自己的徒弟首先展示了他的詠春拳黐手。



這是中國武術中典型的訓練方法,今天有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實戰。其實他只是符合了某些條件。而這樣的東西,如果拿到現代的擂臺上。即使是李小龍也毫無施展的餘地。



那麼可想而知,當我們瞭解了這樣的現實之後。我們又怎麼說今天的中國武術,能夠登上今天的擂臺呢?

第二,關於擂臺的問題。

現代擂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有目共睹。就是無論是散打,拳擊,柔道,跆拳或者什麼綜合格鬥。雖然這些打法本身各具特點,但是都會遵循的一個競技標準。招法簡單,攻防直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最簡潔的技巧。

以下這段視頻仍然是87年的同一場表演。李小龍和另一位弟子,做自由式搏擊對抗。



這雖然不是最標準的自由搏擊,但是也比較接近了。可以看出李小龍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決武術和自由搏擊之間到底應該怎樣搏擊。



今天我們工人李小龍是功夫皇帝或者無冕之王的時候,其實對於一個理性的問題來說,任何人都一樣,沒有解決就是沒有解決。

因此我要說,顯然今天的武術無論是訓練和水平,都還不適合登上今天的擂臺。不管你認為李小龍的打法是武術又或者是另一種王八拳都無所謂,理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而文化是整個中國人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